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渠道、成本等多拳出擊,正在挖寬安能的護城河。
來源 | 運聯智庫(ID:tucmedia)
作者 | 古德拉克
2024年零擔快運市場風云變幻,尤其是大票零擔。行業內外都在觀察頭部企業的動向,但在大票市場,“快運之王”安能卻有自己的選擇。
“各公斤段我們都有產品,是一個黃金組合的結構,只要放一點價格,大票貨隨時都可以有更多量進來,但我們走的是量價齊升的道路,會始終堅持有效規模。”在安能2024年度業績會現場,安能物流創始人、CEO兼總裁秦興華直面大票零擔的競爭。
從2022年變革至今,安能的發展之路愈發明朗。本質上,其講述的就2個字—“聚焦”,這是安能的戰略定力,也是催生安能實現業績持續高增長的根本。
某種程度上,安能2024年實現業績全面高幅上揚,在快運市場中具備劃時代的意義。
一方面,其以“五最”為引領、聚焦“利潤與品質并重”的有效規模戰略轉型,促成了安能的成功,為整個快運行業高質量增長提供了樣板,帶動部分快運網絡謹慎看待“粗放式”的規模擴張;另一方面,這也將成為中國快運行業競爭格局成型的催化劑。
因此,扒開安能成功的密鑰,對正處于變革深水區的中國快運行業,價值深遠。
持續高增長
領跑行業
在物流行業,10億元級別的融資曾高頻出現,而如今,10億元級別的規模化利潤正在成為新的行業標桿,安能正在引領行業告別過去“增量不增利”和“無效規模”的粗放增長時代。
1)百億營收,8億利潤。
2024年,安能物流營收規模達到115.76億元,同比增長16.7%,經調整凈利潤8.37億元,同比增長64.2%;這一利潤增速大幅跑贏營收增速,相比之下,直營系的德邦快遞雖以403.79億元營收領先,但其利潤僅有8.61億元,安能的盈利能力顯然更具優勢。
曾幾何時,“30億元天花板”代表著快運行業野蠻增長期的階段性瓶頸,安能物流率先探索加盟制模式,快速打開增速的瓶頸。而針對過去多年行業整體規模不經濟帶來的困境,其又通過聚焦“高毛利小票”策略,率先在加盟制網絡中突破百億營收,并拿下8億元的規模化利潤。這份業績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2)兩位數增速。
行業野蠻增長時期,兩位數增速不足為奇;而存量整合階段,企業增速放緩甚至滑坡已成常態,安能卻在"量價齊升"的模式下,依然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更顯其增長模式的標桿意義。
首先,兩位數增長是建立在“千萬噸”規模的基數上的。2024年,安能物流零擔貨運量為1415萬噸,同比增長17.5%;其次,0-70kg的迷你小票同比增長30%,70-300kg的小票零擔同比增長19.2%,貨源結構調整直接帶動安能物流的單票貨重從2023年的93kg降低到2024年的84kg。也就是說,安能網絡的貨源結構正無限接近零擔貨物金字塔的“奶油尖尖”。
為什么安能可以做透這個市場?
除運營能力外,核心還在于網絡密度的深耕。秦興華在業績會上強調:“做小票必須有網絡密度做支撐,攬收半徑決定了你的服務能力,而這個就是小票客戶最直接的需求點。”這是安能近年來深耕小票零擔市場的方法論。
這也決定了安能必然選擇“打強網點”作為重中之重。
“網絡覆蓋最密”是安能五最戰略的核心之一,而要真正打深網絡密度,關鍵在于與網點形成利益共同體。
這也便是安能五最戰略的核心,表面看是做強產品、做強網絡、做強服務,內里則是通過組織模式、管理模式、末端賦能的革新,讓網點與總部利益一致、目標一致。
那么,安能在2024年做了什么?
