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梳理中小型企業倉庫管理痛點與應對策略
來源:倉庫社區
| 2021-03-17 14:45
1.中小企業人手和資金比較少,生產規模也不大,庫存商品規模也較小,大多數企業采用自有倉儲進行商品儲存,倉庫規模也較小。2.在倉庫建設中總是以節約成本為原則,因此在機械投入上總是能省則省,能采用人工的決不購買機械。因此,這些倉庫的作業較多采用人工方式,人工搬運、人工上架、人工分揀,等等。3.中小型企業有的對信息技術的發展缺乏了解,仍然滿足于傳統的紙質單證傳遞、手工信息錄入等方式。
有的則因為購買軟件的費用高,而仍然采用手工信息傳送。有的則因為員工素質較低,雖然購買了倉儲管理軟件,但員工不愿使用學習和使用新的信息管理方法,使得企業倉儲軟件形同虛設。對企業發展缺乏長遠規劃,倉庫投入不是以高效、高質量為原則,而更多以節省成本、滿足當前使用為原則,倉庫的定位、倉庫設備的規劃往往簡單、粗泛。投入使用后,設施設備顯得落后,到那時要更新又需要重新投入,企業處在兩難選擇中;
不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采用傳統手工記賬辦法,造成賬物不清,不利用倉庫管理;
雇用倉儲人員的要求偏低,有些中小企業只需要會記賬,會識字的人員即可,有的倉管員文化程度低,缺乏倉儲專業知識。如果企業缺乏現代倉儲管理意識,只是把倉庫當作暫時存放材料或是商品的處所,而不能將倉庫融入到生產與流通的運作中,就不可能規劃出高效、高質量的倉儲。缺乏合理科學的作業流程規定。倉儲作業主要包括入庫作業、在庫作業、出庫作業三大環節,嚴格規定每個環節的作業流程,能避免作業的隨意性,保證每次作業的質量。如入庫,應包括入庫通知、單據審核、貨物檢查驗收、貨物簽收(交接)、理貨上架、入庫信息處理,并規定每個流程的責任人。庫位管理不明確,貨物選擇庫位的方式不清,而且常有在庫貨物的貨位不清,明知有貨卻總是找不到的情況,導致這部分商品被人為積壓,增加了庫存成本。貨位的貨物雜亂、分不清界線,不利于清點及清潔工作。庫位管理不當,商品隨意擺放,貨垛歪斜,體現出倉庫的管理水平低下,既影響了在庫貨物的管理,同時也對出庫作業造成不利影響。要改變中小企業倉儲管理的現狀,首先應該改變倉儲觀念,讓倉儲參與到生產、銷售中,成為其中的一個部分?,F代化的倉儲是高速運轉,為生產和流通提供多樣服務的,有了這樣的觀念,企業才可能高瞻遠矚,抽出必要資金作倉儲機械化、信息化的投入。其次,不僅是企業主、企業管理者需要改變倉儲觀念,同時企業全員也應該樹立現代倉儲意識。只有全員樹立現代倉儲意識,才能共同遵守倉儲管理規則,按規章辦事,才能使倉儲管理規范化。倉庫功能定位決定倉庫功能區規劃,倉儲規劃包括倉庫功能的定位、倉庫功能區域的規劃、倉庫機械設備的選擇。倉庫功能的定位根據企業商品特征,可將一些商品作業在倉庫內完成,如切割、包裝、配套、流通加工、組配、貼標簽等,這些作業可延遲到顧戶訂單下達后再按訂單進行,如果在倉庫內進行此類加工,倉庫可根據作業量規劃出此類功能區。明確崗位分工,規定崗位職責,制定績效考核獎懲制度。企業就有明確的崗位分工制度,崗位分工可以通過羅列出倉庫所有的工作任務,對這些任務進行劃分、歸類的辦法來實現,分工明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復工作。一般企業倉儲部門的崗位有倉儲主管、倉管員、理貨員、倉庫裝卸搬運人員等,具體崗位、職數還應根據企業倉儲工作情況而定。崗位職責即崗位工作任務的要求及目標,比如入庫驗收制度、物資保管制度、出庫管理制度、退貨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等,崗位職責起到引導員工工作、行為的作用。績效考核的項目可根據倉庫的核心工作來確定,一般有工作量指標、工作效率指標、工作準確率指標,獎懲措施可以起到分析作業流程是否合理,以及激勵和考核人員的作用。倉儲作業流程規范化,把倉庫內主要的作業項目的工作環節和先后順序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形成科學合理的作業流程,讓工作人員按流程辦事,可以提高員工作業的目的性,降低工作難度,提高效率。一般倉儲作業中較典型的工作包括:入庫檢收、入庫作業、在庫管理、出庫作業、盤點作業,因此可制定相應的商品檢收流程、入庫作業流程、倉庫日常作業管理流程、出庫作業流程、盤點作業以及倉庫單據及賬務處理流程等等。中小企業如果要提高企業運轉效率,企業倉儲管理就應從傳統走向現代,從靜態存貨走向動態參與生產和流通,提高機械化、信息化水平,進而在管理制度上制定出一整套關于崗位分工、崗位職責、崗位要求、工作流程的規定,使企業的倉儲管理做到精細化,更好地做好生產、流通的保障,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