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些典型的供應商交貨問題歸了下類,可以大致分成這幾種。我們先不討論Spot buy這樣的零星采購,來分析一下采購合同期在三五年以上的持續性購買的情況。
短期交貨困難
在長期的“訂單—交貨”循環過程中,供應商難保不會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夠按時交貨。比如,春節前后期間工人回家休假、供應商的原料到貨延遲、物流運輸延誤等等。
這些都是屬于短期性和偶發性的問題,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物料計劃就足以能夠處理好,無需把問題上升到尋源采購這里。
期望漲價
供應商有時候會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要求調整采購價格。
類似這樣的問題,就不是物料計劃可以處理的,因為當中涉及到了商務談判方面的事情,需要尋源采購出面和供應商協商解決,恢復供貨。
產能不足
當供應商的現有產能不能滿足所有的客戶訂單的時候,就會出現多家客戶爭奪有限產能的情況。在這種局面下,往往是給供應商的大客戶和關鍵客戶優先供貨。
如果物料計劃不能搞定供應商,那么就需要尋源采購出面給供應商施加影響。這需要采購的二個職能攜手,尋源采購說服供應商拿出一部分產能,物料計劃根據實際需求的優先級,要求供應商按照計劃交貨。
原料質量問題
除了物料計劃和尋源采購外,還要把質量部門拉進來一起處理。如果現有供應商無法解決質量的問題,短期內不能恢復供貨,尋源采購需要盡快地找到原材料的替代產品或者新的供應渠道。
面對具體的交貨問題,我們先要找到對應的采購職能。物料計劃和尋源采購都是管理供應商交貨的部門,雖然彼此之間分工不同,但是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保障供應,完成客戶訂單交付,為公司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