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鳴:數智驅動將成為冷鏈物流行業未來趨勢
時間:2021-11-10 17:07
|
作者: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起步之年,對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產業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打造更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供應鏈,已成為驅動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復雜多變的發展形勢對柔性供應鏈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物流數智化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屆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已成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技術支撐。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當前,我國物流數智化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伴隨著消費端變化,流通渠道不斷迭代,全渠道多場景銷售發展加速,產品銷售波動性大幅增加,訂單碎片化趨勢越發明顯,這對傳統供應鏈的管理方式帶來了巨大挑戰。企業如何打造覆蓋全鏈條、全場景的柔性供應鏈成為轉型難題。數智技術驅動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將成為物流行業的未來趨勢。
現階段,我國物流數智化發展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政策環境持續優化。2021年,工信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文件中明確提出,加強5G在園區、倉庫、社區等場所的物流應用創新,推動5G在無人車快遞運輸、智能分揀、無人倉儲、智能佩戴、智能識別等場景應用落地。二是物流大數據應用程度不斷提高。數字原生企業主要是掌握挖掘數字資產的核心技術并打造數字化生態,非數字原生企業主要是思維轉變,用數字化的手段去審視和重構企業的所有流程。當前主要是體現在供應鏈物流數據共享、銷售預測、物流網絡規劃、庫存部署等各方面。智慧物流建設需要供應鏈上下游伙伴協同共享,這打破了傳統企業邊界,深化了企業分工協作,實現了存量資源的社會化轉變和閑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將重塑產業發展方式和分工體系。三是物流云服務強化保障。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通過物流云來高效地整合、管理和調度資源,并為各個參與方按需提供信息系統及算法應用服務,是智慧物流的核心需求。近年來,京東、菜鳥、百度等紛紛推出物流云服務應用,為物流大數據提供了重要保障。“業務數據化”正成為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礎。四是人工智能應用正在起步。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物流技術服務是應用物流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實現物流作業高效率、低成本,是物流企業較為迫切的現實需求。其中,人工智能通過賦能物流各環節、各領域,實現智能配置物流資源、智能優化物流環節、智能提升物流效率。我認為,冷鏈物流對數智化建設具有更高的要求。一是疫情防控措施加快了食品冷鏈信息追溯系統建設的步伐;二是人力成本上升和低溫環境將加速倉儲作業的無人化;三是訂單碎片化將加速倉儲系統的自動化升級;四是餐飲的連鎖化、工業化將加速食品供應鏈的園區化;五是冷庫運營趨于專業化和智能化。放眼未來,智慧物流以及供應鏈體系建設將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向,繼續加速深化發展。一是連接升級。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進入成熟期,物流信息追溯和倉干配基礎數據鏈路將實現全面打通,消除信息孤島,形成全覆蓋、廣連接的供應鏈數字網絡。實現智慧監管,食品、農產品等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二是模式升級。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新零售、新流通等新場景、新業態,推動了物流數字化模式的轉變。新的分工協作方式將得到廣泛應用,打破傳統的分工體系,數字化重構企業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創新驅動”成為智慧物流發展動力。三是效率升級。智慧物流充分利用社會閑置資源,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并降低供應鏈各環節的運營成本。四是綠色升級。符合全球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倉儲、新能源等將得到加快推廣應用,共同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五是供應鏈升級。預計未來,智慧物流將引領智慧供應鏈變革。以用戶需求倒逼產業鏈各環節通過數字化來強化聯動和深化融合,助推“協同共享”全球生態體系加快形成。當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機遇期,物流數智化全面助推供應鏈升級,將深刻影響社會生產和流通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