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來,很多人與我一樣,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報道。截至2月10日24時,全國現有確診病例37626例(其中重癥病例733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996例,累計死亡病例101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2638例,現有疑似病例21675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28438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87728人。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70例:香港特別行政區42例(死亡1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治愈出院1例),臺灣地區18例(治愈出院1例)。
武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從去年12月開始,到1月23日封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個月時間,人們從驚慌失措、草木皆兵,到現在已經精疲力竭。從每天不斷變化的數字,很多人都有一個問題:疫情何時結束,最后結果會如何?
要回答這個問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牽涉到很多因素,比如病毒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潛伏時間、初期感染人群、現有感染人群、防控力度、擴散的風險、治愈能力和速度、醫療資源、治療藥物和技術情況、疫情演變態勢、歷史數據和經驗等等。
總體上來說,就是要對疫情的發展做一個預測分析。
預測在各行各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最常見的預測是天氣預報,現在由于有非常可靠的計算模型和功能強大的技術手段(包括大型計算機),天氣預報不僅非常準確,而且預報的時間也很長。此外,預測在體育比賽,總統大選,農業收成,石油價格,世界經濟走勢等各行各業不僅非常盛行,而且作用巨大。
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研究生畢業后于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院工作多年,歷任計算機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物流工程部副主任,市場二處處長,副總工程師等職務。1999年獲教授級高工職稱,2002年受聘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2013年兼任北京物資學院人生導師。現任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擔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物流標準化委員會管理與技術分會副主任,中國重機協會物流與倉儲裝備分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 起重運輸機械、物流機械產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有限元分析;2 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總體規劃;3 物流中心關鍵設備計算機優化;4 物流中心庫存管理系統(WMS)和控制系統(WCS)研究開發;5 物流中心動態仿真系統研究。
主要榮譽和著作論文: 獲原機械工業部優秀青年論文特等獎一次;2 獲原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3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4 發表各類科技論文60多篇,參與編寫科技圖書3本(部)。5 在1991年提出“二次懲罰法”優化設計理論,并成功應用于離散型優化系統6 在2005年 提出建設“合適的”物流系統理論。7 在2008年提出評價物流系統先進性的12項指標。8 獲2013年度中國物流技術年度人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