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對高密度、自動化倉儲方式的需求會逐步上升,這取決于空間成本和勞動力成本,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大量的倉儲物流建設需求。同時,隨著近年來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漲,企業對物流倉儲系統建設和運營的關注程度明顯提高。針對這一現象,高密度、自動化的倉儲方式正在成為倉儲系統建設的主要趨勢。
相關設備和系統
就目前的技術發展來看,可實現高密度、自動化倉儲方式的典型設備和系統有:
旋轉貨柜:適用于大密度小批量中低吞吐量揀選,如零部件、首飾等特定商品存儲。該系統有很多的貨格,通過旋轉,將選中的貨格送到揀貨人員面前,撿完后系統再次旋轉,將第二個貨格送到揀貨者面前,以此類推,完成揀貨。
貨到人系統:利用穿梭車和垂直升降機將補貨、分揀、存儲、理貨、 排序和緩存、退貨、盤點、發貨集貨等不同的作業環節集成到了一個系統中。
料箱式立體庫:以料箱或紙箱為存儲單元的自動化立體庫。存取方式與托盤式立庫一樣,只是這個系統的存儲單元是塑料箱而不是托盤,由于大幅降低了輸送單元的重量,所以吞吐量是托盤立庫的若干倍,適用于補貨、箱揀等作業。
托盤式立體庫:以托盤為存儲單元的自動化立體庫,適用于補貨和大宗批發業務。
自動分揀系統:適合于大吞吐量小包裝的零揀作業。典型的是A架系統,該系統由兩側排列的條狀存儲貨位和中央輸送線,以及自動裝箱系統構成,在訂單高峰時,貨物根據訂單需求自動被推出到中央輸送線上,輸送線從一邊運行到另外一邊后一個訂單就揀選完成,一個個訂單依次排列,實現了全自動高吞吐量揀選,一個小時可以處理高達2000多訂單。
機器人揀貨系統:采用圖像識別技術,自動判斷塑料箱內零散放置的商品,結合機電一體化設計實現高速的零揀。
自動復核系統:采用圖像識別技術,與自動分揀系統結合實現貨物的實時復核。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節省空間和勞動力成本,需要對倉儲系統進行全面規劃和設計,上述單個設備或者子系統只有與其他手段配合使用,才能實現目的。比如自動分揀系統,目前有A字形中央輸送線系統,也有機器人自動揀貨系統,這兩個系統本身存儲密度并不高,但是零揀的吞吐量非常大,因此可以減少人工作業面積,從而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需要注意的是,節省空間和用工的本意是降低成本,但是增加自動化系統會增加設備投資,因此需要在系統設計階段進行綜合評估,做到恰到好處。最好的做法是在建設庫房之前進行物流系統設計,而不是待庫房已經規劃設計完成后才進行。
系統規劃及建設原則
對于高密度、自動化的倉儲系統規劃和建設,我們通常不建議孤立地、就事論事地從倉儲系統的高密度和自動化出發,而是要考慮全局,進行系統規劃。中國地域廣闊,人口分布不均勻,因此對于一個面向全國業務的企業來講,首先要從整體布局著手,根據整體布局設計合適的單個庫房存儲密度和自動化程度。因為中國和歐洲的市場結構和勞動力成本不一樣,如果單獨追求某個庫房的高密度和自動化可能不是性價比最高的解決方案。中國已經經歷了并正在經歷著一系列的社會和市場的重大變遷,因此在倉儲系統的規劃中,最好有一定的預見性,從而可以根據未來需求的變化不斷增加庫房的功能,比如逐步提高自動化程度,而不是一蹴而就、過于超前。
在庫內具體設計方面,需要考慮物流系統整體的密度和自動化程度,不能僅僅考慮單一設備和系統的能力。比如,自動立庫和貨到人揀選都是高密度、高自動化的系統,如何搭配才是最佳?如何應對今后市場可能發生的變化?這些都需要統籌考慮。
與自動化系統相伴的是信息系統的自動化,如果整個庫房的作業管理系統有缺陷,則自動化模塊很難實現滿負荷運行,就會造成投資浪費。
由于國內的整個物流環境與發達國家不同,所以如何將自動化系統的剛性與收發貨以及訂單采集中的靈活性相結合,也是設計自動化庫房的挑戰之一。
此外,高密度自動化庫房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變化,也會帶來人員管理、績效考核方式、市場供需模式、服務標準等一系列的變化,因此業主在決定投資前,最好請經驗豐富的咨詢設計公司進行深度討論,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國外的經驗借鑒
