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RFID在食品安全生產領域將面臨挑戰
2012-05-22 14:05:43 | 作者:江蘇東大集成
近年來,發達國家RFID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國防等眾多領域,在制造業、食品安全生產等國民經濟諸多領域和人們日常生活中都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與應用空間,并將對整個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強國防安全等方面產生廣泛的影響。
RFID在食品安全生產領域內面臨的挑戰
RFID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中,能夠在基本不影響生產作業效率的前提下,快速、自動、準確地采集各種信息,以保證追溯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嚴把食品生產每一環節,實現居民“放心餐”。作為一種新興技術,有其發展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
食品安全追溯涉及到整個產業鏈,受到環境、成本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在整個追蹤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不同的自動識別技術,既包括UHF(超高頻)RFID技術,也包括HF(高頻)RFID技術,還包括條碼技術,如何科學合理地在不同的環節部署不同的技術,同時又能讓這些不同的技術各自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并相互銜接融為一體,則需要一個很好的完整自動識別技術應用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食品安全追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時,所有的自動識別技術都只有以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和依托才能發揮作用,要實現整個產業鏈過程的跟蹤,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相互銜接能夠覆蓋整個產業鏈的、符合食品行業特點的信息系統,其中包括:生產管理系統(MES)、倉庫管理系統(WMS)和供應鏈管理系統(SCM)等等。這將是一個龐大系統工程,也將是最嚴峻的困難和挑戰。
趨勢:食品安全集體意識與政策雙推動RFID前景廣闊
據調查顯示,我國現在約有4萬多家中等規模以上的食品生產廠家,小規模的生產廠家數量遠遠超過于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頒布以及大眾對食品安全問題重視程度的持續升溫,RFID勢必將會廣泛地被食品生產廠家所采用。因此,RFID企業要抓好食品安全集體意識與政策雙推動,促進和完善RFID技術在食品安全管理領域的應用,研發核心技術,集中攻關,最終將形成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品安全管理解決方案,構建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體系。誰在食品安全監控中占領了先機,生產出滿足需求的產品,勢必在安防RFID行業中占領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