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的“互聯網+農業”戰略,以互聯網創業創新帶動中國的農產品上行,農特集團推動了3年多,帶動了全國多個縣域、多個農特產區的互聯網創業創業創新。打造了100個標桿縣域的“互聯網+農業”全新的商業模式,數十個產區的安排被CCTV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成為商務部、工信部、農業農村部、中央黨校的關注對象。
下面我從幾個角度給大家分析國家“互聯網+農業”戰略的幾個重要的關鍵點,以及背后的商機:
1、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對農產品的打造:將傳統農特產品打造網紅級農產品運營,賦予全新的互聯網商業內涵,實現農產品的增值與暢銷;
2、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營銷、品牌打造:產品打造要結合用戶思維,特別是結合當下移動互聯社交商業的高速發展的今天,新型的營銷模式,品牌挖掘,品牌賦能,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創新方向。
未來“互聯網+農業”的商業運營核心是:內容供應鏈+產品供應鏈,協同運營成為農產品上行的核心,缺任何一條鏈都不可。
3、基于互聯網新商業的全渠道運營:今天的農產品上行,已經不是單一的渠道模式了,根據不同產品屬性打造不同的渠道運營模式。
1)優質高品質產品:走禮品渠道,好東西是不愁賣的;
2)一般優質產品:電商平臺、社交電商、品牌線下渠道;
3)普通產品:傳統批發渠道;
4)瑕疵和尾貨產品:深加工為主;
同一棵橙子樹都有不同的產品類型,所以說當下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不是要解決好產品的渠道問題,要解決的3、4類產品的銷售問題。今天的中國,不缺產品,缺的是好產品,缺的是品質保障,穩定可控的優質產品。
4、產業互聯網的供應鏈模式打造:農產品供應鏈,每一類單品都有獨特的供應鏈。大閘蟹有大閘蟹的供應鏈模式,荔枝有荔枝的供應鏈模式,水蜜桃有水蜜桃的供應鏈模式,每一類產品在互聯網時代,都要打造獨特的供應鏈運營模式。
每一次流量的遷移,都會倒逼著產業供應鏈的重構:傳統零售時期的供應鏈、電商時期的供應鏈、新零售時期的供應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根據農產品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供應鏈重構的從業者驅動行業的新變革。這趨勢是供應鏈企業、供應鏈從業者的商機。
5、用戶思維的體驗:用互聯網打造農業產區體驗經濟,不僅僅帶動一二三產業的協同發展,更能提升農業產區產品的內涵價值,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5G時代的到來,新技術會架起全新的用戶與農業產區的全新“信任鏈接”。
1)基于線上的信任鏈接,抖音成為當下非常流行的入口,短視頻的鏈接價值已經遠遠超越圖片和文字的鏈接價值。如圖,通過閱讀量就可以看出。
2)基于線下的鏈接,各種產區體驗活動,產銷對接活動,特色小鎮文化等等。
如圖:湖北浠水縣農產品上行產銷對接會。
浙江地區的部分特色小鎮分布圖:
【點評】
中國“互聯網+農業”戰略,不是簡單的將農產品交易電子商務化那么簡單,重要的是推動整個產業鏈的互聯網化轉型。隨著5G時代的到來,農村孕育著更多互聯網新商業的機會,值得大家去探索。
【商機指數】
★★★★★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