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全力推進“快遞向西向下”。不僅如此,各大民營快遞企業都不約而同地加大了向西向下的步伐。
快遞向西向下,是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的重要舉措。在促進農村、西部經濟正常運轉和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發揮著“先行官”作用。
一、向下,暢通微循環
快遞是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的重要抓手。對于快遞進村來說,是暢通鄉村微循環,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舉措。
6月下旬,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來到湖北棗陽,在田間地頭化身主播。陳德軍表示,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此次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助力農產品上行,是積極拓展“快遞+”新模式的一次嘗試。
對于快遞進村,不僅企業,政府部門也不斷推出強有力的政策:近日,商務部等5部門再出手,要求6省10城加強城鄉物流建設,重點在促進農產品上行和城鄉雙向流通等方面加強探索創新。
據資料:到2021年底,建制村快遞服務站基本實現全覆蓋,實現每周投遞3次以上,快遞服務與農村需求基本匹配。到2035年底,農村快遞物流輻射網高效運轉,城鄉快遞服務實現均等化。
上半年,快遞行業維持高速發展態勢。不論是618電商大促,還是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快遞業務量均持續增長,快遞進村貢獻多多。
提升鄉村電商快遞站點運營服務能力,推進快遞“進村”,需采取快遞企業合作設站、快遞企業與村郵樂購點和村郵站等郵政末端服務網絡合作設站、與農村服務中心、供銷社、電子商務平臺等現有平臺合作設站等模式,加快推進建制村快遞服務站建設。
國家郵政局應牽頭,組織研發各快遞企業協同為農村提供服務的信息化平臺,支撐共同配送的高效運營。
快遞進村,各家頭部企業都在摩拳擦掌。中國郵政貼近農村,具有較強的優勢,其上半年的業績相對超預期,“快遞進村”功不可沒。
快遞進村,各企業情況不盡相同,但科技投入和綠色安全都將是新的重要考驗指標??爝f企業應通過增加服務頻次、研發適合農村地區的服務產品等方式,切實提升農村地區的快遞服務質量。
經過近年的一輪輪洗牌,快遞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基本上是快遞巨頭之間對存量市場的競爭,但廣闊的農村,還是一片未完全開發的藍海。
二、向西,打通大動脈
剛剛過去的“618”網購節和端午節,中通快遞內蒙古巴彥淖爾網點“戰績”不俗。近千噸面粉、超10萬件的瓜子、奶酪、牛肉干等快件,從網點倉庫被送往全國各地。
網點負責人說,小麥是當地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面粉銷售市場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入。
依托中通平臺,提供和匹配更好的服務,助力巴彥淖爾小麥可以在當地加工制造,全國銷售。正如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所說,快遞連接產業鏈和供應鏈,打通了西部大動脈。
今年以來,快遞頭部企業進軍西部的步伐加快,就連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極兔速遞,在618之前,已在我國西部——甘肅、青海、寧夏等三省份啟網,實現全境覆蓋。
隨著政策的傾斜,大西部開發的加快,西部成為高速發展的地區之一,高速發展的區域對于快遞業的中長期規劃至關重要。
區域經濟、快遞業是拉動者,如何能在高速發展的區域面前實現快遞業的網絡布局、快速下沉、細分市場的垂直深耕,占有先機十分重要。
深入推進“快遞向西”工作,發展西部現代流通網絡,提升西部電商站點運營服務能力,是加強扶貧領域合作,多渠道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營銷渠道的重要一環。
進一步鞏固和發揮郵政企業在西部電商等領域的主渠道作用,支持郵政企業參與西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和農商互聯工作,整合西部物流快遞配送資源。
為了拓展西部、鼓勵快遞企業與郵政、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等企業在服務創新、末端投遞等領域廣泛開展協作。推動郵政基礎設施辦理快遞末端業務和政務服務,引導快遞企業加強中西部地區網點建設。強化面向西部“三農“服務城鄉的戰略定位,推動實現金融交易、渠道擴展等功能融合,打通西部大動脈,助力西部經濟發展。
三、向西向下,融合是根本
在快遞企業“向西向下”的具體行動中,那些與當地產業深度融合的快遞網絡,在應對挑戰時,生存能力則會更強。因此,各公司的快遞網絡必須要與當地產業加速融合,這是快遞公司能否在未來勝出的關鍵。
中通快遞巴彥淖爾網點根據當地市場特點、依托平臺優勢,在持續推動與當地農特產品加工制造業緊密融合的同時,加大布局快遞服務在鄉鎮村的不斷下沉,逐步實現從“工廠到用戶、從田頭到餐桌”的去中間化全鏈路管理,助力更多人實現美好生活。
快遞企業開展“一縣一品”“一鄉一品”農特產品進城活動、快遞企業研發符合農產品特點的綠色包裝、以及快遞企業通過自建、合建冷鏈系統服務地方農產品寄遞,都是產業融合的具體表現。是對農特產品從‘農村到城市,田頭到餐桌’做的一些嘗試,為解決農產品“融資難”“銷售難”“物流難”等方面提供業務支持。
加強扶貧領域合作和多渠道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營銷渠道,打造農產品、農資、農村消費品產銷對接體系,在農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建設冷庫,配置冷藏車輛,也是快遞企業產業融合的主要步驟。
冷鏈物流作為生鮮產品的“生命線”,為其保溫保鮮、運輸及配送全程“保駕護航”,快遞企業必須與冷鏈融合,協同生鮮電商加強供應鏈,共同創建更加完善的冷鏈物流系統成為各快遞企業關注的焦點。從而聯系和打通農村合作社等優勢資源,更好地推動農特產品走俏網絡,擴大銷售范圍,進一步助力農民增收。
推動郵政、快遞企業深化與相關企業合作,為特色農產品提供包裝、倉儲、運輸的標準化、定制化服務,加強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冷鏈設施建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推動快遞“進西入村”,需在鄉村配套建設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末端綜合服務平臺等快遞服務公共設施。借助農村電商物流班車、農村客運班車搭載快件。探索與商貿、快遞、物流、交通運輸等各類企業在農村地區擴展合作領域和服務內容。
高速發展的城鎮化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伴隨著城鎮化的進展,快遞業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如何借助城鎮化的進度快速布局快遞業的核心基礎設施,將是后疫情時間內的一個主要話題。
快遞業在鄉村經濟面前是主力軍,實現快遞業全網化、運營下沉到村鎮,實現鄉村經濟走出去的戰略布局是核心。
在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共振效應下,快遞向西向下,真正拉開差距的是背后的供應鏈能力和精細化運營能力,而兩者本質上考驗的是企業的組織力和數字化能力。
相融相長,探索“快遞西進”,雙向鏈接,助力“末端下沉”,是快遞向西向下的信條。
結語:深入推進“快遞向西向下”工作,提升鄉村電商站點運營服務能力,加強扶貧領域合作,多渠道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營銷渠道。小快遞拉動大民生,未來,快遞服務向西向下發展的動能將進一步被釋放。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