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簡稱《意見》)。與此前發布的物流“國八條”相比,《意見》有明顯的突破。
實現突破
首先,從形式上看,“國八條”是國務院的一個工作部署,沒有形成確定性的文件,實施起來缺乏具體的指引和依據;而《意見》是作為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文件下發的,條文具體明確,有利于政策的落實和實施。
其次,從內容上看,《意見》有進一步的突破,實現了多個統籌。例如,在稅收方面,《意見》明確將統一稅率、差額納稅與增值稅改革統籌考慮,就是針對物流業相對外包環節較多的一個科學的解決方案;在降低道路收費方面,與便利同行的措施統籌考慮;在土地政策方面,與城市規劃、土地政策、用地性質與優惠支持統籌考慮;在運營主體方面,將企業的兼并重組與物流制度改革統籌考慮;在農產品物流方面,實現了從基礎設施建設到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制度建設的統籌考慮。因此,《意見》有很多亮點。
關注民生
《意見》用了最長的篇幅,將發展農產品物流放在優先位置。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暢通高效、安全便利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農產品物流問題實際上是民生問題。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建設,將同時解決農民“賣菜難”的問題和城市居民“買菜貴”的問題,兼顧了農民的民生和城市居民的民生。特別是在控制消費品價格上漲方面,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實際上,消費品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城市內部“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出了問題,而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又涉及到城市規劃、城市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物流信息化平臺、城市物流政策協調的問題。因此,需要從更高的層次來統一規劃和建立體系。
現有的物流政策規劃,主要針對解決生產領域的物流問題。面對我國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現在有必要從城市、城市居民的角度考慮物流需求問題,這對于解決城市病、提高城市運行效率,保持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重在落實《意見》落實的關鍵,是盡快制定和出臺具體的政策措施和相關規劃。《意見》所涉及的8個方面,均需要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和規劃。這些大部分是政府部門的責任,需要相關部門迅速采取行動。
為保證物流業快速健康發展,除應深入貫徹《意見》中的各項政策措施外,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最重要的是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現代物流行業,具有跨部門、跨地域、跨行業的特點,現有行政管理體系已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要求。很多問題的解決,需要進一步深化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比如,多式聯運的發展,涉及到港口和鐵路部門的配合問題。如果能夠從部委層面實現行政管理的統一,就可以有效加快多式聯運體系的建設和提高運輸體系的效率。
行政體制的改革,也存在于地方政府層面。應推進地方的“大部制”改革,在地方層面消除物流行業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問題,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行業自身的效率。
此外,還應關注中小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中小物流企業約占我國物流企業總數的80%,大部分是民營物流企業。這些中小物流企業,成為物流行業的重要力量,卻面臨資金困難、技術困難、市場拓展困難和政策的歧視。因此,中央和地方層面,應制定相應的金融政策、扶持政策,著重解決中小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這對于社會穩定、就業與行業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