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物流迎來新契機,鄉村版的“菜鳥驛站”如何發力?
昨天一早,湖北小伙歐陽孔明,就陪著媳婦兒,從鎮上開車去了縣里的醫院產檢。
“你老公真好,每次都請假陪你來。”醫生每次這樣說,歐陽孔明心里都偷著樂:“其實我的時間多著哩!”
歐陽孔明,菜鳥鄉村一個快遞共配服務站的負責人。成立共配服務站之前,他每天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緊張,更不用說談戀愛了。
2019年5月,菜鳥啟動鄉村共同配送項目,智能化的鄉村物流體系,解放了和歐陽孔明一樣的眾多鄉鎮物流從業者,也讓農村消費者感受到與城市無差的物流體驗。
01
村里有了共配網點
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素有“金南漳”之稱,“八山半水分半田”,下轄10個鎮及1個農場管理區。
32歲的歐陽孔明,就住在南漳,大伙兒都喊他歐陽。中專畢業后,他從鎮上去了杭州打工,做的就是快遞。
“在杭州干了兩年快遞員,一個月賺五六千塊錢,除開租房子和生活費,每個月剩不了多少錢。”歐陽總惦記著回家工作,除了離家近外,女朋友在老家,也成為他的牽掛。
“回家后,我承包了鎮上的圓通快遞業務。”每天一早6點多,歐陽就要起床,從涌泉工業園區趕到縣里的快遞中轉站,把當天要派發的快遞拖回來,去來就是兩個小時。
那會兒,女朋友小劉也在幫他一起干。小劉分揀包裹,歐陽就騎著電動車滿大街去派送。等包裹都送完,天也黑了。“晚上七點多忙完,又要整理白天的簽收單,逐一錄入系統,回家通常就是晚上9點以后了。”用歐陽的話說,每天忙的都是工作,“哪有時間談戀愛啊!”
直到,縣里傳來成立共配中心的消息。
何為共配中心?歐陽去縣里開了個會,大概明白了:鄉村的多家快遞網點合并在一起,共同配送。如此一來,單個快遞公司就能降低經營和人力成本。
他決定試一試。
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5家快遞企業,共同租下了門面,歐陽成為五位負責人之一。
新問題又來了。人是輕松了,但難點在于,每個品牌都有獨立的快遞信息處理系統。“一部手機里必須裝5家快遞公司的App,掃描快遞面單需要來回切換,還經常出錯。”大家都希望,如果有一款軟件,能實現多家快遞包裹面單信息的混掃混派,工作效率將大大提升。
02
“溪鳥”帶來的驚喜
2019年5月,菜鳥與申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合資成立溪鳥物流科技公司,向鄉村共配網絡輸出“溪鳥技術系統”。
有了這套系統,各快遞企業包裹信息處理系統的信息端口就可以聯通。“也就是說,我只需要下載一款App就夠了,再也不需要來回切換了。”歐陽說,如此一來,提高了包裹信息分流處理和系統實操效率,也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快遞的共同配送。
智能化升級不僅如此。
“你看,這些年輕人都是自己去找快遞,找到后放在高拍儀下一掃,就可以把快遞取走了。”歐陽說的高拍儀,可以做到將快遞面單掃描后,立等可取,用戶等待時間大約一秒。
而對于站點來說,好處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高拍儀可以自動將簽收信息上傳,如果有丟件,我們查一查就知道問題在哪。”歐陽感嘆:高科技影響生活,就是這么便捷。
一切走上了正軌,站點雇了幾名員工,歐陽他們閑暇時間更多了。“這不,家里蓋了三層樓新房,和女朋友結婚了,現在孩子也快出生了。”這在兩年以前,還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支撐起歐陽們幸福生活的,則是縣域快遞共配中心。
03
共配為快遞加速
3500平方米廠房、繁忙的流水線、熟練的分揀工和穿梭的快遞運輸車輛,這里就是南漳縣菜鳥共配中心。
每天上午7點,9.8米廂式貨車,會將一車車快遞包裹運來,等待分撥。
“我們的工作,就是確保快遞面單朝上,方便高掃儀掃描。”張云在這里工作了近兩年,日子穩定有規律。她說的菜鳥高掃儀,能同時快速掃描多個快遞面單,并自動錄入系統,“你們在網上看到的物流信息更新,就有高掃儀的功勞。”
該中心總經理楊楓,看起來文靜嬌小,做起事來風風火火。
“我以前承包的是南漳縣中通快遞業務,當時啥都是我一個人,大太陽天,還一個人騎著電動車在街頭送快遞。”她說,借助菜鳥鄉村共配解決方案,當地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5家快遞企業融合成一家合資公司,不僅把設備、場地、人員等合并,還把經營、財務都統一起來,共用一個共配中心,5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包裹集中在這里進行分揀、操作。
而“溪鳥技術系統”實現操作系統統一化,所有包裹得以在一套信息系統上流轉處理,大大提高了快遞處理效率。
“因為單一的物流公司很難有財力和人力將網點布局到村,而多家快遞企業資源、人力整合以后,共同配送網點直接到村。”楊楓的說法,也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
“以前快遞到村里不僅慢,還經常幾天才送一次,現在好了,村里就有網點!”涌泉村民劉猛表示。
04
農村物流迎來新契機
如今,菜鳥鄉村共配項目已覆蓋湖北36個縣域,建立了36個縣級共配中心。
南漳縣菜鳥共配中心的成功,吸引了越來越多快遞企業和行業協會上門來取經。
“鐘祥、荊門、恩施等省內地市,好多快遞同行來考察了。”楊楓介紹,甚至遠至陜西、山西等地來學習經驗的人也不少。
農民增收也更容易了。
目前,一些鄉村共同配送點,已成為當地農貨發往城市餐桌的出發站。在重要的農產品產區,菜鳥等企業布局了產地倉,構建“產、運、銷”一體化供應鏈,當地農戶通過網絡銷售的農貨,不用多次周轉,直接進入產地倉加工分選、就地配送。
湖北南漳縣雙坪、峽口等村級快遞站點,通過與當地電商合作,將香菇、木耳、香椿、桃子、櫻桃等20余種農產品第一時間送進城市,開拓了銷路,農民也實現了增收。
有專家表示,這對農民來講,節省了倉儲成本,減少了損耗,獲得了更高的利潤,城市消費者也獲得了高品質的農產品。
據湖北省郵政管理局統計,2020年,湖北省郵政快遞業在遭受疫情沖擊中實現逆勢增長,全年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471.77億元和276.41億元,同比增長2.89%和1.42%;服務50億以上人次,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1500億元。
湖北快遞企業及網點數量達12552個,其中建制村直接通郵率達100%,村郵站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快遞網點實現鄉鎮全覆蓋,快遞服務村級覆蓋率達78%。
隨著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農村物流建設也迎來了重大契機。
“目前,菜鳥共配項目已經覆蓋超過一千個縣城。”菜鳥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些縣域共配網點,已經深入村鎮,成為鄉村版的“菜鳥驛站”,村民可以享受像城市居民一樣送件上門的服務,還可以通過菜鳥裹裹下單,讓快遞員上門取件。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