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互聯網大廠,都嘗試過做電商,因為電商是實現利潤的最佳捷徑,然而,成功的不多,百度,就是其中的典型,屢敗屢戰。但是,在跨入2024年之際,在AI電商興起之時,作為有深厚智能背景的百度,推出了智能直播人——智慧星,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那么,2024年,百度能實現其電商夢嗎?
一、不怕失敗
在電商賽道,百度實在不能算是一個新手了,依靠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在進軍電商行業這件事上可謂是屢戰屢敗。
百度首次進軍電商業務,還得追溯到2007年,成立了電商事業部,將其定義為“開拓新的業務核心增長點“,當時淘寶商城(天貓前身)才剛上線,京東還是3C類購物平臺。
而當時的互聯網也還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網民也都是百度的用戶,百度掌握著最好的大數據資源,開展電商業務也算是抓住了最好的時機,但是卻沒有抓住電商帶來的紅利。
在這里回顧一下百度的電商之路:2008年推出了以C2C模式為主打的電商平臺“百度有啊”,對標淘寶,三年后下線;2010年百度與域外公司組建B2C“樂酷天”,打造中國超大型網絡購物商城,直接對標天貓,僅存活一年多就關閉了。
2015年推出百度Mall,瞄準中產階級消費,主打品質電商,但上線兩年也默默無聞,悄然關閉;而同年推出的百度未來商店,瞄準了當時火熱的智能硬件大潮,主要銷售和推廣各種類型的智能硬件,例如智能水杯、智能杯墊、體質分析儀等,并為廠商提供各類硬件的評測,然而一年之后突然宣布關閉,讓外界頗感意外。
直到2020年,直播帶貨的風起,李彥宏首次在百度App直播,開播10分鐘參與人數突破100萬,公司市值一夜暴漲120億元。于是上線“618”臨時頻道,推出一系列的直播帶貨活動,帶動GMV環比增長571%。
按理,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海量的搜索流量,意味著百度有將搜索流量轉化為電商流量的能力,然而,事與愿違。不能把百度電商的失敗簡單歸咎于其缺乏電商基因,也不能怪其不重視電商。恰恰相反,百度非常重視電商,積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渴望干出一番成績,但結果往往不如預期。
看似俯手而拾的好處,百度為什么沒有拿到呢?戰略執行的決心不夠、資源投入過于謹慎、產品定位不清、用搜索的邏輯做電商……這一切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恐怕是百度的互聯網思維在作祟:過于強調流量為王和技術為王,忽略了電商用戶需要 一步一步沉淀。
正如有識之士所說,百度是有巨大的流量管道,但是成也流量敗也流量,百度作為一個搜索引擎,由于用戶停留時長較短,且粘性不高,一般是用完即走,這也意味著百度的流量商業價值大打折扣。
另外,流量是電商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不過,并非坐擁海量流量就能做好電商,電商歸根結底拼的是供應鏈和運營,如何降低供應鏈成本,實現用戶需求與上游供應鏈的精準對接,并優化全流程效率、提升服務品質才是關鍵所在。
一味導流、不介入供應鏈,想要靠這種輕資產模式就能做好電商,顯然不切實際,騰訊也手握流量優勢,同樣在電商這門生意上栽跟頭。
從以上角度說,百度并非電商行業的新手,而是資歷豐富的老手,只不過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從2007年算起,百度已經在電商紅海里跌跌撞撞走了17年之久,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但百度卻一直沒有完全放棄心中難以割舍的電商夢。
電商,對百度而言,戰略意義重大,國內互聯網行業風云變幻,百度雖歷經風雨,一度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卻沒能頂住壓力逆風而上。電商產業是公認的商業規模最大的“黃金賽道”,互聯網時代最大的一塊肥肉,如果百度能夠在電商領域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有望在商業價值上再造一個百度。
2020年百度廣告業務增長滯緩,也需要電商的加持,電商作為服務的一種重要類型,不僅補齊了百度移動生態的重要一環,更起到了盤活百度資源的“催化劑”作用,將優質內容的效用最大化,實現協同效應。
