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500強告訴我們什么?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 2005-09-04 14:31
通過研讀今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序名單以及對特定企業做的一些研究,我對中國企業有四個基本評價。
第一,我們的企業是規模宏大、成長快,實力不強利潤高,我們的企業家是年齡不大、信心大、資本不多、知本多。我想這一點顯示著我們有優點有缺點,也預示我們的企業和企業家未來是
非常有前途的,非常有希望的。
第二,成就一番事業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但是實際做大企業并不是一個平坦的路,很多情況之下,只有極少數企業才能成為大公司。經過很多的總結、調研之后,我覺得,要想成為優秀的企業家,成為一個大公司的領導者,是有很多的條件的。我總結為八會:會用能人,更會用組織;會抓經營,更會抓管理;會用金錢,更會用規則;會用才智,更會用品德。
第三,中國企業的成長要攀登三座大山,也就是如何做大、做強、做久。做大、做強是我們這么多年一直強調的東西,做久就是要長久持續發展,這其實有很大難度。去年有112家企業新進入500強的名單,同時意味著有112家企業被排擠出去,今年又有101家新面孔進入500強的名單,意味著又有101家換位了。所以,能不能穩固在500強名單里面,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個名單的換位率目前是非常之高,也預示著企業進入500強的機會很多。
我做過一個統計,1987年的國內100家最大公司,到了15年后的2002年還剩下不到20家。國外的情況也是如此。日本曾經連續100年做最大100家公司的排名,經過100年之后,發現當時的百強公司只有1家還在榜上,99家不見了蹤影。可見做好一個公司,穩固做長久是非常難的事情,需要做幾十年的努力、幾代人的艱苦奮斗。
第四,要密切關注行業的選擇。生活中有句老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企業能不能做大,能不能做長久,跟所處的行業有相當大的關系。從這兩年的中國企業500強排序可以看出來,效益也好,規模也好,和企業所處的行業是非常有關聯的。現在比較大的企業、比較強的企業,利潤比較好的企業,一般集中在優勢的行業。如果行業選擇不對的話,可能永遠也做不成大企業。只有大市場,才能孵化大企業;只有大潮流才能孕育大公司。所以,怎么找到大市場、順應大潮流,是企業家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做大企業不能逆潮流而動,要順勢而行,要擇業而生。
作為正處在成長中的中國企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對成長進行管理,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成長方向進行管理。你要去什么地方,這一點是對“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抉擇。
第二,對成長速度進行管理。這是對踩油門還是踩剎車的協調。
第三,為成長潛力進行管理。這是對長腦子還是長個子的一種平衡。
第四,對成長危機進行管理。生存是基礎,不賺錢可以,不成長也可以,不活著不行,企業要做長久就得保證我們不能落入危機的陷阱里去。越是大企業越需要對安全進行管理,比如說政治安全、形象安全、人身安全、經濟安全等等。
第五,密切關注機制的建設。從這次500強排序名單看,分出幾個指標,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資產周轉率,效益的排序是外商第一,私營第二,集體第三,國有和國有控股第四,這表明機制和業績有密切關系。當然并不是說國企就一定效益不好,我個人認為,國企效益好,寡占至少是前提之一。
對國內大企業進行排名,從長遠來看,對于把握中國企業成長規律,尤其是大企業成長規律是非常具有價值的。我們很難全面掌握中國全部企業的情況,但是你掌握500強這些大企業的情況,就可以把握中國企業成長發展的大趨勢和大方向。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