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南京音飛貨架董事長金躍躍
隨著中國經濟的總體增長,物流和倉儲業發展迅猛,對貨架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隨著貨架的廣泛使用,專業化、規模化的貨架制造廠應運而生,促使貨架生產向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音飛貨架是當時國內少數幾家專業物流裝備制造企業之一,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南京音飛貨架制造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物流裝備制造企業之一,生產規模和研發實力居全國同行業前列,近幾年從一個貨架制造企業發展成為提供全系列物流裝備、物流管理軟件及多種自動化物流產品的集團企業。
記者:請您簡單分析下國內目前貨架市場發展現狀,作為老牌的貨架企業,音飛的業績有目共睹,近年來音飛發展情況如何?
金總:20世紀90年代起,國內開始陸續出現了貨架企業,歐洲幾家貨架公司開始進入中國,他們對推動國內貨架行業的發展起到很大作用。2000年之后,國內的貨架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發展大約僅僅十年,全國的貨架企業就發展到100多家。
目前貨架企業沒有統一行業標準,而貨架制造的門檻又低,使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程度日趨嚴重。我們可以把全國的貨架生產廠家分為高端、中端、低端三個層級。其中高端貨架制造廠具有一定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從設計、生產制造、質量、安裝等各方面都遵循各自的企業標準和國外相關標準,并且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豎立了自己的品牌;中端貨架制造廠,質量標準一般;低端廠商則在制造工藝、材料使用等方面標準偏低,靠低價格獲得市場。
音飛開始是借鑒國外經驗模仿去做,從研制設備到改進產品的制造工藝,在技術研究、工藝改進、新產品結構開發上比同行要早,不斷優化結構提高加工生產率、降低制造成本。
同時對市場營銷模式進行創新,迎合了國家提倡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的政策,對傳統的工程項目提出新的銷售方式。例如現在做的比較成功的貨架租賃業務,改變了公司的營銷模式,客戶由購買變成了長期租賃,開辟了新的市場。
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越來越依靠于技術工人的操作水平,導致熟練的操作工、安裝工缺乏,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音飛預計未來將投入1—1.5億進行工廠的自動化改造,盡量做到少人口、無人化生產,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降低成本。
記者:目前貨架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音飛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音飛的目標客戶群、市場定位是如何的?
金總:目標客戶群是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市場定位決定的。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目標客戶群必須定位在需求量比較大的客戶,這就意味著對產品質量、服務品質、品牌知名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包括前期市場調查、售前技術服務、生產制造后安裝都要做到最好。
音飛2010年合同額達到4.2億,今年我們的目標是6億。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要時時刻刻保持創新精神,對工藝模具、生產流程進行不斷升級改造。由于貨架產品品種多、構建繁雜,采用每個工廠、每個車間加工一種產品,形成單一的流水化作業,把工程項目的生產模式轉變成標準產品的流水化作業項目,增加產量的同時提高了效率。
記者:簡單談一談您對中國貨架行業發展趨勢及面臨問題的分析?
金總:隨著現代倉儲物流業的發展,企業對于現代物流提供的增值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貨架作為物流環節中的基本存儲設備,未來發展競爭將更加激烈,發展趨勢體現以下兩方面:
一是貨架企業不僅提供貨架產品,將向提供一系列整體倉儲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
世界范圍內對“第三利潤源”的共識,對于提升倉儲設備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現代倉儲物流業要求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提高物流效率,這就需要貨架企業轉變思路,站在用戶的角度,提供專業倉儲解決方案。倉儲管理問題上,提供一整套包括貨架標簽、條碼掃描、倉庫管理軟件等一系列的倉庫運作整體解決方案,這將成為貨架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決定因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給產品增加更多附加值,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才能在這個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貨架企業要大規模發展,從產品標準化、設備自動化研發入手,以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
激烈的價格競爭下,企業必須降低成本,而貨架成本70%都是鋼材,可以節約的加工費用空間很小。只有不斷加強產品研發,通過充分節省材料來開發新型產品模型,并且通過產品的不斷標準化提高生產效率,在提高產量的情況下更多地分攤費用,將技術、人才、管理經驗復制到每個分工廠,降低生產制造成本。因此,通過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將是貨架生產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的主要方向。
對于國內貨架企業來說,得益于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近幾年還會保持爆發性的增長勢頭,長遠看來整個行業還是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貨架行業面臨許多共性問題:高端人才缺乏、資金短缺、無序化競爭、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競爭激烈,形勢比較嚴峻。
經濟飛速發展帶來通貨膨脹,導致貨架價格隨之上漲,企業銷售額不斷增長的同時帶來內部管理問題突出。人員工資縮水影響生產積極性,人員流動加劇抬高用人成本,繼而造成產品價格上漲,客戶難以接受。與通貨膨脹相比,企業實際增長率是下降的。
記者:針對目前國內貨架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音飛有何發展規劃?
