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ū疚墓澾x《采購管理與運營實戰》),原書購買鏈接如下:
先來講個小故事: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赤壁之戰。公元208年,曹操帶軍80多萬南下,意欲掃平最后兩個軍閥——劉備和孫權。孫劉慌亂不已,雙方軍力懸殊巨大,如何能攻克強敵?最后決定兩家聯盟,共退曹軍。期間,龐統巧獻連環計,將曹操戰船連為一片。后諸葛亮先是利用草船借箭,再巧借東風,黃蓋假降乘機舉起烈火,火燒赤壁,并燒毀了曹操所有戰船。毀其精銳,定下三足鼎立之勢。
此場戰役異常精彩,是三國演義中大大小小的戰役里最著名的一場。若從戰力上分析,曹操當時的部下有八十萬之多,而劉備和孫權加在一起有多少呢?“孫權有水軍三萬”,“劉備有水軍一萬”,又加“步軍一萬”,聯軍后不過五六萬左右吧,八十萬對五萬,兵力懸殊,所以孫劉恐慌,幾乎不可能取勝,但最后卻反敗為勝,所以堪為經典。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其中運用了很多精彩的軍事戰謀略。如:? 孫權劉備聯合(聯合采購);? 曹操的北方部下不習水戰被利用(供應市場分析);? 佯裝投降誘敵深入(聲東擊西,合作模式);? 巧借東風(借助外部資源)? 火燒連船(內外資源整合)? 快速響應等等多謀者勝,戰略何其重要。
若無這其中一環緊接一環的謀略,此役必敗無疑,三國的局面將會被扭轉,是否能夠影響到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也不得而知。
軍事戰略是我們最熟知的,因為它引領了古今中外多場著名的戰役,促成了中國的歷史和現代史。除軍事領域外,其實任何涉及到合作博弈的社會活動都需要謀略。放眼社會中的基礎組織單元—企業,大至企業的發展的方向,需要戰略思考作為指導,謀略做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敗,影響企業運營的利潤的高低。而企業中的最重要活動之一:采購,同樣也需要戰略性思考來作為指導。尤其是在當下嚴峻而殘酷的經濟環境中,供應鏈條早已延伸至全球全世界,而企業的競爭力和抗壓能力主要就取決于供應鏈的運營質量和效率。無論是從長期還是短期來看,毫不夸張地說:供應鏈成,則企業成;供應鏈敗,則企業敗。而采購活動能否高效運行,最終都取決于采購戰略的正確制定和有效運行。謀在當下,計在千秋。
何為采購戰略?我們先來看看戰略的定義。
戰略: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戰術為實現其戰略的手段之一。
采購戰略: 采購戰略是以市場客戶為焦點,以最有效的方式,最低的總成本獲取外部資源以支持公司可持續發展所進行的總體運營規劃活動組合。展開來講可以是:“以提高企業供應鏈競爭能力為目的,降低采購總成本提高采購效率的的一系列計劃、實施、控制戰略性和操作性采購決策的過程,目的是指導采購部門的所有活動都圍繞提高企業能力展開,以實現企業遠景計劃”。從公司戰略的實施角度來說,它隸屬于企業的供應鏈戰略并最終服務于企業的頂層競爭戰略,它為企業的采購組織提供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期性的綱領和規劃。采購戰略指導采購各項策略的計劃、制定、實施及控制的整個PDCA過程,它覆蓋了企業采購供應鏈的所有職能工作范圍。
采購戰略的制定端到端,前端是航線上的指引燈塔,指引著一系列的采購活動;末端則是采購部門制定KPI的重要參考依據,是年度回顧及團隊成員績效考核時的一把標尺;而在采購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戰略思考更是無處不在,看似無形卻一直貫穿始終。
讓我們看一下企業間的采購活動:采購活動中重要的參與對象有企業采購方和供應商方,延伸來講,包含整個供應鏈條中,上游所有的TIER-N的供應商,下游的銷售端直至最終客戶。一般而言,采購的目的就是為企業尋找一定時期內,最佳的供應商合作伙伴。供應商的上游還有其自身基于要求和標準選擇的合作伙伴,整個鏈條中合作伙伴的選擇好壞,都會影響到產品的表現,決定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表現。在選擇合作伙伴的過程中,一般都是以企業與企業為最小單元。合作的雙方均為獨立的實體企業,都有自己的利益點所在。利益點與利益點之間的層層觸碰,如何能在其中找到最佳的配合方式?最有利于雙方的合作點?這里面就涉及到了很多博弈,有博弈就有摩擦,把商業活動比喻成商業戰場也并不為過,只不過這是一個無硝煙的戰場,刀槍均在隱形中閃爍。在這個戰場中,如何能快速知己知彼,精準定位,不做無所謂的損耗,正確布局和規劃就顯得極為重要了。而不講究采購戰略,盲目地向前沖,一味地只追求暫時的輸贏,必定是目光短淺的做法,是支撐不了我們站在最后的制高地。
所以采購戰略幾乎是每一個采購管理人員都經常掛在嘴邊的詞,都熟知其重要性,都脫口而出講兩句。聽起來也很高大上,但是高大上的東西也很容易騰空,落不了實地。所謂“知易行難”就是如此。從知道到了解是一個階段,從了解到精通是一個階段,從精通再到執行又是另外一個階段;大部分企業的CPO也許都只是停留在第一或第二階段。比如:只是停留在喊口號的層面,并沒有真正深入推行下去,而讓采購戰略成為了誰也搞不清楚的,大而空的口號。失去了我們制定采購戰略的初衷,誤解了采購戰略在企業中的真正定位。
編者薦語:
采購戰略是每一個采購都經常掛在嘴邊的詞,都熟知其重要性,都脫口而出講兩句。聽起來也很高大上,但是高大上的東西也很容易騰空,落不了實地。所謂“知易行難”就是如此。從知道到了解是一個階段,從了解到精通是一個階段,從精通再到執行又是另外一個階段。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