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冷鏈物流市場持續向好的背后,也潛藏著無數的困難和挑戰。我國目前冷庫的保有量只有9千3百萬立方米,總量雖然與美國基本持平,但是人均冷庫擁有量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德國的三分之一;我國冷藏車的保有量只有9.3萬輛,僅相當于美國或者歐洲一年的增長量,人均冷藏車也僅為日本的十分之一。冷庫結構不合理、基礎設施分布失衡、技術創新落后、人才儲備不足、規范標準、監控體系和追溯機制缺失、最先及最后一公里配送難、冷鏈商品腐損率高、冷鏈物流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這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冷鏈物流發展緩慢,成為當前冷鏈物流服務升級和創新變革亟待破除的障礙。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8月2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程溫控、標準規范、運行高效、安全綠色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基本解決“斷鏈”問題,全面提升冷鏈物流服務品質,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和大政方針的政策指導下,2017年冷鏈物流行業產生了哪些熱門話題?又有哪些創新模式?新技術的融合幫助冷鏈物流突破了哪些難點?未來,冷鏈物流風口又在哪?
為此,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深國際物流創新發展研究院主辦、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承辦、萬聯網協辦的第二屆深國際物流創新發展論壇即將于2017年10月12日下午2:00在深圳會展中心6樓茉莉廳隆重召開。
聚焦冷鏈物流 萬億新藍海
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冷鏈流通率達85%以上;以生鮮食品為例,目前大約90%的肉類、80%的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市場缺口巨大。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進以及中產階層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日益精致化,新鮮果蔬、肉類和奶制品的需求空前增加。
從消費需求來看,國內的消費者對速凍食品、乳制品、冷飲的需求正在呈現快速增長。其中,速凍食品的銷售額已經連續多年在全國連鎖超市的所售食品日用品中排名前列,乳制品消費的年平均增長率已達15%~25%之間,并居世界首位,而冷飲市場的消費需求總量也達到了 260萬噸,人均消費量2公斤/年。據了解,近年來,中國食品行業的冷鏈物流的年需求量就達到了1億噸左右,而年增長率也保持在8%以上。與此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冷藏、冷凍食品的消費需求,我國的冷庫建設發展非常迅速,其中以長三角、珠三角、湖北、山東、河南等主要水果、蔬菜生產區的發展速度最具代表性。
此外,中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以及對食品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加之生鮮電商、零售O2O、餐飲外賣等新業態快速崛起,促使我國冷鏈物流進入了井噴式發展階段。根據預測,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將保持年均25%的快速增長,2017年的市場規模將達4700億元,商超、電商、物流企業、投資機構等紛紛跨界布局冷鏈物流,政策利好也助推著冷鏈物流蓬勃發展。
共話冷鏈物流 引領新未來
作為國內冷鏈物流行業首屈一指的高端盛會,此次論壇主辦方邀請了上海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鄭明現代物流研究所所長儲雪儉教授、順豐冷運總裁白雪李、深圳市深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君生、河南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志、沃爾瑪(中國)供應鏈高級總監房鼎容、中糧-華商國際四所所長石汶平等行業大咖圍繞“中國冷鏈物流企業的黃金機遇與戰略轉型”、“深國際切入冷鏈行業的思考及規劃”、“冷鏈行業分析與思考”、“冷鏈運輸優化及業務模式探索”、“冷鏈物流創新發展與前景探討”等熱門話題,共話冷鏈物流新藍海。
據悉,論壇也將吸引來自國內外知名的行業協會、政府部門以及食品制造企業、連鎖零售、餐飲企業、商超便利店、新零售&生鮮電商、物流地產、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快遞快運企業、冷鏈技術裝備企業等相關企業代表等超過150位冷鏈物流生態圈精英人士參與。
論壇將對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技術革新、模式創新、服務升級等進行深度解剖,從“理論研究+實戰經驗+經典案例+專家觀點”為您的冷鏈物流開拓之旅導航前行。而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辦方,同時作為現代物流理念的設計者、標桿物流設施的建設者、先進經營模式的創新者、行業知名品牌的創建者,將把握這次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順勢切入冷鏈物流市場,引領行業發展新未來。
第二屆深國際物流創新發展論壇,深圳會展中心6樓茉莉廳,10月12日下午2:00,就等你來!
報名鏈接:http://cn.mikecrm.com/9ggrSoI
拿起手機,掃一掃輕松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