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業界稱為云倉元年,屈指算來,已走過十年的歷程,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各種模式都成熟了許多,并且在優化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那么,未來的十年,云倉將怎樣發展呢?在此談幾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云倉現狀
云倉是什么?就是業內人士也未必說的很全面。物流產業的流轉中,離不開倉、運、派三個環節,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傳,又以倉為核心,這就是云倉的根本邏輯。
云倉肇起于電商,隨著直播電商、興趣電商、私域流量的興起,全場景、高時效的電商銷售模式出現,需要強大有力的物流和倉儲作為保障,云倉”應運而生,今天,云倉,這個聽起來充滿科技感的詞匯,其實已經悄然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簡單地說,云倉就是“互聯網+倉儲”;更準確地說,就是云倉以數據為媒,以倉儲為點,依托倉儲設施進行貨物流通的全新產品,將傳統的實體倉庫整合起來,提升其優勢,滿足消費者對快速交付的要求。
云倉以整合共享為基礎,以系統和數據為核心,輸出標準化物流運作,賦能商家等客戶群體。全渠道時代,倉儲倉源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社會倉源無法共享,云倉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整合社會閑置倉儲資源,構建全國分倉,形成一張云倉網絡。
云倉是依托云計算及現代信息技術,將倉儲資源進行虛擬化整合和智能化管理的新型倉儲模式,它打破了地域限制,實現了倉儲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
物流實質上分為倉與配的兩大部分,而云倉的特點是倉配一體化,在倉方面是精細化運營,在配方面是規劃最優配送路線,實現倉儲、物流、信息等資源的整合。
云倉可以說是向社會開放倉儲資源和配送資源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模式,商家跟云倉平臺簽定入倉協議,在云倉平臺根據市場銷售預測數據來布局庫存,使用云倉平臺的倉庫資源,將庫存分布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里,以實現對市場需求的極速反應,提高市場競爭力。
本質而言,云倉就是為電商貨主提供第三方外包的倉配服務,讓電商貨主可以專注于營銷端,減少在貨物存儲、打包、分揀、發貨、退貨處理等后端環節所花費的資金和精力,其實行業的整體效率和業務模式并沒有發生跳躍式變化。
云倉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主要應用于電商、制造業、零售業等領域場景:電商領域,云倉能夠實現對訂單的快速處理和準確配送,提高客戶滿意度;制造業領域,云倉能夠實現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智能化管理,降低庫存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
那么,什么人在做云倉。京東物流以倉儲為核心,所以做云倉是水到渠成;而菜鳥背靠淘天,也有做云倉的必要;其實,快遞物流企業也在布倉云倉,比如中通、百世,順豐,還有安迅、蘇寧……
雖然百世的快遞做得不怎么樣,不得不以68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極兔速遞,但在中國物流圈沒有人否認百世云倉做的好,大家都知道百世在做供應鏈,而百世云倉就是該供應鏈領域的核心產品,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深耕美妝、鞋服、快銷等多個行業。
早在2020年12月底,百世供應鏈擁有云倉共440個,全年云倉履行訂單量達到4.33億單。
再一個是安迅,可能有人沒聽過這個公司,它就是國美的物流。在黃光裕重新執掌國美后,幾次想獨立上市,但都殺?而歸,但在云倉上,它卻有天然優勢,依托國美遍布全國的幾千家門店資源,安迅云倉的價值愈發突顯,店的價值也被重新發現。
基于門店,依托于倉儲,使安迅云倉同時做到了服務于近距電商和微距電商兩種當下蓬勃發展的業態。
總之,云倉的出現與發展,為倉儲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兩者的有機結合正在重塑行業格局,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
二、云倉優勢
從供應鏈角度來說,控制的流程越多,商品搬動次數越少,用戶的體驗銜接越好,成本控制力也就越強,客戶的效益就越好,而云倉,就包括了倉儲、配送、售后服務,在供應鏈中占主導位。
隨著新零售的深入,“所見即所得”成為消費者的新追求,縮短商品與消費者距離連接點的云倉模式,逐漸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云倉作為一種革新性的物流模式,重塑了傳統倉儲的概念,但從實質上說,云倉和傳統倉儲相比,競爭格局和業務邏輯并沒有什么變化,其優勢也可從傳統業務的幾個要點上去闡述。
1、成本優勢
云倉成為助力商家降本增效的利器,為商家帶來省心、貼心、放心的數智化全托管運營服務。
成本控制是云倉的顯著優勢,云倉采用共享經濟的模式,可以將倉儲和物流等資源進行共享,降低了成本。一家跨國制造企業通過云倉服務,成功將倉儲成本降低了30%,并且能夠快速響應全球市場的需求變化,提高了市場競爭力,而小商家,利用云倉在降本方面更有優勢。
