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件,較去年提前31天!記者從浙江省郵政管理局獲悉,根據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顯示,截至9月9日午,今年浙江省快遞業務量已突破200億件,比2023年達到200億件提前了31天。2024年的第200億件快遞也已經在路上,是從金華金西厚大村發往杭州的農特產品。
快遞鏈接千城百業、聯系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是反映經濟活力的“風向標”,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浙江省快遞業務量提前31天到達200億件背后意味著什么?記者走訪多個快遞網點,快遞企業、小哥們聊了聊,解讀數字背后浙江快遞業的變與不變。
▍一場直播發貨數萬單
不久前,國家郵政管理局發布“半年度成績單”,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快遞處快遞業務量達143.3億件,同比增長16.47%;快遞投遞量達58.9億件,同比增長23.05%,在全國僅次于廣東省,排名第二,在長三角地區處于絕對領先地位。這些“小包裹”在浙里跑起來,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
浙江快遞的“卷”,大家早已習慣,在保證時效的同時,快遞服務的質量提升也在多個環節體現。
“這是一號鏈接,原來一盒138元,今天拍一發二,直播間139塊8元,兩盒帶回家,還有14分鐘截止……”中秋節前夕,月餅迎來銷售最高峰。五芳齋官方直播間里燈火通明,主播們語速飛快,直播間訂單瞬間熱賣8000+。直播間外,中通嘉興網點的小哥們時刻準備進場服務。
“直播類的客戶越來越多,除了食品類,從去年開始,服裝直播也呈爆發式增長,有時一場下來就有幾萬單。”楊波是中通嘉興公司網點業務經理,他告訴記者,眼下這段時間是月餅銷售旺季,主播們每天直播到凌晨,下播以后小哥們開始接力通宵工作,分撥中心也配合延長了工作時間。
從直播間到物流倉,一件件直播件包裹被小哥們送到全國各地,像大動脈般為快遞業務持續“供血”。
跟普通電商件略有不同,直播件對于時效要求更高,這種發貨習慣加快了快遞運轉節奏,無論是直播電商還是快遞企業,都在盡可能縮短物流時限。
類似的忙碌場景,也在義烏每天在上演。
“大家都在說消費降級,其實不是不消費,也不是對商品質量降級,而是會比價,這一點反而義烏有優勢。”中通義烏幸福里網點負責人孫祥告訴記者,自己對義烏的商品充滿信心,義烏豐富的小商品物美價廉,適合網絡銷售的多不勝數。更重要的是,義烏發達的商貿物流和交通路網,“義烏的快遞價格不是全國最便宜的,但是我們的時效可以說是全國最快。”
孫祥介紹,目前自己網點出港件日均60萬左右,其中30%左右是直播件,他非常看好直播件的發展,他希望等園區改造后,可以打造一站式、全方位、高效率直播供應鏈,提高處理效率。
從次日達、次晨達到半日達,從進村、入廠到出海,從上車、乘機到搭高鐵…… 不變的是浙江快遞寄遞服務不斷刷新的速度,和穩步提升的質量。
▍快遞進村助力農特產品出村進城
“老張來取件啦,你今天有三個快遞都到了,按號碼去架子上拿吧。”金華市婺城區湯溪鎮厚大村的邵彩琴經營著一家中郵驛站,驛站就開在她家的超市旁,每天都有村民來取件寄快遞,遇上相識的村民也會閑聊幾句。
誕生第200億件快遞的金華金西厚大村,正是快遞下鄉進城雙向奔赴的一個典型案例。
今年60歲的邵彩琴向記者感嘆家鄉物流服務的變化,就在兩年前,厚大村村民取快遞還得坐班車去五六公里外的湯溪鎮。
如今每天早晚會有兩班快遞車來投遞包裹,這個小小的驛站,串起了周邊幾個村子的快遞寄遞服務,讓村民們真正體驗到包郵區的快樂。
這一切,都源自金西客貨郵共配中心的成立,“金西片區有四鎮三鄉,地形既有平原也有山地,在這種情況下做好‘快遞進村工作’對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金華市婺城區郵政管理局局長徐振華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快遞物流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問題,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將快遞送至每個村,路程遠、成本高、人手不足。
