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寧陷入困境,決定賣掉部分股份的時候,蟄伏已久的國美,重整旗鼓,高調亮相。有人說,屬于蘇寧、國美的高光時代已經結束,現在零售市場屬于阿里、京東和拼多多。那么,蘇寧是否能走出困境?國美能否再現輝煌?
一、往事如煙
誕生于90年代,享受過時代紅利,崛起于新世紀的蘇寧與國美,曾有過高光時刻,但遺憾的是,互聯網到來時,蘇寧沒能繼續 “呼風喚雨 ”;而挑起零售商海大戰的國美,也隨著黃光裕的入獄而蟄伏一隅。
曾經的蘇寧、國美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零售電器商巨頭,從上世紀末的十年,到本世紀開始的十年,蘇寧與國美絕對是商場上的主角,張近東與黃光裕堪稱叱咤風光的人物,兩者之間展開了一場耗時漫長的“蘇美大戰”。
蘇寧和國美開始在供應、管理、資本、規模等各方面展開了交鋒。2005年,規模暫時落后的蘇寧開始加速。到2007年,蘇寧凈利首次超越國美。2009年,時任總理造訪蘇寧,囑咐“蘇寧不僅要成為中國的沃爾瑪,而且要超過沃爾瑪“。
蘇寧國美不差上下,爭的是誰是第一。張近東豪言:蘇寧做不過國美,我就送給你。;黃光裕壯語:打到蘇寧和國美合并為止。至于京東,阿里,張近東則表示:“大人和小孩怎么比?”
那是充滿激蕩和輝煌年代,彼時,當初的家電連鎖“四劍客”——蘇寧、國美、大中、永樂,只有蘇寧和國美還活躍在戰場上,阿里,京東還不為人所知。
互聯網零售改變了市場的邏輯,電商的力量和時代的巨變,使國美、蘇寧黯然走下神壇。阿里、京東和拼多多是第三代零售企業的代表,他們都取得了足夠的成功。
線上零售開始了, 劉強東解決“只賣真貨”問題,馬云的支付寶解決了網絡支付的問題,由此奠定電商零售的基礎。后起的馬云、劉強東逆襲成功,蘇寧、國美落到了后面。
2015年9月,拼多多橫空出世,通過拼團模式硬生生從天貓、京東口中奪食,也從蘇寧易購與國美手中搶走了市場份額。
為了應對挑戰,蘇寧于2013年更名為蘇寧云商,向互聯網零售轉型。2018年,蘇寧云商再次更名為蘇寧易購,開啟全場景零售戰略布局,然而效果不如人意。因為線上線下同價,也失去了在線下拿到更多利潤的機會,直接讓自己的門店流量貶值。
社會經濟迭代的頻率越來越快,有時候一言不合,就會被時代所拋棄。到了 2019年,中國零售100強榜單上,天貓、京東還是冠亞軍,第三名已經不是蘇寧易購,而是拼多多。
進入2021年,劉強東在坐擁4個IPO后,有望拿下第五個IPO——京東物流上市,成功超越“二馬”。張近東卻面臨賣身渡劫的境地,58歲的張近東不會想到,當蘇寧三十而立的時候,迎接他的不再是英雄贊歌,而是一輪生死考驗。至于黃光裕,本身的造富故事極具傳奇性,曾幾度問鼎中國首富,卻因為經濟犯罪獲刑。借用一句話,所有過往,皆為序章。
對于蘇寧與國美而言,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天的游戲規則之下,能否重新回到舞臺的中央,是很難很難的事,但也不是絕對不可能。
二、蘇寧涅槃
1990年,張近東在南京創立蘇寧,十年后蘇寧從區域走向全國,再十年蘇寧易購上線運營,再十年蘇寧碰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困難。
1、差錢不是秘密
2月25日,張近東決定把蘇寧易購的部分股份賣掉,最意味深長的一句,是根據擬轉讓比例,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化。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矛頭指向了蘇寧易購債臺高筑。就象媒體對“賣身”阿里的傳統零售龍頭企業大潤發及其創始人黃明端說的那句話“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其實,蘇寧缺錢早有端倪。
據大摩財經消息,截至2020年3季度,蘇寧易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24.29億元,而蘇寧易購當年至少要支出305.26億現金。如果公司第四季度財務狀況惡化,就很有可能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
自去年11月開始,蘇寧多次陷入債務違約、資金鏈問題傳聞。年前張近東父子將蘇寧控股100%的股份,質押給了淘寶中國,2021年以來的不足2月里,張近東和蘇寧電器集團共進行了10筆股權質押,合計6.75億股,市值將近50億元。蘇寧的債務危機一步步逼近,張近東出售蘇寧易購股權顯得順理成章,如若不然,蘇寧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華晨。
