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物流絮語
編輯 |物流絮語
圖片來源 | 網絡
我國作為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東方制造中心,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進者,需要為數不少的全球物流樞紐,更需要眾多的區域物流樞紐,本文就大江南北的物流樞紐,東西部的物流節點城市分布情況談幾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一線瞄準全球,二線后來居上
2018年,國家《規劃》提出,到2025年布局建設15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到2035年基本形成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的國家物流樞紐網絡,這其中就包括一線城市的國際物流樞紐和二三線新市的區域物流樞紐,分六種類型,分別是陸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一線重要城市具有多種類型。
目前,中國物流樞紐城市,既有上海、深圳、廣州等沿海發達城市,又有內陸樞紐城市重慶、武漢、鄭州、西安等,還有營口、臨沂、贛州這樣的新興城市及二連浩特這樣的陸上邊境口岸,其定位各不相同,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所區別。
1、一線瞄準全球
一線城市的物流樞紐,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關鍵節點,是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銜接的載體,更是國家大戰略——走向全球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球物流樞紐正由提供單一貨運服務加速向整合供應鏈和數字服務方面轉型,我國一線物流樞紐正朝著這一方向推進。
物流樞紐越是全球化,吸附力和輻射力越強,杠桿效應越大,這正是一線城市想成為全球物流樞紐城市的原動力所在,以下對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進行闡述。
深圳
深圳,改革開放前沿城市,大灣區核心城市,也是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的物流樞紐城市,正從5方面發力,構建全球物流樞紐城市。
近期,深圳市推出了物流《2021-2035建設策略》,強調將構建形成多層次、多模式、多功能、多業態的全球物流樞紐城市,打造三大中心——全球供應鏈管理服務中心、國際物流轉運中心和全國物流創新應用中心。
立足大灣區,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周邊城市港口資源,交通資源,形成綜合立體、陸海統籌、雙向開放、多邊延伸的國際物流服務體系,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加速融合是其未來目標。
杭州
一般說來,物流樞紐是圍繞著實體貨物流動與產業聚集自然形成的,王繼祥老師提出了新型物流樞紐概念,其要點是不依靠產業集中推動要素整合,而依托電商與物流平臺實現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的聚集,形成新型物流樞紐。
杭州就是這樣的物流樞紐,圍繞平臺,利用菜鳥物流大腦,在全國范圍開展網絡化的物流服務,從而形成的物流樞紐。
武漢
武漢,沿江通道上的省會城市,陸水空條件優越,匯集五大樞紐類型,從全球物流樞紐角度來說,無論是樞紐布局還是產業集群,都具備打造國際樞紐城市的條件,武漢正利用這一優勢,實現其全球物流樞紐的夢想。
除了深圳,杭州,武漢,還有為數不少的一線物流城市,在國家戰略機遇的疊加下,各以自身優勢,通過業務服務創新等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向國際性現代物流樞紐的方向邁進。
2、區域物流樞紐
我國不僅需要全球定位的國際物流樞紐城市,還需要眾多的以二三線城市為依托的區域物流樞紐城市,而完善的區域物流樞紐體系,需結合城市特點,來進行打造。
城市有自己的產業主題,產業主題又會催生物流主題,因此,區域物流樞紐各有特色,組成了我國功能多樣,全國覆蓋,別有中國特色的物流網絡體系。
洛陽
洛陽是國家老工業基地,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以及河南省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建設物流樞紐有堅實產業基礎和強勁市場需求。
洛陽是最具潛力的生產服務型樞紐城市,目前,洛陽制造企業物流社會化水平超過80%,物流對制造業現代化升級支撐作用明顯,實現集聚周邊200公里先進制造業的物流需求。
在未來定位上,洛陽物流樞紐將促進洛陽融入全球制造業供應鏈,支撐制造業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像洛陽這樣的物流樞紐在我國南北都有分布,比如青島也是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
義烏
義烏依托小商品商貿資源的聚集成為全球小商品物流樞紐,是商貿服務型的典范,臨沂、阜陽有全國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場,也是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近日,交通部發文支持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這不僅包括中國頂級物流樞紐城市,也包括型式多樣的區域物流樞紐城市,都需要補鏈與強鏈。
