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際剛簡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兼任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備件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備件物資學院兼職教授、燕京理工學院特聘教授等。
要對中國電子商務相關的戰略和政策做出比較科學的界定,主要從以下幾個基本維度來看那就是,全球視角、戰略思維、緊扣國情、創新理念,以及符合人類的發展進程。目前我們中國物流業有幾個基本特點,第一我們的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顯著上升,第二是物流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第三我們的物流業正處于機構調整和轉型的關鍵時期。
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全球化。全球化使世界變成平, 全球化使世界變小,全球化推動世界的經濟增長,而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貿易的增長要求更好的全球貿易連接。這種全球連接包括交通運輸、物流、通信、互聯網,連接也包括金融、制度、文化、知識技術。這種全球性的連接,也會推動全球性的要素維護包括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知識流的流動和發展。這種全球性的連接,全球性的流動,會進一步的推動全球化,進而進一步的讓全球市場的經濟處于一個良性的互動中。
在目前的的全球流動和全球格局中有三個值得注意基本點:
1、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經濟的連接和全球的流動。 如果從連接能力來說, 排在第一的是德國,排在第二的是中國的香港,中國的連接能力只有德國的二分之一。
2、隨著新興經濟體的興起,中國占世界的連接和流動地位繼續上升。
3、由于物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小微企業能夠在全球流動中成為小微的跨國企業。
我們正在迎來新一代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也就是說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智能化正在我們的生產流通消費進行一個革命性的變化。而下一代的新科技不僅僅是信息網絡技術,也包括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生物新產業的一些新學科的交叉滲透融合,形成相互支撐相互帶動的新格局。
在新產業和新格局中我們非常值得學習的一個就是德國。德國制造業為了繼續領先世界,近年來提出兩個戰略。
第一個是德國工業4.0戰略。這個核心就是要實現人的互聯網、物的互聯網 和服務的互聯網,實現人物和服務的全面的信息化網絡化。通過信息網絡使得生產實現智能化,也能將信息成本、生產成本、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能夠對市場做出靈敏的反應,讓市場變得更有彈性。
然而,德國政府認為德國工業4.0還不足以保證德國工業的未來。所以在2014年7月份德國又提出一個智能服務世界的戰略。也就是當智能產品生產之后,將就有采購、運輸、庫存、包裝、批發、零售等全過程進行數字化、智能化 。通過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數字化的商業模式,加上線上線下相結合,進而實現德國產品從生產到流通到零售的全過程的智能化。
另外一個需要把握的全球的一個態勢是全球的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目前我們中國的經濟在2010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結束了美國110年美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歷史。美國是1890年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是在2010年中國超過美國,也就說整個世界的經濟重心正在向亞太轉移。這也就是為什么奧巴馬說重返亞太向東看的很深刻的時代背景。
另方面就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的貿易巨人。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中國的產品出口世界230多個國家排在世界第一,排在第二的是美國,中國出口的產品相當于美國、德國、日本的出口額,而且這種優勢還在進一步的上升。
中國在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貿易大國的同時,中國也在成為世界性的物流大國 。從鐵路、公路、水路的貨運周轉能力來看中國排第一位,從航空來看中國排世界第二位。中國也形成了全球的電商網絡市場,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電商網絡零售大國。
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時候,我們的電商物流也得到了很好的實戰。在2010年中國一天的快遞量是1000萬件,美國是4500萬件,日本是1500萬件,中國排第三;到2012年中國一天的快遞量是1500萬件,2013年2500萬件,2014年中國一天的快遞量將超過4000萬件,中國將會迅速的成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
盡管中國已經是物流大國,但是中國不是物流強國。從世界銀行的指標來看中國的通關效果、基礎設施、海運能力來看中國的物流能力包括貨物跟蹤、及時性、基礎設施來看中國的物流能力是落后于發達國家的,但是領先于發展中國家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1974年生于浙江嵊州,1993年7月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4月獲北京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2002年4月至2004年5月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5月進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先后工作于社會發展研究部、產業經濟研究部,從事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和社會政策研究。2010年3月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出版了《邁向物流強國----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 、《物流經濟分析》、《中國醫藥體制改革與發展》、《中國與全球資源治理》 等著作 。代表性論文有《物流強國的總體戰略設計》 、《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思路》 ,《中國產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問題》 ,《構建面向未來的國家物流系統》 ,《新時期深化鐵路體制改革思路》《促進中國制造業質量提升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