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詩作《西風頌》的最末兩句。預言春天即將來臨,給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們帶來鼓舞和希望。
2020年的物流人,同樣會從冬天的寒風中看到春天的希望,這是新十年的開局之年,也是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年。為什么說冬天里能看到春天的希望,請看我們的幾點拙見。
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李波
編輯 | 劉文斌
圖片來源 | 網絡
經濟環境:大勢尚可,形勢嚴峻
物流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大勢,離不開大環境,在一個新十年的開端,中國經濟大勢如何呢?
有兩個基本點,我們需要把握:一個是中國具有最全最大的供應鏈,另一個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也是經濟大勢尚可的基礎,更是中國物流人在冬天里看到春天希望的依據。
中國擁有最大最全的供應鏈,也可以說是世界工廠, 這是中國早已具有的優勢,是在不同歷史階段或主動或被動的適應結果,因它涉及到的勞動力總量和基數之巨大,這個鏈條很難短時間內被遷移到其他國家。
中國的供應鏈并不止步于此,它還以科技作為驅動力來實現產業升級,過去這幾年,中國科技企業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去提升技術附加值,把產業鏈上的關鍵技術嵌進產業鏈。因此,中國供應鏈的地位不會變,世界工廠的地位不會改變。
中國是全世界目前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一點可以直接看數據,2019 年上半年,中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 19.5 萬億元,首次超過美國。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標志中國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而且中國現在的年均增速,是美國的兩倍多。也就是說,從 2019 年開始,我們的消費能力不僅會向全世界最強邁進,而且還會越來越強。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
進入下一個十年,我們不僅大概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同時還擁有最長、最多、最全的供應鏈,這兩大經濟現象,主要源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發展速度快,供給足夠大等等因素,這是屬于中國的經濟特殊性,也是專家們經常提及的「中國經濟的韌性」。
因此,無論今天的你是悲觀還是樂觀,無論你怎么看待中國經濟接下來的走勢,你都很難否認當下中國正史無前例地同時擁有「最大最全的供應鏈、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兩大要素,這就是中國經濟大勢尚可依據,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
與此同時,步入新十年的開局之年,步入2020年,困難依然很大,形勢依然嚴重,依然是寒冬時期。
我們不能忽略,波譎云詭的中美貿易戰一波三折、GDP增速換擋、產業經濟增速放緩、企業成本凸顯、制造業下行壓力加大、零售消費增速放緩,內需下滑、出口受阻等等現象。
拿GDP來說:從1978到2018,改革開放40年,中國GDP的平均增幅是9.5%,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在10%以上。可以說是遍地黃金。
但是中國今天的GDP增速,開始大幅度下降。一季度6.4%,二季度6.2%,三季度6.0%。未來,也許更低。這意味著我們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
拿中美貿易戰來說:中美談判并未獲得實質性進展,增加的關稅依然侵蝕著中國的出口創匯能力,狐疑不定的出口訂單仍將持續轉移,中美貿易風暴的侵襲短期內還難以消除。
拿企業來說,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市場開拓競爭激列,二八魔咒難以破解——20%的企業經營狀況得到改善,剩下的80%企業在困難中掙扎。
總之,形勢依然嚴峻,北風依然凜冽,但在寒冬中可看到春天的希望,這是一個大勢判斷。
我們還應看到,開年之際,國家層面推出了諸多政策調整,國務院宣布對民企開放多個非準入行業,放開300萬人口以下城市的落戶限制,進一步減稅降費,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這一切都顯示出國家堅決推進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的堅定意志。盡管這一切有點像寒風里的星星之火,閃爍不定,但終究能帶來些許暖意,憑添一絲信心。或許,這些表象真的就是春天的訊息呢。
物流行業:失去藍海,步入紅海
藍海是一種沒有惡性競爭、充滿利潤和誘惑的新興市場,紅海即競爭激烈白日化的市場,我們借用這組經濟學上的名詞,來說明物流行業的今昔變化。
曾幾何時,不論是創業者還是資本方都認為物流行業是個擁有萬億規模和無限可能的藍海,只要攜資本、科技以及一點商業模式創新就能攻占這條賽道。
大量資本涌入,所有融到錢的公司都試圖通過不斷補貼和并購,借助資本力量占領市場,因為從業者都堅信,在那個群雄逐鹿的時間窗口,只有比對手跑得更快,占據更大的甚至最大的市場份額,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但2018年底到2019年經歷了狂歡到湮沒的命運轉折,一切都回歸了“賺錢” 的商業本質,曾經投資人眼中的充滿想象力的物流公司,如今依然要面對安全、運營、資金、關系等足夠落地的事情。
一個不爭的實事是,物流行業已不是藍海市場,而是紅海市場。誰對這一點沒有清晰的認識,誰在未來一年里,不,未來十年里,將不可能突破重圍,獲得春天的青睞。
從經濟大勢上看,我國經濟已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物流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也深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進入存量時代的大形勢,必然對物流行業起傳導作用。
從物流本身來說,和其它行業一樣,都會經歷從增量到存量的變化。在增量時代,誰「快」誰大;在存量時代,誰「好」誰大。做快,需要想象和膽量;做好,需要耐心和踏實。
2019年的悲壯場景,也是進入紅海時代必然付出的代價:無論是如風達,還是全峰,無論是遠成,還是安鮮達……它們都曾是行業里的弄潮兒,亦或者是資本的寵兒,如今卻處于這般境地——掙扎、遇挫,退出江湖。
市場沒有增量可占,地上沒有錢可搶,只有鋪下身子,在管理上下功夫,在存量上作文章,摒棄藍海思維,站在紅海角度,做人,做事,做企業,回歸艱苦創業的初心,回歸創造客戶價值的恒心,回歸貨通全球的決心,才能走出冬日,迎接春天的到來。
靜下心來,提高能力,提高效率,少說話,多走路,才是出路。在教訓和失敗中可以獲得成長,在寒冷和艱難中能夠看到機會。在新的一年里,物流人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將十分重要。
開局展望:寒風凜冽,希望仍在
所有成功的企業,無非就是順應大勢,并且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對于物流企業,作為為制造業和商貿業服務的企業來說,觀察形勢,洞悉趨勢,了解2020年新一輪經濟大勢下的機會在哪里尤為重要。
2020年,物流企業在寒風中新的發展機會在哪里?快遞、快運、合同物流等各個細分行業又會在經濟大勢下傳導出哪些變化?