二、空港大有前途,陸港推陳出新
總的來說,中國對物流樞紐城市需求旺盛,無論是空港,還是陸港,
1、空港大有前途
美國小城孟菲斯的崛起,書寫了航空貨運與城市共同發展的藍本,開啟了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航空貨運樞紐之局。
在我國,航空物流樞紐則是短板中的短板,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航空運輸時代的來臨,人們對航空物流樞紐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航空貨運的專業化、物流化發展需要功能齊全的航空物流樞紐。
鄂州航空樞紐
鄂州機場是中國貨運機場的破零之戰,也是中國航空物流樞紐的開局之戰,擔負著代表國家參與全球航空物流競爭的重任。
其定位是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2030年預計貨運年吞吐量330萬噸,計劃到2050年前后實現貨郵吞吐量700萬噸以上,成為全球第一大貨運機場。
根據孟菲斯的選址思路,考慮的是地理優勢,交通優勢,誠然,鄂州不是地理中心,但卻是中國的人口中心,鄂州離九省通衢的武漢只有一小時路程,在京九、武九鐵路聯絡線和武黃城際鐵路交匯處,有地理交通優勢。
另外,鄂州,是中國最小地級市,完美地避免了土地資源緊張,人力物力成本高企的劣勢,是建設航空樞紐的最佳選擇。
當然,我國,要的不只是一個孟菲斯,正在從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邁進,將復制多個“孟菲斯”的奇跡。
近年,“中國的孟菲斯”之爭,頗為激烈,許多城市都在全力以赴,目前的形勢是鄂州領先,拔得頭籌,但其它城市也不甘落后,浙江嘉興和江蘇南通都可能成為下一個。
鄂州機場,大家都知道是快遞物流一哥順豐打造的,其實快遞巨頭自帶流量,打造地域航空樞紐的,還有圓通的嘉興機場,京東南通航空樞紐等等。
圓通宣布投資122億元在浙江嘉興建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并依托該樞紐打造立足長三角、聯通全國、輻射全世界的超級共享聯運中心和商貿集散中心。
其實,對我國航空樞紐來說,不僅需要國際航空樞紐,同樣需要區域航空樞紐,比如位于晉冀魯豫四省要沖和中原經濟區腹心的邯鄲正在建設區域航空物流樞紐城市。
2、陸港推陳出新
在國家物流樞紐六種類型中,陸港型依托鐵路、公路等陸路交通運輸大通道和場站、物流基地等,銜接內陸地區干支線運輸,具有重要地位和意義。
陸港型,主要布局在內陸地區,扮演內陸地區的港口角色,陸港為保障區域生產生活、優化產業布局、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提供暢通國內、聯通國際的物流組織和區域分撥服務。
海權時代物流大通道是海洋運輸,因此出口產品和圍繞出口的要素聚集在沿海,沿江,所以過去我們的物流樞紐主要在沿海地區、沿江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內陸地區部分城市物流樞紐后來居上,甚至成為全球資源要素的配置中心,向國際樞紐轉變。
2019年9月公布的首批23個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名單中,陸港型的有8個,分別是西安、成都、蘭州、烏魯木齊、長沙等,不僅承擔的是貨物轉運,而且同時與當地及周邊的制造業、商貿業充分融合,極大支持及促進了物流樞紐輻射圈范圍內的產業聚集和經濟發展。
既不靠海岸線,也不靠國境線的內陸城市,地域的先天條件是不可逆的,但后天創新可彌補先天的短板,內際港創造了“港口內移、就地辦單、多式聯運、無縫對接”的內陸港模式,依靠中歐班列為代表的陸路國際物流通道為出口貿易提供了強有力的運力支持,開啟內陸物流樞紐新模式。
三、破解平衡難題,增強西部實力
如果說物流樞紐是我國物流發展的短板,那么,東西部的不平衡,則是短板中的短板。所幸,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國家物流樞紐對內陸地區傾斜,加之在貿易結構,交通提升的有利環境下,西部物流樞紐城市正在增多增強,東西部平衡難題正在得到解決。
“大交通”和“大物流”戰略已經越來越成為西部城市發展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國家物流樞紐的布局中西部地區比重高,反映了我國未來產業布局和物流空間體系的重構是以增強西部,平衡發展為主題的。
產業遷移促使西部核心城市的崛起,形成以新興制造為核心的產業鏈基礎,西安、重慶,成都的半導體、電子、光電產業等產業聚集下,自然形成了配套的物流供應鏈服務。
要注意的是,破解東西部平衡難題,不可小視物流巨頭在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中的重要作用,物流頭部企業的選擇至關重要,物流巨頭如何布局,如何選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物流樞紐城市未來的命運。
絲路起點西安
西安,中國西部的重要城市,歷史上的著名古都,是中西部兩大經濟區的接合部,也是連通歐亞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重要戰略樞紐,西安國際港務區是全國最大的內陸港。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推進,給西部內陸地區的對外開放帶來了新的機遇,使西安加速融入全球價值鏈,眾多快遞物流企業紛紛選擇在西安布局。
西安,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激發起古絲綢之路起點的功能,疊加時代特點,成為富有時代色彩的西部國際物流樞紐城市之一。
