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逐漸成為一個產業,尤其是在世紀之交,IT技術的突飛猛進更是讓物流業的發展如虎添翼,第三方物流應運而生。它幫助企業節約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隨著物流模式的不斷變革,當第三方物流剛剛被世界物流界普遍認同時,一種全新物流理念---第四方物流又在物流界倍受矚目。目前,我國正掀起一股物流熱潮,各地爭上物流項目,上百萬、上千萬的大型物流項目已不鮮見,企業自辦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一浪高過一浪。究竟我國適合發展哪種物流模式,還需要通過比較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一、第三方物流與第四方物流的比較
1.發展比較
(1)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簡稱3PL或TPL)是由相對"第一方"發貨人和"第二方"收貨人而言的第三方專業企業來承擔企業物流活動的一種物流形態。它通過與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來提供其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它不擁有商品,不參與商品買賣,而是為顧客提供以合同約束、以結盟為基礎的、系列化、個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務。包括設計物流系統、EDI能力、報表管理、貨物集運、選擇承運人、貨代人、海關代理、信息管理、倉儲、咨詢、運費支付和談判等。
(2)第四方物流的發展
第三方物流雖然在某個和幾個企業看來,物流運作是高效率的,但從整合社會所有的物流資源來說,第三方物流企業各自為政,這種加和的結果不一定高效率,甚至是低效率的。因此,第三物流從解決一定范圍內企業物流應該說是有效的,但是解決經濟發展中物流瓶頸以及電子商務中新的物流瓶頸是遠遠不夠的。正是這一矛盾催生了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 Logistics,簡稱4PL)是企業貨主為解決后勤管理、降低成本,而用外購(outsourcing)方式給第三方物流的下游延伸部分,它扮演承擔、分享協作(share-sourcing)的作用,由于來自速度、靈活性、全球性壓力等增加,第四方物流負責傳統的第三方物流之外的職責,即第四方物流負責傳統的第三方安排之外的功能整合,并分擔了更多的操作職責。它專注于供應鏈的整合,強調分享資源,因此成功的第四方物流組織,是在分享風險與分享回報的原則下成立的,這個組織經常以客戶與第四方組織之間合資的形式出現。
2.第三方物流與第四方物流的特點比較
(1)第三方物流的特點
a.信息化。
具體表現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自動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儲存的數字化等。信息化能更好協調生產與銷售、運輸、儲存等各環節的聯系。常用的技術有:EDI技術、實現資金快速支付的EFT技術、條形碼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及全球定位系統等。
b.合同化。
物流經營者根據合同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并用合同規范所有服務活動及過程。第三方物流聯盟也是通過合同形式明確各參與者之間的關系。
c.個性化。
物流需求方的業務流程和要求各不一樣,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務應按照客戶的業務流程來定制,提供針對性強的個性化服務和增值服務。
d.合作化。
第三方服務的用戶與經營者之間的戰略聯盟要求彼此公開更多信息,打破傳統的業務束縛,從"業務關系"轉變為"伙伴關系"。這種關系達到雙贏,是系統可*性提高、服務改善以及更高效運作的保證。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