曾經,電商作為百度戰略中的關鍵一環,消耗了百度的許多心思。百度電商的過往,成為痛苦的回憶,”你們看百度是輝煌,我看到的都是苦難”,李彥宏的這句話在百度的電商業務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巨大的搜索流量是百度珍貴的數據資源,然而,如何將這些數據變現卻是一道難題,或許電商可以為它提供答案。搜索、內容、電商三位一體,百度想要通過自身的流量入口和內容生態講出電商故事,從而形成商業閉環。
百度多次在追趕電商風口的路上折戟,屢屢受挫的百度,在電商時代沒有趕上阿里、京東的步伐,然而,百度在電商之路上越挫越勇。今天,百度從流量為王的舊思維中覺醒,秉持以AI為本的新思維重新入局,意氣風發、志在必得。從信息到服務,電商成了百度的眾多選擇中一個上佳的選擇。
往事成煙,今天的百度,開啟了新的電商之路,正如抖音張一鳴所言:向前跑,不用回頭也不用絆人一腳。伴隨著大模型的橫空出世,閉環出現縫隙,一場技術革命攪動的商業變革正在醞釀。百度以此為契機,正在起步向前,2023年5月,萬象大會上宣布重啟電商業務,推出新電商業務“百度優選”,加入了AI元素,邁入智能電商賽道,隨著AI大風刮起,慢慢摸索出了門道。
2024年,是百度電商“質變”的一年,許冉作為京東集團的CEO,擔任百度公司的獨立董事,說不定也能提供京東做電商的經驗給百度。
二、智能開路
2024年,在電商巨頭鰲戰正酣之時,百度敢再次加入這場巨頭之爭,戰略布局電商產業,有著什么樣的底氣?那就是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巨大潛力。
受益于自身基因優勢與戰略先發優勢,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逐漸取得行業的絕對領先地位,對人工智能的持續投資,為技術和產品創新奠定了基礎。
搜索引擎是百度的業務原點,相較電商、社交等產品,其本質上更接近一個類人工智能的產品,這就導致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天然的基因優勢與戰略先發優勢。李彥宏終歸是一個技術信仰者,把人工智能作為百度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方向。
回顧一下百度的智能技術之路,從10年前的自動駕駛技術強投入,到“中國大腦計劃”,再到“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而近年,首次推出大語言模型文心1.0;遵循人工智能技術從辨別走向生成的方向轉變,發力AIGC等等。十年技術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百度在AI領域沉淀出了許多成果。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擁有國內首個全棧自研的AI基礎設施——AI大底座,從芯片層、框架層到模型層和應用層均是業界領先。
近兩年,百度的幾個新業務的成功,有一個共性特征,就是它們都受益于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讓百度之前多個根本無法突破的業務獲得成功。百度將基于大模型技術,培養AI原生應用的思維方式和理念,重構移動生態的每一個產品,在新的時代中建立新生態。
中國電商行業走過這么多年,創造了許多奇跡,但在查理·芒格看來,這些奇跡本質上依舊是“該死的零售”,卻不是“性感的技術”。當前,電商發展到了智能電商時代,AI技術能讓中國電商真正變得性感起來。
在貨架電商、內容電商之后,以人工智能為依托,集合用戶、媒體、商品、服務等多元素重新組合的智能電商,將會成為一面新的旗幟,一場全新的重塑格局的電商大戰正在拉開帷幕。
百度的AI優勢絕對不用懷疑,憑借人工智能利器,賦能電商產業,成為百度的當然選擇。AI重塑的行業太多太多,這次百度選擇用“AI+”重新定義電商,結合AI技術,百度定制了全場景電商經營綜合解決方案,促進用戶與商品及店鋪的高效連接。
新推出的帶有濃重智能色彩的百度電商業務“百度優選”,包含AI導購助手、電商AI主播制作平臺、商家經營能力模型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和智能商家經營方案。
百度將AI技術的應用場景扎扎實實地落地到電商上,重新定義電商,在貨架電商、內容電商之后,提出“智能電商”的概念,既沒有脫離過去的歷史,同時又沿著新技術的路徑提出了新的方向。
直播是電商業務最關鍵的生長土壤。在百度優選的多項智能化能力中,最受關注的是其推出的數字人直播平臺,主要服務于B端的“慧播星”,證明百度用首個AI全棧式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成就一個直播團隊的想法變成了現實。
