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闡述了全球汽車行業物流的主要特點,并確定了幾個重要的趨勢。 汽車供應鏈中的物流業務(入站和出站)非常復雜,費用占很大的比例,因此是價值鏈中可以進行改進的部分。更好的協調入站和出站物流有助于優化供應鏈,減少庫存和應對消費者要求。 隨著經濟的增長,競爭將轉向品牌形象和定制,物流運作的速度和可靠性成為關鍵因素。
1、引言
物流是與供應鏈商品(即制造,服務和信息所有階段的產品)的采購,搬運,儲存和交付有關的活動的集合。物流具有運輸,配送,倉儲,物料處理,庫存管理等業務功能,并與制造業密切配合。
企業是一個由多個制造工廠以及其他業務職能(如設計,工程,市場營銷和銷售)組成的業務實體。另外,實際的物流問題在企業層面。
對于具有多種品牌型號設計的汽車制造行業,處理供應鏈變得更加復雜。汽車公司的物料計劃和物流供應鏈如圖1所示,該圖說明了從汽車經銷商到多層次或多層供應商的連鎖反應的復雜性。汽車公司的供應商網絡包括成千上萬家提供從鋼鐵和塑料等原材料到變速器,制動器和發動機等復雜裝配件的公司。
2、汽車物流過程
汽車物流是汽車生產商原材料,零部件,汽車和零部件在汽車采購,生產,銷售階段的實體流動(圖2)。 汽車物流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入庫物流,生產過程的車間物流,車輛的銷售物流和備件物流,包括物品的采購,運輸,倉儲,裝卸,配送處理和信息處理。 物流也包括廢物回收利用。
與其他物流活動相比,汽車物流具有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的特點。
3、物流的主要趨勢
當今的全球物流環境的特點是日益復雜化和一些塑造全球環境的重要參數。這些參數的變化速度令人驚嘆,并且正在推動物流生態系統日益復雜化。我們將這些變化標記為“趨勢”。
圖3所示的圖表顯示了所有國家接受調查的全球汽車物流主管人員確定的主要趨勢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在未來五年的相對重要性。它們按照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時間順序顯示。
顧客期望:從本質上講,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應主要使公司滿足客戶的需求。最重要的趨勢是提高客戶的期望和滿足客戶的要求,這是頭號物流的目標。但是,隨著客戶變得越來越苛刻和嚴格,傳統的措施在追求滿足客戶的戰略時經常失敗。
網絡經濟:企業經常被迫在擴展的供應鏈網絡中與合作伙伴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合作,這些合作伙伴期望他們整合他們的流程和系統。公司被迫采取網絡思維而不是公司的思維。
成本壓力:物流成本在降低整體成本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電子和汽車行業,物流成本占整體收入的份額分別低至4%和6%,目前物流成本正在上升(制造業平均超過8%)。約有14%的企業無法估計其物流成本。
全球化:公司三分之二的物流能力受到交通基礎設施不良的負面影響,這在新興市場尤為突出。總而言之,全球化明顯放大了這個趨勢,并導致復雜性增加,特別是在俄羅斯,東歐,印度和非洲等增長區域。
人才短缺:應對人才短缺的最重要的策略是培訓和資格認證計劃,以及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戰略合作。在新興國家,來自金融,戰略和IT等領域的強勁競爭促成了人才短缺。
波動性:過去幾年,供需方面的市場動蕩增加。這被經濟和金融危機所放大,證明了世界某個地區的波動如何能夠在世界其他地方引起嚴重的問題。波動因素將繼續增長,超過50%的公司認為這是五年來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可持續性壓力:這個趨勢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今天55%以上的企業表示,綠色問題是其物流戰略的一部分。但是,在這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些策略的部署,測量系統,物流可持續性的評估和設定目標和策略有關。
風險和破壞增加:大多數公司(不論規模,部門,國家和供應鏈中的地位如何)都認為必須減輕內部和外部風險。圍繞需求和規劃來管理風險的策略也被認為是重要的。解決方案專注于改善二級供應商的透明度,庫存和需求阻礙了緩解,并迫使企業采取反應性策略。積極的戰略應該包括研發,采購,生產和銷售協同反應。
新技術:大多數公司都認識到投資新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約有60%的公司計劃實施新技術,在未來五年內投資“大數據”分析工具。這些工具試圖圍繞綜合處理和數據智能連接開發能力,以提高計劃和控制成果。
4、物流運輸和供應鏈
貿易網絡的發展產生了對增值物流管理的各種需求,并引發了大量的物流和供應鏈個體化趨勢。
物流系統的重組
制造商正在通過在更少的地點集中生產和庫存能力來重建他們的物流系統。集中生產能力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規模效益,同時使物流系統的運輸密集程度提高,并延長了客戶的交貨周期。庫存集中,這是一個長期趨勢,現在正在更大的地理范圍內發生。公司已經能夠享受庫存成本節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額外的成本,運輸成本通過地理上分離庫存和散貨運作,前者變得更加集中,而后者則保持分散。
供應鏈重組
公司正在重新調整供應鏈。在很多行業,公司一直把重點放在核心競爭力上,把非核心的輔助性活動分包給外部承包商。生產的垂直分解正在給供應鏈增加額外的挑戰,增加生產過程的運輸強度。同時,公司也穩步擴大了采購地域的規模,另外,為了克服集中生產和產品定制之間的緊張關系,公司正在將標準產品的核心生產集中在勞動成本低的國家,并推遲其定制化,直到產品到達其區域市場。庫存單位的數量被最小化,直到點定制(Point of Customization),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風險和成本,并縮短交貨時間。
產品流程的重新安排
供應鏈中的產品交貨期日益被壓縮,加長的供應鏈現在面臨壓縮訂單提前期的壓力(從下訂單到交付貨物所需的時間),以便在國外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交易時間似乎有所不同,這可以歸因于交易實踐,零售集中度,信息通信技術支持水平和國家規模的差異。產品流的時間壓縮可以節省庫存成本,使企業能夠更快速地響應更短的生命產品的周期以及需求變化,并提高交付的可靠性。
重新安排貨物運輸的一種方法是運營指定日交付給客戶,并在工廠實行定時交貨。
運輸和倉儲管理的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