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趨勢值得關注
在這股“快時尚”潮流下,近年來我國服裝物流建設出現幾個新的趨勢。
趨勢一:更加重視信息化建設,強調供應鏈的快速反應能力
目前,國內大多數服裝企業仍然沿襲提前半年的訂貨制,它的好處是對生產成本和交貨期、產品質量的控制相對容易把握,企業可以主要把精力放在營銷上。與國外相比,中國的服裝廠家仍處于發展階段,品牌和資本的集中度較為分散。正因為如此,很多服裝企業的發展重點是營銷,物流和供應鏈是“長痛”不是“短痛”,是重要的但可能不是緊急的。就歐美服裝企業相對已經穩定的品牌而言,中國服裝企業投資建設大規模的物流中心也許還不夠經濟,他們仍然需要時間來實現銷售規模和物流規模的經濟性。
隨著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普通百姓在服裝消費時愈加重視追隨品牌和時尚。但是,由于語言、文化、國情等原因,流行趨勢對中國服裝行業的影響力主要表現為一種由外而內的特點,即:全球時尚風向標一變,中國也會受到影響。此時即體現出提前半年的訂貨制可能帶來某種“時尚風險和財務風險”。即,市場需求和企業既有的庫存一旦不合拍,就可能造成庫存積壓。
為了盡量避免這一問題的產生,很多公司都希望能夠提高物流供應鏈的快速反應能力,把ZARA看做學習的標桿,因為ZARA有一套更加高效和靈活的訂貨系統。在全球,經常能看到ZARA的門店經理總是帶著一臺定制的手持式PDA在店里巡視,這是總部位于西班牙的ZARA為每一位門店經理特別配置的。通過這臺隨時聯網的PDA,他們可以直接向總部下訂單,而總部可以直接掌握每一間門店的銷售情況,同時門店店長也可以和總部的產品經理及時溝通。這樣ZARA可以做到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而同樣從設計到把成衣擺在柜臺上出售的時間,中國服裝業一般為6~9個月,國際名牌一般需要120天。
ZARA一周2次新品到貨,一個月換1次櫥窗陳列;24小時處理來自全球近千家店的訂單,72小時內保證貨品從西班牙空運至全球任何一家專賣店。ZARA的雷厲風行成功統領了“快時尚”市場,為其母公司貢獻了70%以上的利潤。目前在中國,其店面已經遍布北上廣和有較高消費水平的二線城市。
趨勢二:更加重視倉儲配送中心的集散貨能力建設,即訂單處理、分揀配貨的能力,而不是倉儲能力的建設。
今年國內幾家知名服裝企業都爆出龐大的庫存嚴重影響了其經營安全。這些消息的披露使得人們對服裝企業的庫存問題重視起來。在目前服裝流行趨勢多變、個性化消費突出的市場環境中,庫存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麻煩和成本壓力。當企業有存貨時,就會有保管費用的發生,這一費用包括占壓在存貨中的資金不能再投資的機會成本及倉儲場地租金、保險費等與存儲有關的費用。
因此,為了節約存儲成本,企業應盡量壓低庫存水平。
據長期關注服裝企業物流的德馬泰克公司集成系統部·零售和電子商務部經理孟群介紹,目前在中國,服裝物流體系建設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本土品牌,擁有自己的設計隊伍和強大的自有或者外包制造能力,對倉儲和訂單履行系統的需求比較明顯。另一種是外資品牌,一般設計、生產均是全球化,物流系統主要是為了滿足其代理商和門店的當季需求。因此,他們對倉儲能力的需求并非巨大,而對訂單履行系統的需求是相對顯性的。這幾年國際上多家知名服裝企業在興建物流系統時也顯示出這一趨勢,即強調倉儲配送中心的集散貨能力,加強訂單處理和分揀配貨的能力,而不是去投資建設更龐大的倉儲能力。
趨勢三:更加重視服裝電子商務銷售渠道建設,增強滿足電子商務的物流能力。
我國的服裝類電子商務企業如凡客誠品、麥考林等迅速成長,其業務增長速度遠遠超越了傳統服裝品牌公司。同時,更多的傳統服裝品牌公司也紛紛“觸網”,加大了電子商務銷售渠道的建設。
與傳統企業的物流配送中心相比,電子商務公司的配送中心流程更復雜,訂單小而多,全部是拆零揀選,對時效性要求強,因此其物流體系需要更有針對性的規劃建設。此外,包括服裝在內的電子商務公司都需要完整的信息系統,當其單個倉庫需處理訂單數量達到一定的級別后,也必然需要高效的自動化物流設備才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訂單履行。據悉,在歐美發達國家,電子商務公司已經成為先進物流設備和技術的重要采購者之一。
趨勢四:更加重視對第三方物流的協調和管理能力,以提高物流配送水平和客戶滿意度。
我國物流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專業服裝物流更是剛剛起步,和世界先進國家的物流水平還無法相提并論。這使得很多服裝公司,尤其是致力于打造全國性品牌的公司,都感到物流越來越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瓶頸。為了取得市場競爭優勢,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真正能夠在全國市場落地,不同服裝企業選擇了不同的物流發展模式。有的選擇自建物流體系,如凡客誠品,但是由于其投入龐大,這種發展策略需要雄厚的財力支持。因此,更多企業選擇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完成商品配送,拓展業務領域,但是由于我國服裝物流發展還不完善,服裝企業對物流企業的管理能力就至關重要了。
專家觀點:物流系統建設要因需制定
孟群經理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服裝行業的物流系統建設的宗旨并無太大差別。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關注:
第一,要考慮服裝企業的業務模式,是訂貨制還是分銷制,抑或是包銷制,以及發布新品的節奏等。在充分了解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業務模式下,再定下建設物流系統的基調,依據品規、存儲周期、客戶量、客戶訂單結構、發貨量等來規劃物流系統。服裝行業的產品如衣服、鞋、配飾等商品的形態有其獨特性,需要在收貨、上架、揀選、包裝、發貨、退貨等各個環節考慮適應其需求。不同企業因為業務模式和商品類型不同,也決定了其物流系統千差萬別。比如,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其產品來自全球多個工廠,其客戶也遍布全球包括網購客戶,配送中心在正常的收貨、存儲、揀選等作業外,還需要復雜的流程和專用的設備來處理退貨。
第二,服裝企業物流系統建設應該是系統整體能力的全面提升。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物流自動化、規模化、信息化等高效化運作是一個趨勢。首先,整個供應鏈的庫存優化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來實現并優化,從物流體系角度看,企業物流中心依托信息系統與相關設備,合理規劃、使用倉儲資源,能夠以有限的資源提供更高效的貨品入出庫運作。其次,高效物流需要解決物流作業的效率問題,這就需要采用合適的物流設備。例如,通過通過自動化立體倉庫ASRS和自動輸送線等來提高作業效率;通過使用條碼、RF等信息技術,物流中心可以實現高精細化的分工,使復雜化的物流作業可以通過信息系統來合理指揮安排,構建標準化作業體系,通過流程集中管控,使一線人員僅承擔“傻瓜式”的作業,大幅降低操作難度。最后,從物流成本及服務質量角度看,信息化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服裝或者說時裝是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能最大程度地直觀展現時代特性和氣質。而服裝物流建設也是一面鏡子,能反映出整個產業的發展潮流。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物流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必然會受到更多服裝企業的重視。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