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這首描述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過馬路戰歌》走紅網絡;與此同時,深圳、北京、鄭州等地陸續對闖紅燈的行人開出罰單,希望能改善這種“不管紅燈綠燈,湊夠一撥人就走”的“中國式過馬路”亂象。在筆者看來,中國式過馬路確實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了,問題是罰款真能解決問題嗎?還是說只是因為罰款這一方式簡單易實施,所以才不愿費心去想其它的有效方式了?
仿佛是遙相呼應,工程機械行業,在北京,一項針對非道路機械上路的政策即將于7月份實施,其中也涉及到罰款。這項非道路機械排放地方標準指出,冒黑煙的非道路機械上路將被處罰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應該說,近年來國內工程機械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在節能產品研發方面也屢有突破,這一方面是響應國家節能號召,另一方面更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向左是國家行政調控,向右是市場經濟自發調節,記者認為,市場經濟需要在一個設計合理的制度之下才能健康發展,同樣,工程機械行業有序才能長遠!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