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博會進入第二天,10月13日下午,由寶安區政府與德國物流聯盟等部門、深圳市物流協會合作開展的“中德物流發展合作論壇”在會展中心如期舉辦。
德國制造聞名全球,其依托就是德國物流。借鑒德國經驗,加強物流合作,盡管很多人需要帶著同聲傳譯的耳麥,但論壇還是吸引了不少媒體和專業人士前來。德國交通建設與城市規劃部副部長簡·穆克介紹了德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狀況,尤其是與制造業的緊密聯系,他表示,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進口國,德國也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中德兩國加強物流合作,兩國企業相互學習。
作為德國“綠色物流”的代表企業,拉爾夫·海涅庭先生介紹了其家族企業在“綠色物流”方面的經驗,重點是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他表示,在德國,可再生能源的運用比例將有可能從現在的22%上升至68%,該公司領導人向社會公開承諾做綠色物流企業,通過優化日常的交通運輸,駕駛員培訓,降低空載率,向高效物流發展;同時在公司內部,大力發展沼氣發電,建設風力發電站、太陽能屋頂,建設天然氣加油站等,從各方面提升綠色水平。
寶安區物流辦副主任古菁華向來賓們介紹了寶安物流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基礎設施建設等,她表示,寶安是聞名全國的出口大區,擁有寶安機場、大鏟灣港、深圳北站,是海陸空綜合交通樞紐聚集地,發展物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物流產業被列為全區支柱產業,“以港強區”戰略的實施,將為物流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
論壇最后,中德雙方代表、企業負責人還就聯合物流解決方案,展開了簡短的討論。
企業探營
機場物流園:加速度即加價值
深圳機場物流園位于寶安國際機場內,園區主要提供物流基礎設施、保稅倉、出口監管倉、信息服務、空港物流快線、綜合服務等內容,投入運行以來,已吸引聯邦快遞、UPS、DHL、德國漢莎等200家知名物流企業進駐。設有空運中心、分撥中心、海運中心、保稅物流中心等四大功能區域。
作為深圳市八大物流園區之一,機場物流園確實有些“與眾不同”。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其位于機場腹地的區位優勢,而是其在追求“速度”上的一系列“別出心裁”。
提速“信息化”
10月10日,記者在該園區采訪時,正趕上該公司進行機場保稅物流中心信息管理系統專家驗收評審。機場物流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斌表示,這對于提高保稅中心業務運行效率,提升保稅中心市場競爭力裨益頗多,為保稅中心未來高效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他認為,機場物流園最大的特色,在于三大平臺的構筑:一是物流設施平臺建設;二是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三是物流服務環境平臺建設。2005年,機場就投資1000多萬元,構建深圳機場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即時掌握貨物的收、發、存動態,實現園內實物監管的信息化,大大加快了園區內物流流速,從而降低了客戶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同時,也滿足了海關、檢驗檢疫局對進出周轉站封閉區域內的運輸工具、貨物及人員攜帶的行李物品實施監管的要求。劉斌介紹,該平臺每年進行1-2次升級改造,目前已投資人民幣1800萬元。
2小時完成“出國+進口”
事實證明,速度提升價值。據了解,2007年,機場航空物流園獲深圳海關與深圳市國家稅務局批準,成為“入倉即予退稅”試點單位。園內物流企業出口監管倉庫貨物的平均周轉時間,一下子由原來的10天縮短至6.3天。2010年10月,機場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作,作為機場物流園的“創新產品”,該中心推出“一日游”業務——進出口通關手續同時辦理,貨物入中心立即退稅不需實際離境,不需卸車,2小時內辦理完所有手續,相當于完成了出國+進口,最快只需要15分鐘。而普通的“出境”再“入境”則需要等待1-2天時間。據了解,這在深圳市還是“僅此一家”,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此類業務必須先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后入園,卸貨入庫再裝車,或者車頭出園后再入園載貨,再辦理進口報關手續出園,不僅耗時長,而且手續復雜。
