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連著生產供給,一頭連著消費需求,現代物流可謂經濟的“經脈”。近日發布的多項數據表明,隨著保通保暢措施發力,交通運輸行業相關運行指標持續好轉,“主動脈”和“微循環”進一步暢通。
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降幅明顯收窄,2023年元旦期間郵政快遞業攬收包裹同比增長15.2%。不管是保障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工廠的生產原料,還是運輸藥品、防疫物資等,均依賴于物流暢通。打通“經脈”,破除“藩籬”,才能穩定市場預期,堅定發展信心。
眼下,傳統消費旺季——春節臨近,保通保暢面臨一定壓力。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持續做好交通物流大動脈、微循環保通保暢。支持物流企業合理調配運力,補充一線力量,關心關愛快遞、外賣等人員,及時打通末端服務可能遇到的堵點,保障春節期間物流穩定運行。
應多一些人文關懷,更好激發快遞從業人員的能動性。值得欣慰的是,近日,多家快遞公司已明確2023年“春節不打烊”,用真金白銀補貼留守員工。有的快遞公司推出溫暖禮包,預估留守快遞員每人額外獲得補貼2000元左右;還有的為了讓春節留崗的一線員工踏實過年,將為員工提供高于國家法定標準的福利補貼。
物暢其流,需要切實解決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必須著眼長遠,不斷提升基礎能力??陀^上,疫情沖擊相當于對交通網絡進行了一次壓力測試,既展現出我國物流的實力和韌性,也暴露了物流鏈存在的一些斷點、堵點。當前,我國現代物流“大而不強”問題明顯,規模經濟效益釋放不足,存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東強西弱”“城強鄉弱”。比如,農村物流仍存在設施現代化水平低、資源整合不充分、配送成本高等短板。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發展的總體思路、空間布局、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這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的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推動現代物流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給予指引。
一通則百通??爝f物流加速“跑”,是經濟生產活動恢復的體現??梢灶A見,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勞動力供給能力逐步恢復,現代物流體系加快構建,物流堵點必將被進一步打通,助力我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