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關村泛聯移動通信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主辦的6G協同創新研討會(2023)在北京舉行。
本次研討會展示了多項6G最新研究成果與原理驗證設備,以及部分成果的現場演示,包括:分布式自治網絡技術、蜂窩網絡高精度定位技術、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新型大規模天線系統、6G新型空口試驗平臺、通信感知一體化、高速可見光通信、半靜態智能超表面、廣義恒模波形等。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6G有望在2030年實現商用,當前6G研究進入標準化新階段,未來3-5年將會是6G研究的關鍵窗口期。運營商、通訊設備商等產業各方應加快6G標準化技術布局,立足應用場景開展產業化探索。
作為5G技術升級版的6G,其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到5G的50倍,時延縮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時延、流量密度、連接數密度、移動性、頻譜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遠優于5G,從而為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這一背景下,就不能再只是滿足于6G的微觀技術指標,而是要朝著標準化規模化努力。目前,全球各國都在加緊6G標準化研究,以確保技術的安全、穩定和可靠。
針對5G和6G實現未來大規模應用,中信科移動介紹了其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新型大規模MIMO系統。“通過集成更多射頻通道和天線,實現提高頻譜效率、增強覆蓋范圍、減少干擾等方面的性能優化。進一步解決5G高能耗、高成本的應用痛點,為實現大規模天線系統在6G應用提供一種可能的技術解決方案。”來源:快科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