“成立金西客貨郵共配中心,簡單來說就是金華郵政提供場營業網點和投遞網絡,承接各快遞品牌寄往鄉村的快遞,由共配郵遞員‘一人多身份’完成快遞的運輸、派件。”徐振華向記者介紹,在共配中心,還可以通過“中郵共配”系統實現所有品牌快遞共線自動分揀,很大程度上為各家快遞企業節省了人力和物流成本,村民則可以享受各家快遞品牌的服務,實現多方共贏。
現在除了每天2班郵政快遞車進村投遞,發往塔石、莘畈等偏遠山村的快遞,則整合公交車資源以“客貨郵”模式帶運到村,金西片區農村居民已享受到與金華市區居民同樣的服務。
不止如此,除了進村的快遞,村里的農產品也有了銷路。今年6月,厚大村中郵快遞收件2796件,正是村里通過直播銷售的特產香柚占了大頭。據了解,全省已建成縣級公共寄遞服務中心超400個,“共富驛站”2326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4784個,年底前覆蓋率達到80%,到明年底基本實現全覆蓋。
當快遞進村,“外面的世界寄回家,家里的鄉愁寄出去”,城與鄉的距離日漸被拉進。
▍更“智慧”的物流,更綠色的快遞包裹
當下快遞的時效越來越快,配送效率越來越高的背后,也離不開數智化技術的加持。
在杭州浙大紫金港,可以看到菜鳥無人車在路上奔走送件,累計月均配送5萬個包裹,為師生節省1.7萬小時的取件時間;今年年初,順豐首次在杭州西湖區龍井村投放無人機,用于茶葉運輸,從山上茶農家到山下接駁點,全程從以往的23分鐘縮短至8分鐘。
2024年5月1日《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杭州成為除經濟特區外,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明確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具體流程的城市,也是全國首個為低速無人車立法的城市。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運力資源要素緊密結合,持續賦能行業高效運轉,不斷提升寄遞網絡核心競爭力。智能云倉、無人快遞配送車等新技術模式的應用,也有效降低了行業運行成本。
此外,推動快遞業向“綠”而行,浙江也是認真的。今年4月26日,郵政、順豐、中通等17家快遞企業浙江省級總部公司,與復海物聯網、浙江東方科脈簽訂有關綠色包裝轉型倡議書,使用可循環的快遞包裝。
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的快遞小哥們送出了263.2億件包裹。這一年,浙江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96.02%;全省行業電子面單使用率、省內循環中轉袋應用以及網點快件包裝回收箱設立基本實現三個100%全覆蓋;快遞網點使用45mm以上的膠帶情況全年抽檢“零發現”。
200億的數字背后,變的是更加智慧的物流運輸體系,更加綠色環保的快遞包裝。
▍飛奔在路上的小哥和包裹
浙江快遞行業質效提升,除了完善的交通基建與技術,更離不開在街頭奔走的小哥們,觸達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風雨中奔走的小哥,也需要有人為他們遮風擋雨。
“大家工作很辛苦,一定要注意高溫防護,合理安排作息,確保身體健康 ……”在火熱的7月,浙江省快遞行業黨委聯合省郵政管理局、省快遞行業協會分4個慰問組前往24家郵政快遞業企業、分撥中心和一線快遞網點進行走訪慰問,將一份份“清涼大禮包”送到一線從業者手中。
近年來,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和潮新聞一起聯手打造“小哥節”,旨在整合資源,營造浙江關心關愛小哥的良好氛圍。這些是浙江省快遞行業黨建工作的小小縮影,在黨建引領下的權益保障,更是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良性互動。
“一直以來,省郵政管理局堅持突出行業黨組織政治功能,全力指導推進群團組織建設,實現省市縣三級快遞行業黨委全覆蓋,行業團工委省市兩級全覆蓋,縣級團工婦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90%、81%、91%。”浙江省郵政管理局機關黨委書記、局長魏遵紅鄉潮新聞記者介紹道,全省快遞行業黨建工作實現整體效能躍遷升級,充分調動快遞企業職工群眾積極性,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堅定發展信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