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生產力評估在倉儲數字化方法規劃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從方法構造的角度可以理解為把生產力評估模塊當作是一個目標函數,通過對倉儲系統不斷地尋優來完成倉儲的規劃。當然在傳統的環境下較少有這樣的應用,但在企業面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對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量化與可視化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在整個倉儲規劃或者優化中,對于倉儲的生產力評估尤為重要。
從方法論構建的角度,用這樣的思維結構去構造,并不影響前沿的方法與現實環境的融合。把生產力評估作為目標,只是去根據環境的需求調整約束條件,越是理想的環境,約束條件越少,而規劃的靈活性相對小的環境便根據現實情況增加約束。”
回顧以數字化方式進行倉儲規劃的步驟
本方法的位置
方法說明
倉儲的生產力評估可以從倉庫整體的角度去進行評估,也可以將每個功能區或者流程當作對象進行評估。這里所說的對象和前面布局文章中所提到的方法類似,只是在評估中對于這些對象構建的屬性和布局中有一定的區別,這里的屬性主要是從方便于評估的指標角度進行構建,通過對這些指標進行求解進而對倉儲對象評估。在構建這些評估指標時,可以從一個基本的體系出發,根據每個倉庫所需要評估的方向去擴展或者篩選,核心在于對倉儲中的資源進行評估。
生產力評估的方式:
靜態的方式,用相對簡單統計方式對作業量進行分析,比如按均值的方式進行統計,作業量取均值、峰值或者乘以一個系數,與資源數量取平均。這樣的方式可以對倉儲的生產力有一個基本的評估,但精確度不高,無法對每個流程或者資源進行局部調整。
動態的方式,通過模擬倉儲活動的方式通過對倉儲的作業進行預測后,模擬倉儲活動,通過排隊的方式調用倉儲中的資源,來得到資源在所設定的時間顆粒度環境下的投入產出能力。這樣的方式相對更精確,但是也很難完全模擬倉儲的活動,只能按一個邏輯規則進行模擬。
倉儲生產力評估的結構圖
生產力評估在倉儲規劃中是一個綜合性的模塊,與其他規劃內容都有密切的聯系,下面我們分別從生產力評估與績效、數據分析、功能區布局、物料和服務對象幾個要素的關系進行簡要說明。
生產力評估與績效
倉儲生產力評估的指標主要是從投入資源的角度構建指標體系,所謂的資源包含了人員、設施、設備、技術,人員主要是倉儲作業中的操作人員,設備是作業中投入的裝卸、搬運、存儲、分揀等設備,設施是倉庫中用于作業的功能區。這里的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模糊,信息化是技術,但是信息化的量化的難度較大,建議可以省略,但如果一定需要加入的話,也可以將投入的開發或者采購費用整體計入投入成本中。
下面按流程的角度對評估進行分類舉例(指標示意):
倉儲的產出主要是周期內倉儲的作業量,倉儲的作業量最好是以單位物流量作為產出對象,這樣可以更好的和投入資源去結合,除了從物流量角度評估外,也有必要從財務角度進行評估,這個時候可以將作業量轉化為與企業經營相關的金額,作為輔助評價。
生產力評估與數據分析
生產力評估中指標的變量便是我們需要統計的數據,如果是相對粗略的進行生產力評估,只需要對總體的數據進行統計,比如每個功能區每天或小時所作業的總量。如果需要進行精細化的評估可以結合前面的數據分析方法去展開。我們的數字化規劃方法中,前面講到數據分析主要是對于物料單元類型如PCB的分類,物料出庫數量與頻次的ABC/abc,以及對于訂單與物料的EIQ分析,最后可以細分到一個很小的基本單位,如PAa下的EIQ數據大小。
生產力評估與功能區布局
倉儲中的單個功能區的生產力與布局的關系相對較小,但如果從整個倉庫的不同布局方案之間的比較來看,則有較大的影響。比如我們在功能區布局中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是單位物流量的移動距離,根據這個值可以去判斷投入的資源、作業能力、以及作業時長等變量,因此布局的變化會對倉儲的投入產出比產生較大的影響。
生產力評估與物料
物料本身是倉儲活動中最核心的對象,所有的倉儲活動都是圍繞物料開展,所以生產力評估實質上就是評估倉儲活動中物料的流量與存量,圍繞物料的流量與存量來看倉儲中的投入與產出情況,同時,也不斷的尋找最小成本、最大效率、最好的服務水平下的倉儲資源最優配置。
生產力評估與服務對象
服務對象向倉儲提出需求,比如訂貨數量需求,服務時效需求等,因為有了服務對象,倉儲的活動才得以觸發,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是所有倉儲活動的重要目標。因此,在整個倉儲規劃過程中,對于服務對象的分析非常重要,服務對象是由多個個體組成,生產力評估中,甚至可以將指標細分到重點服務對象的維度,更加有利于將結果返回到倉儲規劃的分析環節進行優化方案設計的迭代。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