歐洲的城市布局都很緊湊,因此一直以來都在追求高效的空間利用率,此外因為工資高,福利制度管理嚴格,所以自動化物流系統也是市場的主要訴求。從應用情況來看,最先普及的是叉車立庫,隨后是自動化立庫,最近是高密度貨到人揀選。上述系統都是高密度存儲,只是存儲單元變得越來越小,存儲單元的存取吞吐量越來越大,這主要是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越來越扁平,零揀業務大幅增長所致。
一般歐洲企業在評估和建設自動化高密度倉儲系統時不僅僅是基于現有業務,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從能否可以借助現代化物流技術實現新的業務模式的角度考慮。比如著名的歐洲電子商務企業OTTO,為了促進服裝的網上銷售,承諾無條件退貨,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超過50%的退貨率。為快速處理大批退貨,OTTO為旗下配送中心投資了最新的大型貨到人系統,實現了退貨在3天內重新發貨的業務模式,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業務目標。
在該項目中,配送中心負責全權處理用戶的退貨,包括退貨收貨、退貨整理和重新包裝并發貨。在實施新系統前,配送中心的全部退貨需要經過檢驗合格后由人工存儲在分揀庫房里,收到新訂單后再采用揀貨小車進行揀選。為了進一步優化退貨管理,OTTO決定采用KNAPP的OSR穿梭技術對退貨操作進行自動化管理。
作為該項目的一個亮點,KNAPP的OSR穿梭技術是一個半自動化訂單分揀系統,采用貨到人的設計原則,利用貨架存儲周轉箱,每層貨架之間都有穿梭小車進行貨物的存取,并通過垂直升降系統將貨物送到操作工位,進行人工揀選。該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省略了傳統設計方案的大量輸送線,節省了空間,并可以根據業務需要進行靈活調整(包括貨位數量、工位數量、存儲空間等)。系統功能包括存儲、分揀、發貨集貨、退貨管理、庫存盤點等大部分庫房功能,特別適合商品種類多、存儲密度大、訂單數量大、單個訂單批量小的業務。同時,因為采用了單一的技術,所以系統穩定性、可維護性得到了提高。
技術發展及應用趨勢
圍繞高密度、自動化倉儲方式的實現,目前常見的技術和系統包括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旋轉貨柜技術、自動化貨到人揀選系統等。其中,自動化立體倉庫已經被國內用戶廣為接受,旋轉貨柜技術在備品備件和部分醫藥零售中多有應用。此外,料箱式堆垛機、穿梭式貨到人系統等都已經有國內公司在著手研制或生產。而最受關注的當屬自動化貨到人揀選系統,該系統設計理念在10年前面市,經過多年的完善,現在已經被西方發達國家大規模商用。
自動化貨到人揀選系統相當于一個智能的流利式貨架,可以將不同的商品自動送到揀貨人員面前,從而避免了揀貨人員的走動,從而提高了揀貨效率。同時,該系統又與流利式貨架不同,它無需像傳統流利式貨架那樣進行二次補貨,而是將存儲的貨物直接送到揀選位,優化了作業流程,節省了空間和時間。不僅如此,該系統還可以應用在發貨集貨和排序上,取消了將貨物從發貨道口移載到托盤或者籠車內的作業環節,節省了勞動力,增加了倉儲密度。代表性的產品如基于穿梭車和垂直提升機的貨到人系統,該系統包括水平移動的穿梭車,一臺穿梭車負責同一巷道內同一層貨物的存取,每層都有一個穿梭車,這些穿梭車川流不息地將貨物送到垂直提升機處,由垂直提升機送到負責貨物進出的輸送線上,此后貨物被送到揀貨工作臺,位于揀貨工作臺的揀貨人員根據電子標簽或者亮燈指引,將所需貨物揀到訂單箱中,完成揀選。供完貨的料箱經由輸送線重新被送回貨架內存儲
同時,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庫房作業管理系統也將日益復雜。通過圖像識別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訂單復核效率、降低差錯率的應用也日益受到市場的關注。可以預見,中國市場對上述高密度、自動化倉儲方式的需求會逐步上升,這取決于空間成本和勞動力成本,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