跨境快速通關
此外,寶安國際機場物流園還是全國第一個跨境快速通關模式運營點,實現了與香港之間的貨物快速流轉。劉斌介紹,車輛與貨物的通關手續在深圳機場一次性辦理,避免了車輛在口岸重復查驗,同時免除車輛在口岸遞交紙質單證和口岸施封,大大加快了貨物過境效率。與此同時,在運作環境上,所有通關手續一站式辦理,國際貨物進入中心最高可享受免稅倉儲2年的保稅政策,中心與空港口岸之間貨物實現無縫調撥,也解決其他保稅區域業務運作過程中無法解決的空運二次轉關難題。
凱通物流:給客戶提供想要的個性服務
80萬平方米的倉儲面積、12臺身長42米的特種車輛、一條龍的成品包裝服務……如火如荼進行著的2011深圳物博會上,寶安物流企業——深圳市凱通物流有限公司展示的個性服務,吸引著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會人員的眼球。
“擁有自建的物流基地,便能在物流管理,尤其是倉儲安全管理方面,比其他物流企業更具優勢。”在董事長楊吉勇這一發展理念引領下,凱通物流自2003年開始,不斷加大自建倉庫力度,先后在廣州、北京、東莞、昆山、武漢、南京、沈陽、成都、中山新建物流基地,使得自建倉庫面積達到了38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該公司長期租賃倉庫亦多達42萬平方米。“80萬平方米的倉儲面積,在深圳民營物流企業中并不多見。”楊吉勇董事長自豪地說。容量巨大的物流基地,贏得國內大型制造類企業的青睞。昨日下午,記者趕往凱通物流福永基地看到,物流工作人員正為艾默生出產的成品提供分揀、包裝、加貼可識別標簽、發貨等一條龍服務。
目前,凱通物流提供倉儲管理的大型企業,有華為、艾默生、捷普電子等;長期提供運輸服務的主要客戶,則有中興、豐田汽車、東風日產、比亞迪汽車等。
“凱通物流在廣州、武漢、南京、成都、北京、沈陽等城市,都自建有汽車零配件庫。”該負責人介紹,汽車零配件倉儲及運輸業務比例,占公司總業務的20%,其中僅東風日產便接近12%。此外,通信產品業務占27%。
“物流行業競爭激烈,要想做大做強,除了優化物流網絡之外,還要舍得投入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2009年,楊吉勇從國家對新能源的扶持和風電產業的發展潛力中發現商機,經與國內最早和目前規模最大的風電技術設備研發和制造企業——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洽談,一口氣投資900余萬元,購回12臺身長42米的可伸縮特種車輛,專為該公司配送風電設備。
“該些特種車輛都是專門定制的,在國內物流企業中也并不多見。”楊吉勇透露,凱通物流目前擁有特種車輛在內的自營車輛380多臺,基本可以滿足客戶的多種個性化需求,成為企業不可復制的優勢。“今年6月,凱通物流還在前海成立了深圳市凱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積極拓展國際貿易業務。”
展會現場
欣欣物流: 密結“蜘蛛網”
“抱團”求發展
一臺稱重機,一臺電腦,一個無線接收器。10月13日,在物博會寶安展區,欣欣物流帶來了信息處理系統“現場演示”,貨件信息可通過這些設備實現實時監控,消費者也可以隨時查看。
總經理楊國欣告訴記者,在信息化逐漸完善后,條碼經過掃描,即時輸入信息中心,資源可以實現快速共享。
“就像蜘蛛網一樣,網點越來越密集,我們的客戶也將成倍累積。”楊國欣介紹,今年5月開始,公司開始大規模布點,在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全國其他地區布局網絡,目前已有近400網點,其中長三角達166個,珠三角160個,今年營業額預計達到4000萬元左右,比去年翻一番。
為了區別于幾大快遞巨頭,進行差異化競爭,欣欣物流將其主營業務定為100kg-1000kg的貨物,隨著網絡營銷每年成倍增長,與之對應的小批量快件業務市場迅速放大。目前,該公司50%業務集中于B2B,即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小批量快件,由于網點多,綜合成本下降,利潤也高于普通運輸。楊國欣笑著說,這就是“抱團”求發展。
他介紹,公司擴大覆蓋面,主要通過加盟方式。憑借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密集的網絡、信息平臺,公司可為代理提供大量客戶和穩定的后方支持,而代理只需一臺電腦,一部貨車,一個門店即可實現盈利。
該公司還為一些大企業打包物流服務,在各環節幫助工業企業實現物流方案優化,提供倉儲、分撥、分揀、運輸、檢單包裝等“一站式服務”。
“今年是第一次參展物博會,寶安區將物流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我希望借政府的東風,迅速將企業做大,發展成品牌物流企業。”楊國欣說。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