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圍繞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出了兩個階段碳減排奮斗目標。即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后不再增長;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排放的碳”與“吸收的碳”相等。要實現這一目標,物流行業有著艱巨的責任和使命。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綠色物流成為推動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雙碳”目標下,物流企業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對此,新創融媒的記者對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倉協”)副秘書長郭雷潮先生進行了專訪。
新創融媒:為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近年來我國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郭雷潮:自2019年“雙碳”目標正式提出以來,國家及各部委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為推動倉儲與配送領域實現“雙碳”目標進行指導。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4部委發布的《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都提出了要加強綠色倉儲、綠色物流園區等方面的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先后強調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健全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的流通體系。商務部等9部門于2021年8月印發的《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健全綠色物流體系作為十二項重點任務之一,并重點指出“推動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引導物流配送企業使用新能源車輛或清潔能源車輛”“發展綠色倉儲,支持節能環保型倉儲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新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支持建設綠色分揀中心”,就實現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綠色化”的發展目標,從包裝、運輸(配送)、倉儲、再生資源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此外,在金融支持方面,“綠色金融”因政策支持正蓬勃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9年7月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明確了“物流綠色倉儲”概念,并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于2021年4月印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中,要求“各相關金融機構以《目錄》為基礎,結合各自領域綠色發展目標任務和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情況,研究制定和落實用于支持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產業、綠色項目或綠色經濟活動的綠色金融債券、綠色企業債券、綠色公司債券、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的相關配套支持政策。”目前,不少倉儲配送企業,通過倉儲綠色化的建設與改造,達到了《目錄》中對“物流綠色倉儲”的要求,在向銀行貸款過程中,享受到了提高了貸款額度或降低了貸款利率等政策紅利。
新創融媒:在國家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對物流行業有何影響?在雙探目標下物流業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 在您看來有何對策?
郭雷潮:“雙碳”目標的設立,以及各項政策的出臺與實施,給社會各行業、各領域綠色轉型指出了大方向,同時也謀劃了時間表,圍繞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再生能源等方面的發展已是必然趨勢。根據國際經驗,物流行業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倉儲與配送是現代物流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發明顯,但我國倉儲物流現代發展基礎較為薄弱,與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面對大目標、大趨勢下的的綠色轉型發展,任務更加艱巨,時間更加緊迫。
中國倉協一直在推動倉儲與配送的綠色發展,分別從倉儲設施、作業、運作管理、包裝等四方面推進倉儲配送行業綠色化進程。設施綠色化,以標準化為抓手,通過推進綠色倉庫等標準認證,引領企業規劃和建設綠色倉儲新設施,推動企業對舊有的倉儲設施實現綠色化升級改造。作業綠色化,以技術創新應用為核心,在倉儲配送的裝卸、搬運、分揀等作業過程中,采用綠色節能的技術裝備,通過技術進步實現倉儲配送作業環節綠色化發展。運作管理綠色化,是以信息技術推動管理創新,通過推進智慧物流發展,通過共享資源和節約資源,實現倉儲配送綠色化發展管理模式創新。重點推動共同配送和集中配送模式;推動車貨匹配、減少空車返程的創新模式;推動云倉儲等共享倉儲設施資源模式等。包裝綠色化,首先推進減量包裝,其次是推廣循環使用包裝,再次是包裝物(如紙箱)的循環利用,最后才是包裝材料的可環保降解。
新創融媒:在推動物流行業實現碳中和的同時,給物流行業帶來了哪些新機遇?促進了哪些發展、研發?
郭雷潮:綠色低碳的發展,一定是降本增效的發展,是有助于倉儲配送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從綠色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再到綠色設備選購與使用,必然帶動縱向上下游的供應鏈發展壯大。一、從倉庫建筑綠色化的角度來說,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為出發點,從庫區的選址與規劃開始,就要貫徹綠色化的理念,專業的綠色化規劃設計必不可少;以充分利用清潔能源為目標,倉庫屋頂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資源的設備也將得到廣泛的使用。二、倉庫設備的綠色化,一定離不開自動化倉庫技術設備的發展,以及低能耗、低排放(零排放)的叉車的有效使用;此外,密集貨架與智能穿梭車的配合使用,能夠達到最大化節約倉儲空間和提高作業效率,實現節能降耗。三、配送車輛綠色化,可能會涉及新能源配送車輛、節能輪胎、低粘度潤滑油的使用,以及汽車輕量化、降低空氣阻力、發動機節能、智能輔助駕駛等技術的發展。四、包裝綠色化,則對環保包裝材料、簡約包裝技術、循環包裝技術提出新的要求;同時,托盤、周轉箱等單元化可循環載具的進一步應用,也有利于促進倉配行業綠色化發展。
新創融媒:在您看來物流行業、企業應當如何實現“雙碳”目標?
郭雷潮:倉儲配送企業都應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設計建設綠色倉庫,采購與使用節能減排的倉儲設備與高效、環保的制冷技術,因地制宜的實施屋頂光伏發電,推行減量、可循環與可降解包裝。從底層設計,到實施運營,從硬件材料,到軟件系統,都堅持綠色化、可持續發展,才能高效到推動“雙碳”目標到達成。
以某庫區為例,在倉庫建設上,該庫區有效利用園區零散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積極增加綠化面積;節水方面,采用中水回用系統為綠地自動噴淋灌溉;節能方面,庫內自然采光可滿足日間照明需求,燈具均采用節能燈或高效節能熒光燈,公共區域采用延時自熄開關控制方式;材料選擇方面,倉庫均采用節能環保材料,外墻寶鋼色卡素灰564彩鋼板,具有質量輕、保溫、隔熱、吸音等性能;運輸路線選擇方面,通過采用“北斗”車輛識別定位系統,對路線進行科學合理化設計;包裝方面,利用共享物資包裝箱的方式對產品進行分揀包裝,減少資源浪費,實現低碳節能。
新創融媒:中國倉協對此付出了哪些努力?
郭雷潮:早在2014年,中國倉協就在全國正式啟動了“中國綠色倉配行動計劃”,提出了三大市場機制(后市場機制、綠色傳導機制、碳交易評估與交易機制)、四大解決方案(標準引領、綠色采購、共享資源、綠色包裝)、十項具體落地措施(倉庫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新能源配送車輛和叉車的應用、標準托盤和周轉箱的循環共用系統、綠色包裝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智能穿梭車與密集型貨架系統、倉庫LED節能照明系統改造、一體化冷庫節能技術集成應用)。
課題標準方面:完成商務部相關課題《全國倉儲配送與包裝綠色發展指引》《電子商務綠色發展研究報告》等;完成并開展國標《綠色倉儲與配送要求及評估》《電子商務物流可循環包裝管理規范》和行標《綠色倉庫要求與評價》的宣貫工作,通過上述工作,針對倉儲業的基礎設施新建改造、技術升級、信息化應用等舉措大幅推動行業降碳進程,目前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效。
中國倉協推動綠色低碳的腳步也不會停歇,除了上述標準文件繼續宣傳貫徹外,協會會繼續推動“零碳倉庫”的標準化進程。在組織會議方面,中國(國際)綠色倉儲與配送大會已成功召開8屆,并計劃于今年6月與第十八屆中國倉儲配送大會同期召開。
每次會議,就倉儲配送行業綠色發展設立專業論壇,就倉儲配送行業綠色化發展理念、案例進行分享與宣傳。
今后,中國倉協會將會繼續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服務、凝聚共識,大力推動倉配行業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推動行業減碳降碳進程不斷加速。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