曾幾何時,蘇寧還是買買買,現在變在了賣賣賣,拖垮蘇寧的,多元化擴張和并購是重要原因之一
2009年,蘇寧成為日本著名老牌家電量販店LAOX的第一大股東;2012年,蘇寧電器以6400萬美元全資收購母嬰平臺紅孩子;2013年,蘇寧斥資2.5億美元收購視頻平臺PPTV;2017年,蘇寧云商旗下的江蘇蘇寧物流有限公司以42.5億元完成對天天快遞的收購;2018年,收購家樂福集團下屬子公司——迪亞天天折扣超市,并入蘇寧小店;2019年,蘇寧易購先花27億收購37家萬達百貨門店,又斥資48億元買下家樂福中國80%股份。
然而,多數并購未帶來業績增量,卻消耗了有限的資金。八大板塊里,燒錢的多,造血的少,而且還遇到了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打擊。大規模擴張的后果是資金很快消耗一空,據了解,蘇寧因收購天天快遞,光在去年上半年,就虧損將近6億。
無奈的蘇寧,只好壯士斷腕,棄卒保帥,于是張近東做出這樣的決斷:“該關的關,該砍的砍”,剛拿下中超冠軍108天的蘇寧足球俱樂部宣布停止運營,成為首個砍掉的項目,
蘇寧的近況確實不容樂觀,作為蘇寧最主要的營收來源,蘇寧易購已經連續六年扣非凈利潤為負,盈虧還不是大事,做生意最怕現金流緊張,然而實際情況并不令人滿意。
種種跡象顯示,蘇寧現在確實太需要錢了,賣身渡劫成為不想為而為之的選項,然而圓場早已經打好,張近東年前曾說:“企業小了是個人的,大了就是社會的、國家的。”
“缺錢”成了張近東心頭難以言說的痛,如何“活下去”,已成了蘇寧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于是就有了2月25日公告:擬籌劃本公司股份轉讓事宜,預計轉讓比例20%-25%,根據擬轉讓比例,預計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化。
畢竟,活下去才是一家企業的基本訴求。從中國零售巨頭,到如今無奈“賣身”,命運多舛的蘇寧走下神壇,令人唏噓。
2、悲涼朋友圈,無奈的商場
熟悉張近東的人都知道,張近東勤奮熱情,為人仗義,事實也是如此。
2015年8月,張近東和馬云宣布雙方將交叉持股。于馬云而言,蘇寧或許是當時能制衡京東兇猛追趕的一張好牌。
2017年11月,蘇寧電器透過全資子公司“南京潤恒”向中國恒大戰略投資200億元,彼時,恒大地產正謀劃借深深房回A股上市,但是誰也沒想到,恒大地產借殼失敗了。最終,蘇寧等戰略投資者和恒大簽訂增資補充協議,原本到期的錢不要了,實行債轉股。恒大順利度過了危機,蘇寧卻把自己搭進去了。
2019年,蘇寧正式收購萬達百貨全部37家門店,是繼2018年1月蘇寧云商出資95億元,購買萬達商業股東持有的約3.91%股份后,再次慷慨解囊。這是王健林在試錯之后的主動轉身,蘇寧幫其減了包袱,解了圍,幫助王健林順利實現萬達的瘦身戰略。
朋友有難,慷慨解囊,也對應著,蘇寧正以一種狂飆突進的姿態快速擴張其商業版圖。
然而,僅兩年之后,蘇寧卻面臨著一輪生死考驗,考驗張近東的時候到了,也考慮他朋友圈的時候到了。
在帶領蘇寧不斷拓寬商界版圖的多年里,張近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個橫跨零售、地產、互聯網、制造業等多行業領域,包括馬云、王健林、孫宏斌、許家印等在內的大佬朋友圈。
知情人士爆料,其實早在半年前,張近東就在多方尋求資金支持,上下游合作伙伴都找了,向比蘇寧更大的巨頭籌錢,但結果并不樂觀。據稱,一個大老板明確拒絕了蘇寧的求援,原因是對負債經營的蘇寧易購態度悲觀,不太看好。
蘇寧千億級的缺口需要補上,而蘇寧四下張望,曾經的朋友也都在觀望,好似不約而同的緘口不言。這或許就是商業世界最殘酷也最真實的一面。
這正是張近東創立蘇寧之初的感悟,“第一次體會到商海的可怕,原本稱兄道弟的人忽然那么對你——一般人是很難接受的。”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觀鍵時刻,國資出手相助了。
3、柳岸花明,浴火重生
在蘇寧最艱難的時刻,國資出手了。傳聞稱,接盤方是江蘇國資,結果是深圳國資。2月28日,蘇寧易購股份轉讓的大買家身份揭曉,港股上市公司深圳國際接盤。
與此前外界盛傳的蘇寧將易主不同,股權轉讓之后,蘇寧易購股權發生變化,雖然無控股股東,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蘇寧電器集團持股比例為21.83%,張近東仍為第一大表決權股東。
蘇寧易購現階段的實際控制人以及現有管理團隊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的角色將不會發生變化,管理層依舊穩定,畢竟最能帶領蘇寧易購打贏勝仗的那個人,還是張近東。國資的投入,很可能只是財務戰略投資。
