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物流促銷,成為了電子商務行業的經典案例。那它是如何用五年時間使物流成本降低近一半的?
與國內企業深度介入物流運輸環節不同,亞馬遜的配送環節全部外包。美國境內部分外包給美國郵政和UPS,國際部分外包給基華物流CEVA、聯邦快遞等。
亞馬遜如何加強對物流環節的掌控呢?
答案就是大規模建設“物流中心”。截至2009年底,亞馬遜在美國本土擁有物流倉儲中心約110萬平米,在海外則達到53萬平米。
上述物流中心,除了為亞馬遜自己的貨物提供收發貨、倉儲周轉服務外,也為亞馬遜網站上代銷的第三方賣家提供物流服務。
無論是個人賣家還是中小企業,都可以把貨物送到較近的亞馬遜物流中心,亞馬遜按每立方英尺每月0.45美元收取倉儲費(相當于每立方米每月人民幣106元)。
客戶下單后,亞馬遜的員工就會負責訂單處理、包裝、發貨、第三方配送及退換貨事宜,并按每件貨物0.5美元或每磅0.40美元收取訂單執行費。
目前,由第三方銷售的商品占到亞馬遜總銷量的30%,活躍的賣家有190萬,通過亞馬遜系統配送的貨物達100多萬種。
通過物流中心,亞馬遜將分散的訂單需求集中起來(不僅是信息集中,也是貨物集中),再對接UPS、基華物流等規模化物流企業,以發揮統籌配送的規模效應。
規模化的平臺也為現代科技的應用提供了空間。2006年,亞馬遜選定“伯靈頓北方圣達菲物流”BNSF Logistics作為其美國本土的“物流管理解決方案”提供者,通過進一步優化物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
亞馬遜模式的啟示:用物流中心提高行業集中度
亞馬遜模式的核心,是用物流中心聚合訂單需求,以對接大型物流企業,發揮規模效應。
在國內,由于尚不具備UPS、聯邦快遞這類真正具有規模優勢的現代物流企業,因此,許多電子商務公司選擇了“自建物流隊伍”。
但從國際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看,“規模化”和“專業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自建物流隊伍不僅會面臨“重資產”的壓力,而且較長時期內物流成本也難以對抗專業化的物流公司。
所以,電子商務公司要突破物流瓶頸,根本途徑不是全盤自建物流體系,而是用規模化的物流中心,聚合海量貨物,進而培植規模化的物流企業,最終,通過規模效應的發揮降低物流成本。
實際上,聯合利華、寶潔等大型制造企業以及沃爾瑪、亞馬遜等大型商業企業的發展,已經推動了物流行業集中度的快速提升,包括物流中心的規模化和物流企業的規模化。
有了規模化的物流中心,才能培植規模化的物流企業,物流業集中度的提高是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基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