金總:貨架市場競爭激烈逼迫貨架企業不斷轉型升級,趨向發展成系統軟件、物流自動化都涉獵的行業。
音飛在做貨架的同時涉及物流系統集成領域,為避免與行業內主流的系統集成商競爭,定位專做15米以下的物流系統集成項目。去年完成大大小小十幾個項目,今年預計完成20-30個項目。
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倉儲領域,為客戶在使用音飛貨架上提供兩種選擇。其一客戶可以選擇自動化、無人化的貨架產品;其二用信息化改造后的貨架產品,在管理上實行自動化,需要采用倉庫管理軟件、貨位管理軟件、條碼標簽等設施。利用手持PDA實時收取貨物信息發送到無線基站,再由基站傳送到服務器,使現有的普通貨架實現自動化、智能化。
音飛就像一只展翅的鳥,貨架是主體,物流自動化系統集成和物聯網信息化是兩個翅膀。借助在貨架行業發展較早的經驗優勢,將市場份額做大,為物流自動化系統集成市場獲取信息帶來方便;承接物流自動化項目同時可帶動貨架業務銷售;軟件作為貨架的增值服務也可促進貨架銷售,三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記者:作為物流行業標準化工作的組成部分,貨架行業的標準化應注意哪些問題? 大規模貨架企業又應該在推進行業標準化工作進程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金總:目前國內貨架市場呈現出小而全的特點,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任何標準的產品都有,因此沒有統一的標準一直是困擾整個行業發展的問題。然而標準化是一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需要進行又一輪殘酷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后逐漸形成貨架市場細分化格局,產品精益化程度不斷提高,形成具有某種優勢的核心競爭力,最終發展成被業內普遍接受認同的標準。
在標準編制工作中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抓好基礎,對貨架標準來講,最基本的有兩個問題:一是尺寸,二是質量與成本的平衡,要貫穿到整個貨架標準的“魂”中。任何一個標準都要有一個基本結構,理清基本概念,制定標準從簡,學會概括和提煉成熟技術;二是盡量學習和借鑒國際標準,學習其理念和方法;三是要加強基礎資料的收集,加強調查研究,尤其是定量標準,通過對經典案例的研究吸取經驗。
作為大規模貨架企業應預計到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提前做好準備,占領行業至高點。立足市場,把握市場發展動向,把每個車間變成一個產品標準化的生產基地,產品精益求精,提高客戶滿意度。
記者:前不久您代表南京物流裝備行業,參與了關于倡議成立南京智能物流產業聯盟的會議,音飛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金總:音飛是南京智能物流產業聯盟的倡議者,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音飛做了很多工作,申請了許多編制項目,包括已公示的“組合式工業貨架設計與計算”、“工業貨架規格和額定重量載荷”2個國家標準的申報工作與編制計劃。但兩個標準都作為推薦式標準,不作強制要求,因此要發揮行業技術協會、委員會作用,盡快推動貨架行業統一標準的出臺,創造更多市場機遇。
在貨架使用壽命標準問題上一直沒有統一的定論,為了確保使用貨架操作人員和物品的安全性應盡早出臺這項標準。比如,工業倉儲貨架比較高、載重量大,存在一定危險,在力學、抗震性設計方面要求很高。貨架受存儲條件、運輸條件、生產方式、生產環境、包裝等因素影響,時間久了就會影響使用壽命,目前國家針對這方面沒有一個強制性的標準出臺。
音飛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通過調查之前使用音飛貨架的老客戶,著手研究貨架使用壽命問題,通過對切斷配件的斷面變化情況研究,形成音飛最初產品發展至今的完整數據鏈,分析數據可以得出貨架使用壽命的最佳年限。推動貨架使用壽命標準出臺后無形中擴大了市場,促進貨架市場銷售。
記者手記:金總的侃侃而談讓人如沐春風,他更像位智者,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對于專業的精通、結構的敏感,以及對創新的把握,使得音飛的發展總能夠走在行業的前端。從金總的身上,記者感悟:創新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用心是通往成功的必然。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