蘇寧易購此次引入國資戰略股東,亦證明了自身既有的價值以及想象力,股市也給予了正面回應。
早在2020年,蘇寧進一步將戰略從"零售商"升級為"零售服務商",這一戰略想象力無疑是非常廣闊的。
國資戰略股東在此時的注資入股,正是看重了蘇寧易購既有的全場景零售優質資產,以及對蘇寧易購正在講的“零售服務商”故事想象力的看好。
國資背景的優勢在于,要素基礎領域的資源雄厚,國資股東的背書,會讓蘇寧易購在政策層面、融資層面等都拿到一定程度利好,成為護航蘇寧易購未來發展最好的幫手。
深圳國資的加入也意味著其在華南市場的拓展上有了更多助力,尤其是在大灣區的經營能力及企業品牌知名度,有效提升市場占有率方面。
現在看來,蘇寧是挺住了,引入深圳國資戰投,助蘇寧迎來新起點、闖出新天地,蘇寧度過了難關,在浴火中重生了,相對于海南的創始人出局,張近東是不幸中的萬幸。蘇寧股權更迭,不是英雄暮歌,而是新時代的開始。
需要提醒的是,負債擴張之路對哪個企業來說都是十分艱難,蘇寧的擴張之路該停下來冷靜,代價不菲的試錯不可行。
商場如戰場,沒人可以保證自己是常勝將軍,但倒下了,要能再爬起來,商業與競爭如車輪滾滾,困擾蘇寧好些年的業務轉型問題,也同樣困擾過很多一時豪杰,但有些人能成功度過危機,有些人卻奮斗幾十年一夜清零。
三、國美蘇醒
在蘇寧易購剛剛發布了股份轉讓公告的微妙時刻,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動作頻頻,開始變得高調。
2月18日,黃光裕在正式獲釋后的第二天,宣布要“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正如董明珠之于格力,雷軍之于小米、黃光裕與國美兩者形象是綁定的,黃光裕歸來,讓人對國美重燃希望。
然而,與十多年前相比,中國零售行業的格局、發展趨勢和市場環境,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資源已經瓜分完畢,互聯網巨頭把持入口,黃光裕手上沒有互聯網重器,這牌怎么打?
國美曾經強勢的線下已優勢不再,線上又是其短板,加上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幾乎看不到什么信息,新零售的生態搭建也落后于主要競爭對手。
整個零售行業正在醞釀新一輪的數字化轉型變革。黃光裕帶領下的國美既要把握住行業巨變的模式風口,同時還要打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國美需要把自己過去超過30年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積累的資源流量化、數字化,要把這些數字資產提煉出差異化。
國美提煉且突出了“娛樂”屬性。承載“娛樂”的載體就是“真快樂”APP——觀感層面就能看出這是個帶有一種輕松情緒的電商購物平臺。
2月26日,創始人黃光裕帶領高管們向全體國美員工、各界合作伙伴、全國消費者,釋放出“還不完美的我,有您挺!真快樂!”的信號,向外界宣示了國美啟動又一次開創性變革,而這完全契合市場對其的期待——他帶領國美做到過,現在只是需要再次做到。國美的底蘊還在,價值依然被認可,而且現在具備了重塑的條件。
回憶過往,拼多多已經證明互聯網電商并非牢不可破的鐵板一塊,國美歷經多年積累的數字資產在黃光裕親自操刀的情況下,也擁有了一個重構行業的機會。
多年來,都是黃光裕妻子杜鵑在幫助丈夫守業,但國美終究缺少一個能帶領著走出頹勢,走向輝煌的領袖人物。而黃光裕本身在國美就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精神領袖,在內部威望頗高;另一方面,他在國美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大當家,是一個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人。他要怎么重塑國美,還是充滿期待的。
張勇、劉強東、黃崢沒給黃光裕留下太多機會,也許如有的人所說,國美還是黃光裕的國美,時代已經不是他的時代。這個國美的創始人能否帶領公司重返巔峰,我們充滿著期待,也存在著懷疑。無論如何,對于黃光裕來說,箭已在弦,零售江湖必將再掀波瀾。
結語:內外部多種因素交織的2021年,注定會成為蘇寧發展過程中意義特殊的一年,也必將是國美重回江湖地位的轉折之年。商業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無限可能性,十年后可能又是另一番光景。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