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國民經濟對大宗物資運輸的需求不斷擴大。一方面,各地區之間經濟的密切聯系,各地區之間的大宗物資交流日益增加、貨物運輸的發送量及到達量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各種運輸方式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國的貨物運輸結構在不斷調整,各地區的貨物運輸市場格局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目前關于我國貨物運輸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分析各種運輸方式。研究運輸瓶頸問題等等。而以我國大宗物資運輸結構為中心,以我國各地區貨物運輸為研究對象,建立各地區之間運輸的空間相互作用關系的研究較少。
根據國家相關統計數據,研究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之間運輸的到達量、發送量可以反映出各省之間貨物運輸的實際流動情況。根據相關專家對近十年中國運輸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認為,從貨運到達量來看,高于全國平均增長率并處于正增長的省份有:浙江,廣西,新疆,山東,福建,貴州,江西,河北,廣東,云南,江蘇,四川,天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增長率大于零的省份有:甘肅、湖南、安徽、寧夏、山西、青海、湖北、遼寧、內蒙古、陜西、河南;處于負增長的省份有:上海、北京、吉林、黑龍江。
大宗原材料物資到達量處于正增長的地區主要是對大宗原材料需求較大,本地不能滿足需求,需要調撥的地區。增長率大于零但不處于正增長的地區是對大宗原材料市場需求趨于平緩;負增長地區主要是對大宗原材料需求增長處于下降階段的地區。
根據專家對大宗原材料發送量地區結構的分析結果,大宗原材料向地區外發送量高于全國平均增長率并處于正增長的省份有新疆、貴州、青海、云南、山西、山東、內蒙古、福建、廣西、安徽、江西、廣東、河南、四川;發送量增長率大于零但低于全國平均增長率水平的省份有:陜西、甘肅、寧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天津、黑龍江、江蘇;處于負增長的省份有:吉林、遼寧、上海、北京。
根據上述分析,大宗物資到達量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除了第三位的新疆,第六位的貴州以外,其他省份都屬于東南沿海城市。其次,到達量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主要是中部地區、西南地區的省份,而到達量處于負增長的則以大城市北京、上海以及東北地區的省份為主。
另一方面,從發送量來看,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除了山東、福建、廣東以外,基本在西北和西南內陸地區的省份比較集中。其次發送量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主要是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的省份。處于負增長的以大城市北京、上海及東北地區的省份為主。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近二十年以來,貨物到達量增加的省份主要以東南沿海城市為主;發送量增加的省份主要以西南、西北的內陸省份為主,而到達量及發送量減少的省份主要以大城市北京、上海及東北地區的省份為主。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