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商家的盈利的多少,企業無需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和維護實體倉庫,而是通過租用云倉服務,根據實際業務需求靈活調整倉儲規模,從而降低了固定資產投資和運營成本。
商家入駐云倉,就可以按需租用倉庫面積,根據淡旺季、銷售數據預測、促銷活動的制定來提前調整倉儲面積,做到倉儲成本的合理化,有效降低營運成本。
緊跟著還有一個物流議價權的問題,中小商家由于發貨的數量不大,與快遞企業合作時,議價能力較低,使用云倉,多家企業集中管理,云倉的整個倉庫的訂單量相對較大,能夠獲取更低的快遞價格。
還有一個倉儲人工成本問題,云倉的集約化運營模式能夠實現規模經濟,進一步降低單位貨物的倉儲和配送成本。企業、商家自己的倉庫里,需要打包、發貨及倉儲人員,而且都是相對專業的工作,這是一項不小的人工支出,使用第三方云倉時,只需要定期確認好貨品數據量和發貨數據提交給云倉,不需要人工。
總之,云倉具有強大的彈性和擴展性,能夠根據業務量的波動快速調整倉儲空間和資源,有效降低了企業的倉儲成本和運營風險。
2、科技優勢
云倉超越了物理空間的限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精準預測市場趨勢,動態調整庫存,減少浪費,提高響應速度。
因為使用了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技術,使管理數據化成為可能,主要表現在實時監控、數據分析、預警預測等多種功能,從而可以根據訂單需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動態選擇最佳的倉庫來處理訂單,根據銷售情況靈活增減存儲容量,幫助企業實現資產的最大化利用。
云倉可以根據客戶訂單到不同倉庫取貨,甚至是異地就近匹配;云倉利用大數據整合、運籌和管理實體倉庫系統,實現優化倉庫資源配置和實時進行全國倉庫系統的網絡化運營與共享管理,節省物流費用,提高配送效率。
因為有科技的賦能,云倉更講求倉內作業的時效以及精細化的管理,最突出的表現是客戶提交訂單之后,系統會從距離客戶最近的倉進行發貨,訂單響應速度快、履行能力強。
云倉實時的庫存監控和管理系統,使得企業能夠對貨物的出入庫情況了如指掌,提高了庫存管理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云倉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云倉能夠精準預測市場需求,提前進行貨物調配和存儲規劃,從而大大減少了庫存積壓和缺貨現象的發生,同時,主動以貨主為單位對庫存分布自動進行調拔、優化。
在云倉體系中,通過干線快速調撥能力和信息系統強大的訂單選倉能力,可實現各分倉的庫存共享,從而降低整個供應鏈系統中的庫存量,云倉成為優化服務質量的關鍵力量。
3、服務中小商家
云倉為中小商家提供了全新的供應鏈服務。過去談到供應鏈管理,往往是大型集團企業考慮的問題,如今隨著新技術、新業態的迭進,中小企業也遇到了相應的瓶頸,中小電商企業,在運營中遇到同樣的供應鏈難題,而云倉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鑰匙。
云倉特別適宜為中小商家服務,小企業倉儲外包需求比較大,同時也都想在快遞環節降本,云倉能為中小商家、成長中商家,提供經濟實惠、多樣化、定制化的倉儲資源服務,特別是不少用戶有季節性的彈性需求。
三、云倉發展
消費升級對供應鏈體系的重構將保障云倉的發展,服務下沉會對供應鏈區域網絡帶來利好,垂直領域也將因產業鏈條更為復雜而加速增長,下一個十年是供應鏈的黃金十年,也是云倉發展的黃金十年。
過去5年間,我國智能倉儲行業已經實現了翻倍增長,整體規模超過1500億元,說明我國的云倉發展前途一片大好。
未來供應鏈愈發呈現出高頻次、碎片化、高時效、全流程的特點,會有大批企業奔赴云倉這條賽道。未來云倉行業的發展趨勢仍然是以科技與共享為主題的,通過科技提升運營效率,通過共享連接運營能力,從而進一步構建虛擬化、無邊界的互聯網倉儲網絡服務平臺,能夠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高效、經濟、快速的物流解決方案。
倉儲的模式一直在創新,用戶的關注點也正從“效率”向“效益”轉變,云倉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將實現“在倉貨品”向“在倉商品”的技術化轉變。
1、適度壟斷
云倉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共享,那么共享的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效益就越高,因此,云倉的發展適宜于適度壟斷,或者稱規模化,亞馬遜現在擁有全球化的物流大倉,從而實現了較好的效益。
目前的云倉,按業內人士的說法,有三種模式,或者是五種模式,但不管幾種模式,各平臺間呈現的面貌是聯系甚少, 分散管理, 重復建設, 存在資源浪費等問題。
順風順水的京東物流云倉,采用合作建倉的模式,整合國內閑置倉儲資源,京東物流提供云倉平臺+WMS+TMS+庫內倉儲作業規劃,而合作方負責提供倉庫+倉內運營設備和團隊,合作的團隊越多,布局的范圍越廣,實現的效益就越大。
就目前來說,我國的云倉規模還較小,無法滿足客戶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建立具有強大協同能力的云倉大平臺,以支撐物流高質量服務水平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的物流供應鏈運營碎片化嚴重,不利于資源協調與共享,雖然在倉儲上紛紛上“云”,但“云”上的數據共享程度差,難以實現價值最大化,需要向規范化、協同化方向努力。
