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戰局越發膠著。
餓了么到店業務將與高德合并
高德逐漸扛起阿里本地生活的重擔。
近日,阿里巴巴生活服務板塊下餓了么到店業務(原“口碑”)將與高德合并,原到店業務負責人張亮將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CEO俞永福匯報,改為向高德CEO劉振飛匯報。
事實上,餓了么的到店業務和高德的合并并不突然。口碑被阿里收購之后,就積極融入阿里的生態體系當中:接入支付寶享受流量扶持、并入餓了么和到家業務協同,再到接入高德地圖,為高德地圖提供排號、預約等一體化服務。
在過去,以到家業務為核心的餓了么和以到店業務為核心的口碑,一直擔任著阿里本地生活的重擔。
但在“餓了么+口碑”雙板斧攻占本地生活失利的情況下,原本主要為阿里各業務引流的高德地圖,取代口碑承擔起了“到店”重任。
2021年,阿里基于地理位置服務,組成了由餓了么、高德和飛豬組成的本地生活服務板塊。其中,餓了么和高德將分別成為本地服務“到家”和“到目的地”的主要用戶入口,飛豬則是作為旅游類垂直服務平臺。
這次組織升級過后,高德就開始和口碑(到店業務)共用客服和BD團隊(商務拓展),自去年起到店部分業務也開始虛線向高德高層匯報。
與此同時,高德在阿里財報里的筆墨多了起來。
比如,阿里2022財年業績報告就提到:“‘到目的地’業務(包括高德及飛豬)本財年訂單量快速增長,主要由高德的用戶交易量及使用頻次提升所推動。高德繼續通過發展內容及服務,成功獲得更高的用戶互動及忠誠度。”
口碑的到店業務這兩年不斷收縮,而高德的地位水漲船高,這次調整可以通過高德重振阿里到店業務,同時也反哺高德,完善其服務生態。
高德變身,成為阿里本地生活排頭兵
2014年,高德地圖砍掉O2O服務,聚焦核心業務,專心做純導航工具類APP。
在積累了大量用戶,贏下了和百度地圖的爭奪戰后,高德又慢慢撿回過去丟掉的業務。
2017年,高德地圖創新性地推出了聚合打車模式,通過接入第三方司機和車輛為用戶提供打車服務。在去年,高德的聚合打車業務實現了盈利,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跳躍。
2019年,高德地圖進行了一次品牌升級,正式從地圖導航工具升級為國民出行平臺,將駕車、打車、公交、地鐵、旅行等更多樣的出行服務前置于產品首頁,品牌Slogan也改為“行,用高德”。
除了打車業務之外,由第三方提供的酒店、門票、加油、充電等場景也被聚合了進來。并且高德還在2020年發布了高德指南,對標大眾點評,為用戶提供吃住行游購娛全品類熱門推薦。
到了2021年,在阿里宣布成立本地生活版塊的同一個月,高德地圖再次進行品牌升級,將“生活服務”明確為公司新戰略方向,正式升級為“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臺”。
用俞永福的話來說,高德地圖的產品演進經歷了“我在哪”,“怎么去”到“我去哪”的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完成后,高德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我去哪”的出行決策和出門服務問題。
“過去大家已經高度習慣出門導航用高德,未來希望大家出門生活用高德。”
成為阿里本地生活版塊新排頭兵后,高德圍繞著“到目的地”不斷做加法。目前,高德已經集齊了出行、美食團購、酒旅、休閑玩樂、周邊游等內容,和阿里本地生活到店業務進行緊密結合。
2018年,高德的日活就已經突破了1億,是阿里集團內除淘寶、支付寶外流量最高的產品。在去年國慶黃金周,高德的日活數甚至達到2.2億的新高。
顯而易見的是,和依附在支付寶流量池的口碑相比,高德在到店業務上更加具有想象空間,也更有底氣大展拳腳,因為高德自己本身就擁有一個龐大的流量池。
阿里2022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本地生活服務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5%,虧損持續收窄,從去年同期的65.35億元降至34.93億元。其中,“到目的地”業務的虧損收窄就是由于高德訂單增長以及優化用戶獲取的投入。
能否利用好平臺的用戶流量池,扛起阿里本地生活破局的戰略重任,是高德如今最大的考驗。
出行平臺成為本地生活新玩家
目前來看,高德做本地生活沿用的是打車那套邏輯,即提供第三方聚合服務。
不過,高德的本地生活要想復刻打車業務的成功,卻并不容易。
因為從查地圖到打車是一個自然的邏輯,但是找美食、找酒店等到店服務,用戶還是習慣在美團上操作,而不是打開地圖軟件查找。
如何重塑用戶心智,讓用戶在出行服務之外,想起高德的生活服務,是高德破局的關鍵點。
但不管如何,出行服務與本地生活緊密相連,有著先天的優勢。而跳出高德,我們可以發現,出行平臺入局本地生活成為大勢所趨。
高德的老對手百度地圖,也基于地圖和出行場景完善了平臺內本地生活的服務。和高德一樣,百度地圖已經集齊了本地出行、餐飲團購、酒旅民宿等一系列本地生活服務。
除此之外,阿里旗下的另一個出行平臺哈啰也向本地生活擴張,甚至除了本地生活相關的業務外,哈啰還有圖文、短視頻和交友等功能。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2.6萬億元,到2025年將會增長至4萬億元。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本地生活的年復合增長率12.6%,但是整體線上滲透率僅為12.7%,市場需求非常龐大。
與此同時,美團京東不斷加碼,抖音快手迅速崛起,各路各路玩家不斷涌入,本地生活的戰局越發膠著。
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阿里也重整旗鼓,組織上以餓了么為中心的“到家”與以高德為中心的“到目的地”并行,想要重新收復過去的失地。
而面對著這個萬億市場,高德能否扛起阿里本地生活到店業務的重任,還要交由時間和市場來回答。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