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白帆位于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的南區,一臺全自動的機械臂“吸”上一個個快遞包裹,然后放置到安檢線上。據介紹,這臺機械臂最大可承吸70千克的包裹,每6秒傳輸一件。在這里,跨境電商的包裹被一個個審核通關。
距離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南區30多公里的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全國規劃建設的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提供多式聯運、倉儲、電商分撥、冷鏈運輸等鐵路物流服務。2022年4月正式開通運營,2023年以來,該站點開行的中歐班列達201列,同比增長252.6%,2035年規劃貨運量為2590萬噸,將承擔廣州地區80%的鐵路貨運量。
物流和產業都在發展,相關企業也需要更好的營商和辦公環境。2021年1月,由益云科創建設的石湖智慧供應鏈物流總部動工。在這里,“現代物流+總部辦公”建設模式目前已經吸納了123家物流企業入駐。
這三個地方,均位于廣州的白云區,也是當地物流產業集群的一個縮影。
此前,廣州白云的“快遞”標簽更為突出,與金華義烏、廣東揭陽等地都是國內最為重要的“快遞產糧區”。隨著物流行業和產業的不斷集聚,廣州白云也開始逐漸走出傳統物流的圈子,搭建世界級現代物流產業集群。
是時候撕掉電商標簽
快遞是白云區發展物流的第一步。
據廣州市白云區物流商會會長劉志遠介紹,早在19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國約65%的輕工業產品都要經過廣州白云區發往全國。
如今,服裝服飾、個護化妝、家居家裝三大產業已然成為白云電商的名片。數據顯示,廣州普通化妝品產量占全國的70%,其中白云區是全國化妝品行業廠商的聚集地,全區有化妝品生產企業1276家,占全國的23%。這也意味著,白云區的快遞物流產業“有產可依”。
白云區也是廣州的一個縮影。2022年,廣州市的快遞業務總量幾乎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快遞業務收入達到840.43億元,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國第二。
而業務量排在第七位的上海,收入反而居于首位。各城市快遞業務量與收入排名的差距,正反映了當地產業的轉型升級問題。
以義烏為例,作為電商聚集地,義烏的電商產品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快遞價格也較其他地區低,業務量更大。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義烏快遞業務量居全國第一,但其快遞收入僅排名第四位。業務量居第四位的揭陽,收入排名僅在第九位。
劉志遠表示,放眼全國,白云區的電商可以與杭州馳名,雖然電商技術還有很大差距。但物流基本上杭州所有電商貨品都從白云區發出。
“物流極大地促進了白云區各類千億、百億產業的發展。”劉志遠說。以跨境電商為例,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57萬家跨境電商相關企業中,近39萬家跨境電商相關企業位于廣東省,占全國的68.20%。
電商只是白云區發展物流的一個方面,作為傳統的內外貿集散地,廣州白云也處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據介紹,2019年以來,白云區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優化運輸結構、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強企業培育等方式促進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引入南航物流、中鐵十六局、粵通鐵路物流等重點企業落戶。到2022年,白云區地區生產總值2476億元,企業商家總量突破52萬戶,總量位居廣州第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對此表示,白云區已經有了足夠的物流產業規模,如果再去擴大規模,空間有限。接下來,要培育城市物流產業增長點,把物流、商貿和制造串接起來,創造產業鏈價值的空間還遠遠沒有打開。
物流產業集聚是競爭籌碼
中國物流看華南,華南物流看廣州,廣州物流看白云。數據統計,作為華南最大的物流集散地,廣州市的物流量一年達10億噸,其中20%的運輸量來自白云區。
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白云區物流產業持續發展,大型的物流園區有78個,物流的操作區11000多畝,物流企業達到41300多家。2022年,白云區航空運輸與現代物流業營收已經達到1217億元。
產業集群方面,到2022年底,白云區航空運輸及現代物流產業集群規模超5500億元,覆蓋航空運輸、道路運輸、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裝卸搬運和倉儲業、郵政業、管道運輸以及鐵路運輸等7個類別。
在此基礎上,廣州市白云區住房建設和交通局黨組書記 局長李碩銘在2023首屆廣州白云國際物流產業峰會上表示,白云區的物流集群建設既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流用地、物流規劃等方面具備基礎優勢,又具備與本地產業的聯動優勢。未來白云區的物流行業會持續進行升級,圍繞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廣州國際港、廣州白云站、廣州火車站四大國際交通樞紐,打造"1+5+N+X"物流產業布局,助推6+6千億級和百億級現代產業發展,形成世界級現代物流產業集群。
按照白云區的規劃,"1+5+N+X"物流產業布局中,“1”指的是以石湖智慧供應鏈物流總部為核心的“一大物流總部”,“5”指的是廣州大田鐵路國際物流基地(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大田內河港物流基地、空港供應鏈物流基地、神山港灣式物流基地、鐘落潭港灣物流基地等“5大物流基地”。“N”是指中歐班列融合創新產業園等N個物流中心,“X”是指多個直達終端消費者的社區配送點。
汪鳴認為,“未來城市和城市之間的競爭,比拼的不是招商引資政策誰更優惠,而是區域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能力和輻射能力的高低。”
物流產業集群就是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輻射能力的重要途徑。汪鳴表示,物流的產業價值在特定的空間發揮到極致,將會形成“樞紐經濟價值”,即物流要素聚集起來形成產業集群,通過提高物流的輻射能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運聯智庫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陽則分析稱,物流集群是產業上下游協同,可以帶來明顯的經濟規模效應,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另外,物流集群完成后,會大大加速當地的創新,因為物流集群會自動帶動知識和人才的流動,這一點可以總結為溢出效應。
他進一步表示,“我們的目的是孵化創新,實現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真正走向現代物流,而不是簡單做一個物流地產或者物流園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