慧播星的每一個細分步驟都實現了“技術自動化”——直播間的場景是自動生成的、直播話術問答等等實時互動是自動生成的,就連直播的聲音與形象也是自動生成的,直接重構了電商行業的人貨場關系。
在慧播星搭建的“日不落直播間”里,不僅僅是解決“營銷”的困境,更是通過技術改變了人與世界的連接關系,實現了“智能電商”的真諦:人工智能,以人為本,同時超越真人生產關系的局限,在商業世界里重新構建起一個無拘無束的資源空間。
百度的AI賦能,使直播電商的未來有可能因此變得更高效、低成本、智能化。搭建數字人直播間投入成本僅占真人直播的1/20,最大程度上幫助商家降本增效,使廣大中小企業和數以萬計的鄉村農民,通過數字人進行直播,帶貨全世界,創造以往不能創造的歷史。
數字人直播成為電商直播的未來趨勢,已經有超過500個商家同時使用數字人在百度平臺開播,助力產業帶,讓源頭好貨、品質高貨、真正有競爭力的貨品真正被市場發現。
百度全新電商品牌的定位是搜逛推一體的智能電商平臺,在電商大腦的依托下,在搜索、直播、視頻、商城四個場域,將用戶與場景進行鏈接和交互,深度融合人找貨、貨找人,促成交易。
在智能電商時代,百度具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不僅是因為百度AI技術的深度成熟,更是出于對電商行業消費體驗的深刻洞察。智能電商的三個關鍵特征:懂你所想、知你所需與解你所憂,在百度智能這里都成為現實。百度帶來了首個生成式的AI導購,為消費者創造前所未有的智能電商消費體驗。
百度優選數字人相較于傳統數字人優勢明顯,在數字人的生成上,慧播星提供了超擬真的數字人主播解決方案,從聲音、形象上都做到了高度還原,同時數字人主播的聲音與傳統TTS相比,更有抑揚頓挫的帶貨感。
慧播星作為業界?個AI全棧式數字?直播解決?案,聚合了AI腳本、智能互動問答、AI裝修等多模態AIGC能力,降低開播門檻,全鏈路賦能商家。
百度優選數字人直播間是AI生成技術的集大成者,在視覺、語音、文本、互動、裝修等全鏈路的AI技術上有廣泛而深入的積累,是集多項AI技術為一體的生成式應用。
百度電商AI的強大,來自百度移動生態的開放性,百度AIGC成果,本質上就是在供需兩端用技術重塑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價值。
然而,AI并非百度的獨特優勢,大力布局AI已成為行業共識,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電商巨頭早已開始探索AI與電商的結合,且個個實力強勁。沒有一個人想要落下AIGC時代,正如馬云所說,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加入了AI大戰,百度電商想要搶占用戶心智,必須搭建起自己的護城河。
還有,正如業界有人所言,AI技術的確會給電商帶來一些新的機會,但它不是萬能的,目前的智能化較弱,對話式商務往往只完成了流量的導入,難以完成從交易到售后的一系列商品交易鏈路。智能電商落地需要一定時間,AI真正發揮功效是急不來的。
面對AI打開的電商新時代,百度押注的智能電商能否成為新的第三極,決定了在這場技術紅利中能夠吃到多大的蛋糕。百度電商這次跟在AI時代風口上,而這次能否成功,還需時間的檢驗。
三、未來可期
今天的百度,能否成為中國電商的明日之星呢?答案是有可能!試想,五年之前,阿里、京東一統天下之時,誰能料到拼多多的崛起,直追阿里,把京東遠遠地拋在了后面;誰又能想到直播帶貨的風口漸起,抖音順勢而為,成為三大傳統電商不可小覷的對手,今年抖音電商GMV增幅超80%,逼近拼多多。
不錯,互聯網的紅利已過,但新業態、新形式應運而生,后來者不乏其人,抖音電商在2023年的高速增長,已經充分證明了“全域興趣電商”所帶來的巨大增長空間。
中國電商遠非終局,未來還有更多波瀾詭譎的故事。百度,這個在電商行業屢起屢敗者,在2024年來臨之際,擎起了智能電商的大旗,試圖改變中國當今的電商格局,從中確立自己在電商行業的地位。
百度做電商,有天然的優勢,且不說百度有技術(智能)與資金的雙重心智累積,其它方面百度具有獨特的優勢。
首先是精準高流量優勢,百度App在搜索與信息流兩個核心用戶場景上位居行業領導者位置,而搜索、信息流與電商交易之間天然具有上下游的銜接關系。難怪百度優選不是作為一個獨立App推出,而是與百度App深度融合,其為百度優選的順利啟動提供了其他新創企業無法獲得的流量紅利。它們之間的融合,將為用戶創造出其他電商平臺很難獲得的一體化體驗。
百度已經擁有了建店、交易、結算、訂單等基礎的電商能力,同時,百度優選上線商家端APP。2023年雙11、雙12大促中,百度優選成績斐然:雙11,平臺憑借數字人直播帶貨模式以及特色商城貨品策略,直播GMV同比增長高達740%,創歷史新高。
雙11活動期間閉環交易用戶數同比增長也達到了420%,商城GMV同比提升300%,全場域業績指標實現破勢增長。雙12期間,百度優選全場域數據持續攀升,商城GMV同比增長1450%,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900%。
