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正在與多家投行就IPO事宜進行接觸,預計將在明年第二季度選擇承銷商進行首次公開發行,最快可能在2020年第三季度上市。
京東物流希望在香港或紐約上市,計劃籌集80億至100億美元的資金,用于倉庫擴張與收購。京東物流估值預期至少為300億美元。
京東方面對此不予置評。
京東物流若融資,投放目標必是智慧物流。
京東物流作為京東的一個關鍵護城河,其目前通過融資可提升能力的方向有二:
其一是基礎建設上,通過智慧物流和倉儲建設,來進一步實現對物流配送的扁平化和效率優化。
畢竟傳統的物流基建,京東已經基本觸底,而要改變勞動密集型的物流領域,確保京東護城河的持續有效,就必須在倉儲和配送體系上實現科技革新。
其二是在技術實力上,除了繼續面上能看得到的無人機送貨外,京東需要進一步優化從商城到配送過程中的大數據,并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手段,形成一個看不見的京東物流科技樞紐。
換言之,兩方面能力其實是一體的,即真正有用的智慧物流,來打通目前人力所不能及的物流瓶頸。
京東物流2017年獨立運營,王振輝出任CEO。2018年,京東物流獲得2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31.57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招商局、騰訊控股、中國人壽等公司。
而發力智慧物流的態勢,京東表現的非常明顯。
12月18日,京東智能物流中心——東莞亞洲一號全面啟用,智能化成為新亞洲一號的“賣點”。
據介紹,東莞亞洲一號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單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60萬單,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件中件商品。
同等空間下,京東的自動立體倉庫的商品品存儲量是普通倉庫的存儲量的3-5倍。
亞洲一號的倉庫與分揀裝備鏈接。當購物訂單到達東莞亞洲一號后,商品出庫到完成分揀,整體用時幾分鐘。
同時,京東物流開放以后,快遞賽道也逐漸擁擠,目前形成“四通一達”、順豐、京東三足鼎立格局。但是三大派別界限正在變得模糊,市場相互蠶食。
但是,目前看來,京東物流即使IPO,短期內不會對物流格局有實質性影響。
畢竟,5G帶來的產業互聯網,將會給整個物流快遞業的智能化,提供快車道,毫秒級響應,以及全國范圍的覆蓋,都能很快的打通前者目前存在的多種腸梗阻。
但對于后者而言,則還需要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更多領域上實現場景突破,短期很難達成。
只不過,長遠看,順豐可能會成為阿里和京東物流大戰的“受害者”。
目前基于舊有物流模式下的物流快遞業的三大陣營中,有能力在上下游鏈條占領資源打開智慧物流全姿勢的,其實就是兩大陣營,即阿里系和京東系。
智能化的物流和倉儲,可以達成大數據的更加精準,對于高度依賴電子商務來說,意義將不至于一個簡單的人力成本降低和使用效率提高,甚至可能為整個產品鏈、產業鏈的前端謀劃,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確保有的放矢。
但這需要有更豐富的大數據支撐,才能快速完成對智慧物流的孵化。只不過兩大陣營。相互之間暫時不可能獲得對方流量,而京東陣營在數據獲得上,顯然較之阿里弱。
因此,京東在智慧物流領域,更多的只是在進行戰略性保護,是守勢。
此外,目前看不到京東進軍同城配送等垂直物流領域的更多動態。
只不過,缺乏全鏈條支撐的順豐,或許將受到更大的壓力。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