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荷(Load)這個詞,似乎很好理解,又似乎不好理解。百度的解釋是這樣的:荷載,習慣上指施加在工程結構上使工程結構或構件產生效應的各種直接作用,常見的有:結構自重、樓面活荷載、屋面活荷載、屋面積灰荷載、車輛荷載、吊車荷載、設備動力荷載以及風、雪、裹冰、波浪等自然荷載。
在物流系統中,載荷主要考慮貨物單元的重量,設備自重(包括叉車、AGV、輸送機、堆垛機、貨架、平臺、提升機、機械手等),以及關聯的輔助設施的重量,如消防管道、照明器材等。此外,還包括風、雪、雨水荷載,以及地震荷載等。
載荷是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參數,在很多地方需要考慮。如基礎、樓板的承載能力,貨架、平臺的承載能力,輸送設備、堆垛機、提升機的承載能力等。與此相關的建筑結構、貨架、平臺、以及設備等的設計參數,均應經過嚴格的力學分析,包括有限元分析,才能確定。
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研究生畢業后于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院工作多年,歷任計算機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物流工程部副主任,市場二處處長,副總工程師等職務。1999年獲教授級高工職稱,2002年受聘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2013年兼任北京物資學院人生導師。現任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擔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物流標準化委員會管理與技術分會副主任,中國重機協會物流與倉儲裝備分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 起重運輸機械、物流機械產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有限元分析;2 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總體規劃;3 物流中心關鍵設備計算機優化;4 物流中心庫存管理系統(WMS)和控制系統(WCS)研究開發;5 物流中心動態仿真系統研究。
主要榮譽和著作論文: 獲原機械工業部優秀青年論文特等獎一次;2 獲原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3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4 發表各類科技論文60多篇,參與編寫科技圖書3本(部)。5 在1991年提出“二次懲罰法”優化設計理論,并成功應用于離散型優化系統6 在2005年 提出建設“合適的”物流系統理論。7 在2008年提出評價物流系統先進性的12項指標。8 獲2013年度中國物流技術年度人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