然而,要在電商領域爭先,不僅要有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智能,還要有符合產業本質的基本功打造,二者缺一不可。百度呢,前者沒有問題,后者則差強人意。
在貨架電商、內容電商、直播電商混戰的格局下,百度的AI+電商模式還需要面臨市場的多重考驗。就目前的電商行業環境來說,百度優選面臨價格、流量、服務、供應鏈等難題。
百度做電商,劣勢在哪里,恐怕是供應鏈、物流服務。在各大平臺深耕供應鏈,大力扶持新品牌、重金投入C2M反向定制貨品的當下,現在才開始追趕的百度,沒有供應鏈、物流服務的優勢,能不能走通搜索+內容+電商的新模式還是未知之數。
消費者最后到哪里買,還得看誰的供應鏈更強,而AI不能解決供應鏈問題。比如買3C類產品,用戶可能在百度選好了,然后跑到京東去買了。百度電商最大的難題是要解決用戶心智和供應鏈難題。供應鏈和倉儲、物流、客服等環節是百度電商的短板,百度需要從這些方面入手。百度還要有足夠的戰略定力和破釜沉舟的決心真正去深耕供應鏈。
阿里巴巴、京東以及其他電商平臺在供應鏈打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無論是東方甄選還是抖音快手,各家電商都花費了很長時間和精力來完善他們的供應鏈。
再談模式的重要性。無論是當年阿里、京東稱雄,還是近年來拼多多、抖音電商的崛起,技術創新固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非決定性作用,最大功臣當屬商業模式創新。
百度雖然提出了智能電商的概念,但這個概念并非經營理念,經營理念是“道”,AI能帶來的工具是“術”,百度從來都不缺工具箱。對百度電商來說,擁抱AI,提升效率固然重要,但找到清晰的經營理念,并推廣開來,同樣重要。
做好商戶運營、做好用戶體驗,建立起用戶心智,留住用戶,從來就是根本,隨著AI電商不斷釋放出新的增長空間,進行深耕,挖掘出更多的價值才是重要的,從長遠來看,百度如果想在行業占據一定的市場還需建立起護城河。
百度的優勢在智能,但隨著貨架電商和內容電商的邊界逐步模糊,這意味著百度不僅要做好貨架,還需加注內容來吸引用戶,雖然百度也有自己的短視頻平臺,但無論是日活還是行業知名度上,都無法和抖音快手抗衡,百度還需探索如何用AI來講述新的電商故事。
百度電商要重新崛起,學習的精神不可少,向先輩學,向同行學,向后來者學。例如新東方涉足電商,推出東方甄選,憑借董宇輝的人氣,開辟了一片新戰場,董宇輝新號首播狂攬1.5億,流量攻陷傳統行業。于是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微博發文稱:前來東方甄選集體學習網紅經濟,爭取理解流量密碼,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節奏。
東方甄選的成功與俞敏洪和董宇輝努力和堅持是分不開的,百度優選短期內無法迅速做大做強,改變行業格局還很遙遠,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電商個個實力強勁,豈是百度能輕易撼動的?
今天,百度殺入高度成熟且充分競爭的電商行業,面對強勁對手,能否勝出,取決于百度是否具備戰略定力,即是否有充足的耐心,以及是否愿意投入更多資金和資源。
因此,百度電商的成功,還要保持耐心,持續從用戶體驗與商家體驗的角度進行迭代優化,李彥宏的格言: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2024年,百度仍舊奔赴在實現AI電商夢的路上。
抖音電商發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完全依賴于直播和短視頻的內容電商平臺,而是有了和頭部綜合電商平臺分庭抗禮的能力。而百度,從智慧電商入手,同樣要培育與頭部綜合電商競爭的能力。
也許未來的一天,由于百度電商的步步緊逼,曾經電商行業的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巨頭”地位出現動搖,其實,百度要的不是一個輝煌的電商,而是在下一個十年回歸互聯網的王座。
在各大平臺你追我趕的過程中,2024年電商行業的競爭注定會是精彩紛呈,百度電商將在其中擔當重要角色。
結語:我們相信,有智能技術做堅實基礎的百度電商,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會逐步養成在百度優選購物的心智,會有越來越多的商家也將把百度優選作為一個經營的主陣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