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物流中心是服裝物流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環節,近年來,服裝行業受到新零售、全渠道的沖擊明顯,對物流中心的需求及建設也隨之發生重大改變。
上海絲綢集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絲綢集團”)有著與共和國同齡的歷史。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國蠶絲公司。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上海絲綢集團從傳統的紡織品服裝貿易商,轉型成為集品牌、設計、研發、采購、生產、檢測、銷售于一體的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綜合性紡織品服裝企業。公司旗下Lily女裝更是廣受消費者喜愛。
上海絲綢集團物流總監陸建新先生近日接受了本刊采訪,全面分享了其物流中心建設與物流優化實踐經驗,并分析了如何應對升級過程中的各大“雷區”。
記者:服裝企業在物流需求方面具有哪些特點?據您了解,服裝行業物流通常面臨哪些難點?疫情當下,又有哪些新挑戰?
陸建新:近年來,服裝行業物流越來越靈活、越來越沒有計劃、綜合物流需求逐漸加大。
服裝行業訂單配發點越來越散,訂單裝箱量越來越小,運輸成本越來越高,破損丟失情況越發越多。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對物流運輸環節的配送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復雜,平臺KPI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操作要求不斷的提升及復雜,對于合作的物流運輸企業溝通協調也會存在很多狀況。例如,線下業務,由原來每季上新品時集中提貨變更為小部分提貨,剩余部分的貨品轉變成銷換補貨訂單、缺貨補貨訂單、快反訂單等多樣化模式組合銷售,包裝由箱子轉變成飛機盒、氣泡袋等,而出貨運輸模式由傳統運輸變為快運、快遞等。
疫情當下,服裝行業物流更是面臨諸多挑戰,以本次疫情來做幾個案例說明:
1、工廠直發需求,直發門店、直發C端客戶。如何讓全國N多家生產供應商同步操作分揀出貨,運輸協調。直發過程中門店接受到貨訂單批量增加N倍,門店人員現場如何保障貨品入店差異杜絕。直發C端客戶、如何解決訂單拆單情況,售后跟蹤、運費增長等。2、是否多地需增加物流倉或增設產地倉。于此同時還需考慮到是否是長期還是短期建立時間。3、門店支持全渠道模式,是否可以支持天貓、抖音、唯品會等平臺出貨,這也意味著將來合作運輸承運商不會是網點而是總部職能協調。4、人力問題。目前招工已經存在招工難、留人難、成本高的問題。疫情當下,眾多務工人員返鄉后,城市務工人員數量大幅下降,人力的使用成為核心問題。
記者:倉庫管理是服裝物流建設和運營的關鍵課題,您認為服裝企業加強其倉庫管理的關鍵點有哪些?
陸建新:倉庫管理需以人為本,不論多好的系統、多么先進的設備、或者所謂多好的流程。一切都要人來操作及實施,所以,倉庫內部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化的考核及培訓機制。為了人才梯隊建設,實施基礎班組長及管理干部固定期限輪崗。當流程及操作完善到一定穩定數據的情況下,再進行局部自動化設備上線。做到武學小說中的,人機結合,并輔助合適的管理,做到最優。
記者:伴隨著企業發展,上海絲綢集團在打造物流中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應用了哪些先進的技術及設備,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陸建新:物流中心應做到快速反應。企業商業模式每年升級或者調整,意味著不會像以前那樣,做所謂的5年或者3年計劃,因此,我們的物流中心所需作到的就是靈活、反應速度快。
物流中心工作人員,現在的臨時工使用占比接近70%。設備需做局部自動化及迭代更新。今年疫情的突然到來,上海開始了浦東、浦西靜態管理,過程中倉儲團隊第一時間快速反應安排人員住倉封閉管理,從3月23號開始住倉到5月31號,在沒有宿舍、沒有食堂、沒有辦法洗澡的情況下堅持了70天,其中70%的基層員工、75%的班組長、60%的管理團隊人員,開始了人生中難得的經歷,以此來保障疫情期間企業貨品正常流通。(上海封閉動圖)
設備方面,我們有一些基本設備的應用,如:電商包裹分揀機、燈帶播種墻、退貨往復式分揀機、退貨燈帶分揀。燈帶播種墻用于電商一單多件播種,在2019年使用,當時使用后效率明顯對比之前人員語音播種提升接近100%,退貨燈帶分揀使用上線后,第一環節將臨時工操作錯誤率降低至0.01%,效率同比之前人工分貨提升近200%。
但目前設備只能暫時解決眼前日常業務需求,一旦活動大促或者日后業務增長,還是需要更換新的設備。
記者:在您看來,服裝企業在物流中心建設中應當避免哪些“雷區”?您有哪些經驗可以供同行借鑒?
陸建新:信息不明確,是服裝企業物流中心的最大雷區。物流中心的建設不論前期的集成規劃,或是中期的土建,后期的檢驗,都是可以通過一些相關費用得到解決,只有信息無法解決。除了企業的信息不明確是第一大雷外,設備集成規劃、土建要求等也是物流中心建設中的雷區,不過該雷區可以通過前期的充分準備解決。例如:可以找外包五方公司、資深顧問團隊、也可以更換一位有經驗的部門負責人來解決。最大的雷區是部門負責人對內要會承上啟下,拿到老板最實際的想法方可。說到底:信息要明確、目標要清晰、采集數據要實際、選擇要實惠、實施要跟進、落地要負責。
記者:您如何看待未來服裝物流中心的發展趨勢?對此上海絲綢集團有何進一步優化計劃?
陸建新:我認為未來的物流中心,承接的業務需求會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功能化。這意味著物流中心靈活性、機動性將非常強,尤其在業務板塊,波動會非常大,而伴隨著疫情時間增長,人力問題就也就更加突顯。所以對于自動化設備的需求是必然的趨勢。但對于倉庫的布局來講,我認為樓庫的使用也將會成為趨勢。目前,電商在疫情及后續,還是一個發展重點,電商多SKU,深度淺,變化快等要求不適合于標準庫使用,以及從企業商業角度來講,產權面積也是一種資產。
對于Lily來說,后續會在上海繼續建造物流中心,并在外省市自己的生產工廠成立直發倉用于快速要求的產品直發,與此同時保留一個可長期合作的外包業務倉,外包倉用于備選。做到總倉可發貨、產地倉也能發貨、外包倉也可以發貨,做到一點多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