1、下沉的魅力
渠道下沉,消費升級帶來了機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我國的城鎮常住人口已增至 8.3 億。如果把這 8 億多城鎮人口做個簡單的劃分,大概是一線城市占 1 億左右,二三線城市占 2 億左右,三線以下城市占 5 億左右。從 2018 年年底開始,大家都能注意到的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渠道下沉 + 消費升級」,這一降一升帶來的結果就是占中國人口總數近六成的城鎮人口(無論是一二三線,還是四五六七八線),大家一起開始了消費升級。這一升級背后意味著巨大的市場。
2、細分的機遇
相比于大而全,更應該注重小而美。不是要做大做強,而是要精益求精,這是紅海的法則。
存量市場的競爭無比慘烈,那是不是意味著進入了存量市場,就沒機會了?不是的,我們給出了答案是細分。在物流細分市場,智慧物流、同城配送、合同物流、快遞物流、物流倉儲、車貨匹配、跨境物流和貨運代理八個領域是最被資本市場認可的戰場,也是物流企業大有機遇的市場,其中以技術為核心的智慧物流一馬當先。
航運科技貨代、智能倉儲解決方案、大票零擔和依托智能算法的調度系統也是關注的焦點。
3、智慧的優勢
以科技作為驅動力來實現產業升級是永恒不變的主題。當下,物聯網、人工智能、5G成為了關鍵詞,智能倉儲、無人駕駛、數字孿生成為了新方向。未來的物流將從數字化到數智化,數智世界將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時代,退了休的馬云依然為智慧物流鼓與呼。
制造業的智能升級和數字化,讓企業物流運作中的目標和對象都發生了變化,供應鏈的概念開始興起,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業迫在眉睫。商貿業的下沉和延展,需要物流具備更靈活的形態,需要更加高效的物流網絡。技術的升級,讓物流變得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同時也催生著物流業態的變革。
業務數據化→數據網絡化→網絡智能化,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新一輪變革中,依托數字化技術對各類物流業務能力進行智能化升級并推進生態協同,完善智能供應鏈基礎生態網絡,實現社會化物流服務的效率最大化。
可以預見,后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拉開帷幕,產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和5G的結合,將給物流業帶來下一個期待的熱土。
4、出海的熱度
國際化成為新的趨勢。國內物流企業隨產業全球布局“出海”,構建全球跨境供應鏈,國內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將成為支撐跨境產業發展的最大保障。
國內物流業的目光開始瞄向非洲和南美這兩個新興的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在東南亞區域,有中國公司投資的Go-Jek為代表企業迅速沿著中國物流崛起的路徑發展,貨拉拉在海外攻城略地,義新歐終于發出第500列專列,向歐洲前進。這一切都詮釋著出海的熱度。
5、集約的趨勢
集約化,是存量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趨勢。資本助推頭部企業合并,并收購中小企業,行業集中度將迅速提升,物流企業紛紛上市帶來行業結構改變,同時并購驅動市值增長。頭部物流企業有能力為客戶提供全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將沉淀和積累的物流能力進行輸出。阿里系的物流拼圖不斷完善,壹米滴答和優速走到了一起正是這一趨勢的顯現。
結語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創新經濟回歸理性、創業投資回歸本質,讓泡沫繼續破裂、讓價值自由生長,誰會說這不是一個絕佳的開始
2020年,我們正在經歷冬天,它來了,也一定會走,而冬天里也有屬于我們的紅利和機遇。
2020年,快遞員依然是勤勞的小蜜蜂,物流人還是美好生活的守護者,3000萬貨車司機依然在路上,滾動的車輪承載著中國經濟
2020年,冬天到了,春天也在路上了,路還長,路還遠,厚積薄發,砥礪潛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