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盟各成員國從9月14日起對積壓在歐盟各港口的中國紡織品和服裝發放進口許可證,業內人士認為本周末這些來自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將開始擺上歐洲各商鋪的貨架。 這樣,持續一個多月的中國紡織品壓港問題將最終畫上句號。
9月5日,中國商務部和歐盟貿易委員就解決因配額用盡滯留在歐洲各大港口的中國紡織品達成協議。隨后,歐盟各成員國連續兩天召開緊急會議,于8日批準這個協議。歐盟的執行辦事機構——歐盟委員會緊急制定一項規定,作為各成員國發放進口許可證的法律依據。這個規定于12日通過,13日被翻譯成歐盟20種官方語言予以公布,14日正式生效。也就是說,歐盟各成員國14日可以開始為這些積壓的中國服裝辦理進口許可證。
日前,本網記者驅車來到荷蘭港口鹿特丹,探訪積壓港口的紡織品情況。有報道說,在總共8700萬件(套)壓港的中國紡織品服裝中,僅在鹿特丹港積壓的就有3000萬件(套)。繁忙的鹿特丹曾經長期占據世界第一大港地位,近年才被中國上海超越。車行其間,集裝箱堆積如山,起重機林立。
中國的中遠集團荷蘭公司就坐落在鹿特丹。中遠集團承運的貨物中,紡織服裝占了不小的比例。在中遠的客戶中,有不少人受到歐盟對華紡織品重設配額的影響,許多貨物因配額已滿而無法入關。中歐在壓港問題上達成協議無疑使這些進口商欣喜若狂。
熟悉情況的中遠集團荷蘭公司總經理吳金平介紹說,進口商14日當天得到進口許可證后,就可以報關,因為現在海關各關口與商務管理部門都是聯網的。這樣,15日進口商就可以從積壓的倉庫或集裝箱里提貨,離港口近的零售商16日或周末就可以將這些中國服裝擺上貨架與歐盟消費者見面了。
歐盟委員會首席發言人弗朗索瓦絲-巴伊日前也指出,隨著歐盟各成員國14日開始發放進口許可證,到周末的時候,積壓的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就能進入歐洲的商店了。然而,據吳金平總經理介紹,一些進口商雖然歡迎放行,但認為將2006年的配額挪到2005年不是個好辦法。這些進口商現在就得打算從其他發展中國家重新選擇供應商,這肯定提高商務成本,況且,“上哪里找象中國產品那樣物美價廉的貨啊”?
由于壓港事件持續了有一個多月,許多進口商此次雖逃過一劫,但積壓期間的倉儲或租用集裝箱的費用卻讓他們“掉了一層皮”。
中遠集團員工提供的一個資費表很能說明問題。一個大集裝箱,在抵達碼頭后5天內客戶還未提貨的話,承運方開始收集裝箱占用費,開始是每天17.5歐元。第7天后是每天30歐元,10天后每天35歐元。另外,集裝箱存放碼頭的碼頭占用費一般與集裝箱占用費差不多。當然,租用港口的倉庫費用要低一些。
歐洲各界對壓港問題的順利解決表示歡迎,但也提出一些問題。歐洲外貿協會秘書長讓·艾格特在表示“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提出三點憂慮:將明年的配額劃到今年意味著明年進口量的大量減少;二是今年剩下時間里進口面臨沒有配額的問題;三是在配額用盡前已經訂貨但貨未啟運的問題。他指出,只有真正實現紡織品的自由貿易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