2024年,頭部快運網絡的一大動作便是網點爭奪大戰。秦興華也曾明確提到:安能未來五年的戰略只做一件事,即“打強網點”。
當然,打強網點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靠一套體系。當越來越多網絡進入“千萬噸俱樂部”之后,大家開始意識到網絡的良性增長有幾個關鍵引擎:做好產品、打強渠道以及成本管控能力。
要知道,安能物流33000家全網網點數,甚至超過了部分快遞網絡的網點密度。而隨著網絡進一步加密,網絡顆粒度逐步細化,如何讓每一個網點都看到增長的確定性、盈利的持續性,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這些能力的背后,讓網點賺錢,是最樸實的追求。2024年安能物流新增網點數量5000多個,新增網點的平均盈利時間約為6個月。
1)給網點提供高差異化的拳頭產品。
作為貨源結構中的“奶油尖尖”,小票貨對物流的需求不僅僅是價格,還包括時效、品質、服務等,更強調網絡的競爭力和性價比。
2024年,安能全新升級了“3300”產品,提出“3-300KG用安能!快!”的品牌主張;同時,樹立“9996”的時效高標準,主要解決3-300公斤段發貨時效、品質、覆蓋范圍等方面要求更高的需求。
這個過程中,安能通過渠道拓展形成足夠密的網點顆粒度,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末端特殊區域0加收策略與同行的服務形成差異化,讓客戶體驗更好,9996時效標準更是直接對標直營。
一系列舉措,推動了安能迷你小票和小票零擔貨物的大幅增長,讓網點能夠拿到更具利潤空間的客戶群。據了解,安能網絡中電商貨源占比在2024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達到了35%。
2)打強網點盈利能力。
打強渠道,是過去幾年安能的組織變革中最為關鍵的一戰。
從公司總部的組織架構上,通過更扁平化的層級結構,讓總部能夠感受到一線的需求;從管理結構上來看,打破了過去“以罰代管”的粗放式管理,反之以“授權”“激活”等策略,打強最小經營單元的戰斗力。
這個角度上最為明顯的體感便是安能率先在快運行業“取消強制包倉”和“取消貨量罰款”。
當然,除了管理層面的改變,打強渠道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賦能,通過行業首創的“經營+運營+客服”的鐵三角機制,直接將資源與服務下沉至一線。這種扁平化模式使決策更貼近市場需求,增強了網點的自主性與靈活性。
業績會現場,秦興華表示:“我們給門店提供數字地圖、數字系統、財務系統、業務系統、決策系統等經營管理的盈利模型,通過安能學堂做全面的培訓,不斷提高門店的獲利能力,聚焦他們盈利能力的提升。”
3)極致的總成本領先能力。
千萬噸規模里,一分錢/公斤的成本優化會被迅速放大為1個億的利潤,這是快運網絡規模效應最直觀的體現。
因此,穩定的成本結構,能夠為全網生態持續釋放價格紅利。從2024年安能物流的財報中,能夠明顯看到精細運營和技術賦能帶來成本的結構性改善。
分撥層面,通過場地優化帶動分撥成本下降,通過自動化設備投入提升小票貨分揀效率,通過體系化培訓提升人效等動作,帶動單位分撥中心成本從2023年的170元/噸,下降至142元/噸。
運輸成本方面,通過車頭、車掛、司機合理配比以及新能源結構的變化,帶動單位干線運輸成本從2023年的317元/噸,下降至2024年的301元/噸;
可以看到,隨著公斤段的聚焦,小票貨的規模效應正在為網絡帶來成本結構性改變的可能。據了解,隨著安能電商件占比超過35%,其已經開始在部分分撥中心投入自動化設備,同時在干線運輸場景應用換電重卡、NOA車輛等。
隨著新能源、數字化與自動化在快運市場的應用打開窗口,頭部網絡有望率先打破成本結構,大幅跑贏市場。
