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推廣兩年多來,“農超對接”模式已讓申城無數百姓和農民受益。為此,記者走訪了樂購超市以及與其合作的上海弘陽農業有限公司,親身體驗“農超對接”全過程。
“自家人賣自家菜”
在農民張堂闖的大棚里,幾位小工正在忙著采摘青菜。棚外,一筐筐剛摘好的蔬菜已裝上貨運車,準備運往幾十米遠的檢測中心和包裝車間。一旁,菜農顧謹笑著說到,以前做散戶,天不亮就要去批發市場賣菜,不但辛苦,而且除去車費、進場費,一天也賺不了幾個錢,“現在只要交點地租費就可以了。而且‘農超對接’之后,我們種多少,公司就收多少,再也不用擔心菜會爛在地里了。”弘陽公司總經理陳春民告訴記者,“在我們這,年收入正常的都有5萬以上,相比以前至少增收30%以上。做得好的收入甚至可以超過20萬元。”
農民們得了利益,市民們的實惠也沒有少。“農超對接”的初衷就是通過減少中間環節,以達到惠民的目的。與其他超市不同的是,這兩家企業的合作屬于貼牌生產。“自家人賣自家菜”,成本自然就更低了,菜價也由此可以比同類超市便宜兩至三成。就算相比普通菜場,價格也有一定的優勢。樂購商品部蔬果品類經理徐飛表示,目前賣場內已有80%的農產品來自于“農超對接”,而且還定期推出45種特價菜。
雙重檢測確保安全
這一筐筐剛摘好的蔬菜,若要登上市民們的餐桌,還必須通過安全關。在種植基地內的檢測室,兩位身穿白大褂、面戴口罩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檢測蔬菜中的農藥殘留,一臺電腦記錄著每框蔬菜的詳細數值。一位負責人表示,“除了抽檢,每框蔬菜都有編號,一旦出現問題就能做到有源可溯。”記者隨手拿起一本記錄冊看到,從撒種到施肥再到采摘,每一個步驟都有著詳細的記錄。“尤其是農藥,必須降解7天才能采摘,否則就算爛掉也不能收。”負責人說到。
供應商的自檢只是第一道關卡,在樂購的生鮮配送中心,超市方也有自己的檢測室。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共有23個品項屬于必檢蔬菜,另有7種抽檢。“這里一天要檢測80個品項,一兩百種樣品。只有合格的產品才能配送至門店,否則就會予以退貨。”
除了檢測,全程冷鏈也是食品安全的一個保證。從蔬菜進入包裝車間后,全程運輸的溫度就不能超過12℃。在生鮮配送中心,不僅有專人檢查溫度,冷藏車還能與倉庫實現無縫對接,最大限度地保證蔬菜的新鮮與品質。在樂購光新店,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她現在買菜就看中“直送”,不僅便宜,而且安全。(本文來源:東方網)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