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疫情期間徹底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一些曾經從來不吃外賣的人,如今把外賣當成改善伙食的一項選擇;原本從來不網購的人,如今也開始依賴網購帶來的便利……物聯網時代,在疫情的推動下,如同加速的火車,闖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
而且這個剛剛興起的物聯網時代,機械還不夠智能,作為物聯網最后一公里的“運送者”,快遞員成為當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職業之一。據統計,中國快遞新增就業人數已經超過20萬人。他們就像辛勤的工蟻,穿梭在城市的馬路和巷道上,為一個個客戶送去包裹。
但是,面對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小哥,你是否有關心過,他們過得到底好不好呢?
業務量上來了 福利卻沒跟上 快遞員掀起罷工潮
這周一,一年一度的亞馬遜年中大促“Prime Day”拉開帷幕,不少買家都等著這個時刻下單。但與此同時,近年來屢屢上演的歐美“倉庫工人罷工”事件也如期而至。
這次罷工是由德國的一個工會Verdi發起的。該工會發布聲明表示,他們組織了亞馬遜在德國的7個倉庫的工人進行為期三天的罷工,要求這家美國科技巨頭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更高的薪水。
自2013年以來,Verdi組織了多次亞馬遜員工罷工活動,至今已經是第九個年頭。而且,這已經不是Verdi第一次在“Prime Day”這樣的重要營銷節點呼吁員工罷工以對抗亞馬遜。
在德國之外,罷工活動也在頻頻上演。同樣是在去年“黑五”,美國、英國、墨西哥、巴西、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都進行了罷工。
無獨有偶,6月9日,韓國全國快遞工會在該國首都首爾舉行總罷工決議大會,敦促快遞公司嚴格落實郵件分揀和配送工作相分離,并立刻實行預防快遞員過勞死的措施。
原來,去年發生的一連串快遞員死亡事件在韓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人們對勞工保護問題的關注。據《紐約時報》報道,韓國曾是世界上每周工作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快遞員被要求包裹要以“子彈速度”送達,但運送包裹的無保險工人表示,他們不可能滿足需求,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修改勞工法規時,卻將他們遺忘了。《紐約時報》指出,在韓國,快遞員是工作最苦、受保護最少的勞工群體之一。2015年至2019年,平均每年只有1至4名快遞員死亡。
另外,當疫情爆發后,「無接觸」快遞業的業績激增,2020年的快遞量比起2019年多了三倍,總數來到36億個包裹。重壓之下,韓國快遞員“過勞死”更加嚴重,據韓國職業安全健康局提交給龍慧賢(音)議員的數據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就有9名快遞員死亡。
據悉,韓國當地已經有高達4500位快遞員工,宣布不愿意繼續冒險上工,加入罷工隊伍。
而在中國,快遞小哥雖然沒有這么激烈地反抗,但是卻也在悄悄地表達自己的不滿。2020年5月,上海的一家申通快遞網點,3萬件快遞堆積在倉庫里,并且沒有人配送。了解了之后才發現,原來是這家快遞網點的老板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時候,突然“消失”了,快遞員也只能放棄派送。
其實,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國許多快遞站點,那些快遞員開始默默的罷工潮,就連大城市也不例外。在各大新聞頭條,時不時都會出現快遞員罷工的現象,很多客戶會發現自己的快遞時常處于“網點異常”的情況,這類網點極有可能遇到了快遞員的罷工潮。
原來,根據國家郵政局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2019年全國快遞員工職業調查報告》顯示,75.07%的快遞員工每月收入不足5000元。約1.49%的快遞員員月薪超過1萬元,一線快遞員收入超過一萬的只有0.73%。加上罰款和舉報,大部分快遞員工起早貪黑辛苦一個月,最后得到的工資卻少到可憐,這讓很多快遞員憤而辭職。
員工福利咋辦?快遞公司會怎么做?
面對快遞員的罷工潮,快遞公司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美國最大的快遞商之一亞馬遜,面對自己員工越來越高的工傷率,其發言人凱里·納特爾(Kelly Nantel)對媒體表示,公司在2020年在勞動安全保障計劃方面投入了10億美元,其中包括一個名為“更好工作”的計劃,培訓員工避免工傷發生,該公司還提供了心理健康和營養指導,還推出了新冠疫情防護措施,比如提供個人防疫裝備。納特爾還表示,亞馬遜專門負責工作場所健康和安全的部門一共雇傭了6200多人。
亞馬遜還重申了一個目標,即要在2025年將工傷事故減少一半。今年,亞馬遜計劃在勞動安全項目上投入3億美元。
但是有報告顯示,亞馬遜把商品配送業務外包給了快遞公司,這些公司使用帶有亞馬遜Logo的貨車,他們需要從亞馬遜配送站取得包裹,然后配送到消費者家門口。由于這些外包快遞員并不屬于亞馬遜正式員工,因此亞馬遜并未向政府機構報告工傷數據。
而在韓國,韓國科技信息通信部旗下負責郵政事務的郵政事業本部在6月18日稱,本部當天與快遞員過勞死對策委員會就快遞分揀作業等爭論焦點達成最終協議。由此,各大快遞工會均與資方就旨在防止快遞員過勞死的對策達成一致。協議內容包括從明年起快遞員不再負責分揀,一周平均勞動時間不超過60小時。
在中國,中國快遞協會發布了快遞員權益保障倡議書,呼吁通過社會各方的持續共同努力,使快遞員群體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會上,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京東物流等9家主要快遞企業的負責人參加了倡議響應活動,并承諾將采取多項措施,進一步做好快遞員權益保障工作。具體措施是什么,具體會怎么做,是否會有一個完善的監管體制,這些暫時都未有公布。
一句話總結
天下烏鴉一般黑,大家在享受快遞服務的同時,也多體諒一下面前這位為你服務的快遞員小哥吧。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