產品、渠道、成本等多拳出擊,正在挖寬安能的護城河。
有效規模驅動
聚焦高增長之路
2025年,秦興華對安能發展的定調是:高度聚焦。
安能,甚至多家頭部快運網絡,確實在過去幾年嘗到了聚焦的甜頭。而高度聚焦戰略下的安能,也給2025年定了一個可量化的目標,經調整凈利潤增長20%,也就是沖擊10億元利潤。
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秦興華對聚焦策略進行了拆解。
第一,堅持網點顧客價值。
網點的客戶有兩種,一種叫顯性客戶,就是你看得見的,通過低價競爭就能獲得的客戶。第二種是隱性客戶,要求你離客戶最近、反應速度更快、服務體驗更好等,客戶才會真正選擇你。也就是說,服務越深越會看到物流不單單是成本決定,還有要服務質量,響應速度等等,這便是安能提出的“五最戰略”(成本最優、時效最穩、網絡覆蓋最密、品質最好、服務響應最快)的基礎。
堅持網點顧客價值的核心,便是將“五最”的能力打造成網點的標配,讓網點能夠進入高壁壘的小票市場,能夠具備精細化的經營能力,同時,這種可持續的良性增長能夠讓網點看到增長的確定性,讓投入更有安全感。
第二,追求有效規模增長。
對于公斤段的聚焦,秦興華多次提到了“有效規模”。在他看來:“安能物流堅持走的是高質量發展,量價齊升的道路,堅持有效規模增長,不純粹為了追求貨量增長,而喪失利潤。”
據了解,安能的產品覆蓋了0-70公斤段,70-300公斤段,300-500公斤段,500-800公斤段,800-1500公斤段等等,有效規模的核心是在這些公斤段中找到一個黃金組合結構。
根據秦興華透露,安能的貨物結構中,大票零擔貨從起網初期的80%左右,降低到了今天的16%左右,而300kg內的小票零擔占比超過60%。這種高毛利產品成為了安能的王牌產品,也是有效規模增長的根基。
第三,堅持總成本能力領先。
網絡形態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能夠將規模效應轉化為成本管控能力,能夠率先做到總成本領先的企業,在應對市場競爭時才能“進可攻,退可守”。
也就是說,成本能力使得安能能夠把價格釋放給加盟商進攻小票市場,同時,也能游刃有余地面對市場價格戰及新起網絡的競爭。在有效規模驅動增長的指引下,安能依然聚焦在能夠為網絡以及網點帶來高價值的市場。
第四,有人性關懷的持續性盈利。
2024年的安能驗證了網絡的盈利能力,而在聚焦策略下,秦興華給盈利能力加上了“具有人性關懷”的前提。過去,幾年的組織變革中,安能讓全網33000+網點嘗到了盈利能力帶來的紅利,而未來安能要讓這種盈利能力成為一種常態。這意味著安能需要在多個層面形成良性增長的基礎。
首先,是通過良性的賦能機制驅動以及數字化助力,讓網點可持續賺錢。其在產品力、組織力、成本力層面的打強,讓網點的賺錢能力越來越具備確定性;第二,是對團隊賦予應得的回報和激勵,用價值驅動團隊的戰斗力;第三,為股東帶來持續的回報,2025年年中報時,安能預計將公布分紅計劃;第四,是踐行社會責任,通過新技術、新能源等應用,在ESG可持續發展領域投入。
3月24日,安能物流發布公告,秦興華自掏腰包帶頭增持股票,計劃未來以不超過2000萬港幣繼續增持股份。而這種對企業發展的“高信心”,不僅來源于業績向上的持續盈利能力,還來自于對未來戰略發展的篤定。
物流進化TransLog
,贊42
放眼國內優秀物流上市企業,順豐市盈率在20倍左右,德邦快遞在19倍左右,而“能打”的安能物流當前市盈率僅為12倍左右。同時,2024年安能賬面上還儲備著超過21億元的現金,對比之下足以看到安能物流的“性價比”。
整體來看,實現8億元規模化利潤的安能很香,但背后的支撐才更需要被看見。在極具誘惑的格局演變中,戰略定力是一種稀缺的能力,而找到引領市場節奏的安能,值得被重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