云倉如果實現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倉儲布局,那么就可通過分倉策略,大大縮短貨物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時效性和客戶滿意度。
全國范圍內自建多級倉的云倉網絡需要的資金成本與時間成本較高,可構建云倉企業聯盟,以云倉聯盟為核心進行倉庫數量的擴增,當然,為統籌管理云倉聯盟內所有的倉庫,需要構建一個全國數智化云倉公共服務平臺,平臺為云倉聯盟成員提供信息化系統支持。
2、技術進步
云倉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云計算為云倉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使得倉庫管理更加高效、靈活;大數據技術則幫助云倉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物聯網技術使得倉庫中的各種設備能夠互聯互通,實現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和管理;人工智能技術則能夠對倉庫運營進行智能優化,提高倉庫的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
云倉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以數據為生命線的新的倉儲模式,從而實現對商品實施數據化管理,實時掌握商品的庫存信息、銷售信息等情況,實現信息累積與共享,然而,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包括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都在不斷進步中,因此,云倉也將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進步,也就是說技術進步將帶動云倉的升華。
數據建設是搭建云倉網絡的核心環節,要實現倉儲數據的互聯互通,整個鏈條的所有數據上云共享,利用數據云技術,依托倉儲設施來實現,重點是怎樣利用云倉的高頻達到與配送數據進行匹配。
云倉將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動化等方面的發展。智能化方面,云倉將利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倉庫運營的全面優化;自動化方面,云倉將采用更多的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實現倉庫作業的無人化和自動化;
借助云倉的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增強,倉儲物流企業可以對商品的銷售趨勢、庫存周轉率等進行預測和分析,為倉儲規劃和補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高倉儲空間的利用率和庫存管理的效率。
總之,新興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云倉的智能化水平和數據安全,也促使云倉與其他物流環節的深度融合,如與運輸、配送等環節的無縫對接,將構建更加高效、協同的現代物流生態體系。
云倉行業是一個講求累積優勢的行當,這種累積優勢包括積累下來的規模優勢(以量換價),以及積累下來的人脈圈子優勢(口碑相傳)更包括技術的積累。
目前,對云倉來說,數據隱私保護、技術標準統一、服務質量監管等問題仍待進一步解決。
3、專業化和個性化
云倉一個特點是集中管控,這個集中管控與專業化與個性化并不矛盾,這個多元、集中貨物品類是指通過搭建專業的管控系統,對貨物進行集中統一管控。
云倉還有一個特點,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靈活的調整和變化,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這個靈活性,正是專業化與個性化的體現。
云倉的專業倉與品類倉將有較大的發展。目前,品牌商如鴻星爾克、李寧、海爾、小米等品牌方,都選擇全渠道打造私域流量池,于是,京東物流與騰訊智慧零售聯合推出“京騰云倉”,以此實現智慧零售和全渠道履約,其核心是為了拓展私域流量。
品牌方需要建立一套快速響應的物流體系,滿足全渠道的訂單,需要網絡覆蓋全、定制化的倉儲服務,云倉就是抓住零售的變革,給品牌提供更匹配于這些渠道的物流服務。
云倉能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倉儲解決方案。無論是小型電商企業還是大型跨國公司,云倉都能根據其業務特點和需求,量身定制倉儲和物流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各云倉根據其本身特點,推出個性化的服務,百世云倉宣布升級云倉“B2C+B2B”全供應鏈服務能力,以滿足企業商家、中小商家B2B、B2C業務的個性化需求。
對于第三方云倉,應先聚焦一個類目,做精后再向其他類目擴展,因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所需要的第三方倉儲服務的軟硬條件是不盡相同的。
專業化和個性化,還表面在云倉的下沉上,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還有很多潛在市場有待開發。“云倉儲”可以在三四線城市建立實體分倉,將產品實現就近配送,也可獲得建倉地區的線上與線下的消費記錄,根據消費分布的密集度來確定從哪建立下級倉。
云倉,也可通過整合上下游,布局新的產業生態,比如,“云倉+眾包物流”模式,“云倉+跨境電商”模式等。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