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邊物流(logistics for assembly line)是指車間內為生產線加工制造提供的物流服務。
空間上,從車間入口的物料交接區開始,到車間內的物料緩存區,再至生產線的每個工位,以及上游工位到下游工位之間的物料運轉,器具和物料的逆向物流,直至成品下線到車間內暫存區。
張蕓認為,線邊物流是廠內物流最核心,也是最復雜的部分。
關于線邊物流的核心內涵,張蕓表示:為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按訂單生產、按需制造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逐漸成為制造業的主流生產模式。打造高度柔性化的生產線,成為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作為柔性化生產線順暢運作的重要保障,高效的線邊物流成為必要條件,升級尤為迫切。
線邊物流布局合理,能夠根據生產計劃快速反應,精準地配料上線;同時,以最經濟的方式,在適當的時間,配送適當的物料,到適當的地方,杜絕一切可能存在的浪費,實現精益化。
隨后,她以某知名企業工廠生產物流的構建和運營為例,介紹了構建線邊物流的目標和涉及的各個方面。
工廠希望通過專業、合理的物流規劃設計,在各車間生產線建立一套物流作業標準、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總成本的同時,滿足快速和柔性生產對物流體系的要求。
張蕓強調,線邊物流涉及多個方面,是系統性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中,既包括物料上線模式、上線配送路線,也涉及物料上線的運輸工具、物料包裝器具、線邊貨架和器具的數量與擺放布局等等。
隨后,張蕓介紹了線邊物流的關鍵設備和技術要求。其關鍵設備包括:物流包裝器具、無人化設備、自動化立體庫和信息化設備等。
在演講中,張蕓特別強調了設備器具和技術體系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重要意義。她認為,線邊物流的構建要建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首先確立工廠的產能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下,標準化工作就極具意義,而有了標準化的載具、標準化的作業流程,才能計算出作業量,才能夠由此去設計整個線邊物流。并且,線邊物流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生產物料在車間內部的運輸、裝卸、儲存、管理等過程,反映了單個車間內部的生產運轉情況。因此,線邊物流的優化過程,也就是根據生產運行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的過程。
最后,張蕓介紹了持續優化升級的策略。首先,最初的設計規劃一定要高起點,避免規劃落地即落后的情況;然后,要相信專業的團隊,要應用最新的數據分析工具進行分析和設計;最后,現場的實施執行也至關重要的,其中還涉及現場的管理、考核機制等等。
總的來說,線邊物流優化是需要持續進行的,通過堅持不懈的持續改善提升,才能夠打造高效運作和歷久彌新的線邊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