從細節入手 揭示一些倉庫管理關鍵性小技巧
時間:2021-07-08 10:14
|
作者:
對倉庫運營而言,效率是至高指標。貨物的碼放,倉庫通道的設計,設備的運用,都蘊含著管理者對于效率至上這一理念的堅決貫徹。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本文將從倉庫中的一些細節入手,為你揭示倉庫管理中的一些關鍵性小技巧。
1. 進出從不同的門進行,入庫從進倉門進,出庫從出倉門出。2. 聯單制,每箱設兩聯單,一聯貼箱上,一聯放文件夾內,依據入倉時間排序,需物料時文件夾內單據時間最早的物料優先搬出使用。3. 雙區制,物料調配二個區中,進來物料放A區,發料從B區發,B區發放完成時,AB兩個區標識牌互換,始終是B區發料。4. 重力供料制,適用于散裝料,水泥、米、塑膠顆粒、油,將物料散裝于大倉中,從上部進倉,下部出倉。5. 移區制,物料從驗收入庫一端或一面移向發料端,保證先進現出,缺點,每次發料都移動,工作量大。(貨物可以放到有滾輪或者輪板上面)6. 成軸產品用軸穿起來放到鋼架上面,實現從入庫端到發料端的逐漸移動(同時解決堆放層高的問題),要設有鎖定裝置。按入庫、驗收、存儲、分揀、出庫流程安排;根據作業頻率確定位置,頻率高的靠近門。貨位尺寸關系到倉庫面積和空間的利用率,也關系到能否順利存取貨位,貨位尺寸取決與在貨物單元四周需留出的凈空尺寸,還要根據銷售旺季時,所需單一材料的總量來考慮。
不注重貨物流量(吞吐量大的應置于移動距離最短的位置,包括主通道、低貨位)。是指對倉庫的各個組成部分—存貨區、入庫檢驗區、理貨區、配送備貨區、通道以及輔助作業區在規定范圍內進行全面合理的安排。1. 根據貨物特性分區分類儲存,將特性相近的貨物集中存放;2. 將單位體積大、單位重量大的貨物存放在貨架底層,并且靠近出庫區和通道;3. 將周轉率高的貨物存放在進出庫裝卸搬運最便捷的位置;4. 將同一供應商或者同一客戶的貨物集中存放,以便于進行分揀配貨作業。出入口在倉庫的相對面,無論訂單大小與揀貨品相多少,均要通過倉庫全程,適合作業流程簡單、規模較小的物流作業;出入口在倉庫的相對面,但具有兩條通路,適合作業流程相似,但有兩種不同的進出貨形態的物流形式;出入口在倉庫的不同側面,路線成鋸齒狀,通常適合多排并列的庫存貨架區內;出入口在倉庫的同側,根據進出貨頻率大小,將物流量大的物品安排在靠近進出口端的儲區,縮短物品的揀貨搬運路線;1. 通道類型,入庫區通道、各庫房(貨位)間通道;2. 通道的方向、寬度、數量,汽車通道不小于4米,叉車通道不小于3.6米;3. 使貨物的出入庫是單向和直線運動,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度改變方向的低效率運作;4. 搬運過程中容易撞到的地方可以用軟材質物品包裹(墻角、立柱等)。2.搬運設備根據倉庫物料形狀合理設計裝卡工具,紙卷類的叉車板用弧形的,平板考慮滾動制動裝置,并有軟保護;3.物料搬運設備大小、類型、轉彎半徑的限制下,盡量減少通道占用的空間。堆碼場地要求干燥、且墊高,為了機械搬運方便,可以用托盤;堆碼的基本要求:合理 、牢固 、定量 、整齊 、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