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尤其在大數據時代,智能革命無疑是掀起行業前行的巨浪,全球化創新更是不斷被提升至新高度。
英特諾作為一個全球化的物料輸送解決方案供應商,持續產品創新就是英特諾的生命線,而堅持全球化戰略,也是英特諾的一貫主張和奮斗目標。今天,來自英特諾Sinsheim技術中心的Michael Kuhn先生與大家分享英特諾的創新周期、趨勢以及成熟的創新流程。
英特諾德國克羅瑙區域技術中心總經理
Michael Kuhn
Michael Kuhn先生曾負責英特諾全球技術中心輸送機和分揀機這兩塊產品領域的新型輸送機模塊的產品執行工作。如今,他擔任英特諾位于德國克羅瑙的區域技術中心總經理,該區域技術中心面向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負責英特諾皮帶轉彎機的生產與產品服務。
以下為訪談節選
1
Q:整個生產或輸送機系統由多種模塊組成,這些模塊分別產自英特諾分布于全球各地的多個技術中心。您是如何管理這種模式下的創新流程的?不同模塊之間的接口在哪里,這種模式又是如何去管理和監控的呢?
Michael:
總體來說,我們有三個技術中心負責生產自動化產品,另一個位于德國辛斯海姆的全球技術中心負責監管我們其他的跨國技術中心。英特諾在全球技術中心定義、研發及試用新產品,然后面向全球市場推行。研發、制造以及定義一種新產品,需要凝聚團隊的力量,并從始至終參與其中,否則這種新產品是不被認可的,算不上英特諾的原創產品,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創新的原因。我們先在辛斯海姆設立生產線和組裝線,然后在美國和中國的工廠采用相同的原理和工作流。這意味著我們所有產品的生產標準在全球都能夠保持一致,與此同時,從市場營銷到產品管理、設計工具,再到生產流程,我們都依照總部,采取同樣的部署貫穿其中。
2
Q:同時,企業也需要關注客戶的創新周期。客戶會與英特諾前進和發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嗎?還是只是作出一些反應而已?
Michael:
市場對于物流系統的功能性提出了一些創新性要求,這些要求體現了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物料輸送正變得越來越快,需要輸送的貨物也越來越重。無論在電商還是倉儲領域,分揀效率同樣比以前更快,食品倉儲和冷凍領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運輸的貨物除了越來越重,其運輸和分揀速度也需要越來越快。貨物之所以愈加沉重,是由于如今的物流系統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從而無需人工碼貨或搬貨。如此一來,同一片傳送帶上可以運輸更多的貨物,速度也更快。創新對于英特諾來說是一種常態,而非突然的變革。因此,英特諾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新一代的物料輸送技術與設備,以進一步提升運輸速度。
3
Q:工業4.0是一個很熱的話題:物流系統內高度一體化的數據流可被全方位應用于所有的流程鏈中,且具有實用價值。
Michael:
未來我們將得以親身體驗。關鍵點在于靈活性,換言之,快速響應變化,否則我不需要數據流。取而代之的則是現場總線體系結構,它可以輸送和加工所有相關的信息,之后自然需要物流系統能夠對這些信息作出反應。不同的裝載周期、不同的路徑方案、不斷更新的協議也都需要作出相應的反應。
4
Q:工業4.0代表著完全自動化的智能工廠、智能生產以及智能產品。那么對英特諾而言,創新意味著什么呢?
Michael:
說到全自動化生產,全自動化不是指物料搬運,而是輸送機需要將物品送達的終點端,比如機器人工作區、成品加工區等等。最終,當到達加工環節時,你必須實現智能化(例如擁有良好的接口),從而在該過程中有效引導貨物流動,再將貨物轉移走。從根本上來講,這是一個關于交互的話題,也就是說,是機器與數據的交互。我們的客戶在輸送機軌道上安裝了RFID天線或掃描器,并將其連接到我們預先安裝的現場總線。通過高速運行的現場總線網絡,數據得以快速傳輸和分析,進而可以快速設計或調整路徑策略。但是,這些都是系統集成商所做的事情。英特諾的產品在輸送機上都采用去分布式控制,包括數據流、驅動器,以及與電機和傳感器相關的部件。我們希望還能實現節能模式。控制層面涉及到的活動(控制安裝、物流計算、庫存計算)都是我們客戶的核心競爭力,而客戶的核心競爭力同樣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