單從地理上看,西安才是我國的幾何中心,在我國的版圖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區位優勢,西安陸港樞紐常態化開行了中歐班列長安號,西安至中亞、歐洲的10條干線,覆蓋絲路沿線45個國家和地區。
海航近年運行頗有波折,但海航現代物流公司以西安為全球貨運航網中心樞紐點,對西安航空物流起到促進作用。
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
重慶為全國已獲批城市中唯一兼有陸港型、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城市。得益于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深刻變化,成渝區位優勢凸顯,成為中國向歐洲開放的橋頭堡,重慶更是得天獨厚,更具潛力。
中歐班列,現在已成為我國與歐州貿易的重要通道,而其肇始于重慶,奠定了重慶國際物流樞紐的基礎,也聚集了一大批新產業,最鮮明的例子,上海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轉到重慶,沿海各電子頭部企業紛紛在重慶設廠。
邊陲口岸物流樞紐
陸上邊境型國家物流樞紐,服務于我國與北方國家的跨境貿易發展,內蒙古的烏蘭察布-二連浩特兩個陸上跨境貨運節點城市就是代表。
總之,內陸地區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將高起點推動內陸地區的產業跨越沿海地區粗放式發展階段,在促進我國東西經濟平衡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樞紐促進城市發展,城市發展反哺樞紐
物流樞紐與城市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兩句話:“產業培育物流、物流反哺產業”。
對于任何一座城市來說,想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同外界的互聯互通都是首要前提,而物流樞紐則是互聯互通的重要載體。物流樞紐作為城市發展新的增長極,匯聚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重構城市經濟社會新秩序。
1、樞紐促進城市發展
樞紐經濟要以城市為載體,以物流樞紐為基礎設施,以供應鏈服務為手段,發揮出集聚優勢從而實現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最終可以形成規模經濟發展模式,推動地區發展。
物流樞紐,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市場資源和持久動力,從而促進產業高度集聚和結構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德國萊比錫、西班牙拉薩戈薩等一些城市在這個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我國鄭州等城市在這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拿航空貨運樞紐來說,航空貨運樞紐帶動形成臨空經濟產業集聚區,為關聯產業創造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造平臺,通過規模效應創造、吸引和釋放更多需求。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航空貨運樞紐,都對當地的產業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孟菲斯是美國主要制造業企業中心之一,重點產業包括紡織業、取暖設備制造、鋼琴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產等;路易斯維爾是美國主要醫療保健企業中心之一;萊比錫是德國機械制造業重鎮,主要生產印刷、農業、紡織機械和精密儀器。
拿鄂州機場來說,周邊將規劃建設物流園、生物醫藥園、跨境電商園、農業園、電子信息園等,打造一個以貨運為基礎的航空物流聚集產業核心地帶。就目前來說,有望提供20萬個就業崗位,實現200億元/年稅收和2000億元的DGP。未來配套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倉儲、運輸、金融、車后服務……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是一個千億級市場。
國外發展經驗表明,一個貨運核心樞紐能為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貢獻,具有芝麻開門的驚喜,引發蝴蝶效應。
2、城市發展反哺樞紐
產業的發展最終將反哺物流樞紐,例如,富士康進駐了鄭州航空港,其智能手機業務帶來了大量的航空貨運量,極大地促進了鄭州的航空產業發展。航空樞紐與產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作用,并且互相促進,形成良性互動。
鄭州,全球七部手機一部是鄭州造,有力地推動了物流產業,促進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城市打造,有做“中國亞特蘭大”和“中國芝加哥”之勢。
物流樞紐的根基還是在產業,樞紐是手段不是目的,終極目標還是為一個區域的產業發展服務,產業有價值,才有高質量的樞紐流量。
結語:合理分布,設施完善的物流樞紐,在經濟活動中越來越顯得重要,中國大地上,大江南北,黃河兩岸,邊陲內陸,都在涌現著不同類型的物流樞紐,共同組成中國現代物流大網絡,世界物流重要一極,促進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