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人屬不屬于“快遞圈”,只需問他一個問題:認不認識金任群。金任群被公認為民營快遞的“教父”,人們對他的印象是博學多才、溫文爾雅。
這位“教父”不太冷。金任群的個子很高,跟人說話時會微屈雙腿,降低高度,不讓人仰望,與人平視。
金任群創立聞達快遞的故事廣為流傳,他提出的經營理念至今仍讓人耳目一新——“省一分精力,免一番為難,多一份體面,添一番浪漫”,遞送貨物和玫瑰。聞達一度比肩申通,卻在創辦10年后退出快遞市場。
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有的快遞企業縱然一閃即逝,卻影響久遠。聞達便是如此,它迅速崛起,又悄然退場,成為快遞史上的一個謎。對于這個謎,金任群曾經不愿多談,認為很多人只看到結果不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應該搞清楚事情的本質。如今,時過境遷,風吹云散,金任群敞開心扉,對這個謎有了更為透徹的領悟。而這些領悟則逐漸勾勒出快遞江湖的底色。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力推改革。改革開放春風吹過,商業如雨后春筍,快遞就成為一種“必需品”。其后,百福東方、宅急送、順豐、中通等一批快遞企業迅速生根發芽。
金任群認為,中國民營快遞的風口來了。
“通達系”快遞企業背靠蘇浙滬皖——強大的GDP沃土,逐漸形成獨立的運營體系,待成熟后慢慢展開雙翼,向全國擴張。金任群認為它們最大的創舉是,打破了行政區域的規劃,并在2003年至2005年逐新形成全國性網絡。更重要的是,“通達系”發明了“加盟”的體制,而這種加盟制并非由外及內,而是在相同的價值觀和基因上衍生出來的產物。統一的價值觀、統一的文化,最終成為“通達系”成功的根本因素,足以讓它們傲視群雄。
回憶聞達退場之因,金任群將其歸結為缺乏具有統一價值觀的人力資源。而“通達系”則是這方面的高手,它們是眾籌眾包的最早實踐者,金任群說,浙江人創業時,很多人都把家里的田地、牛羊都賣掉,借遍親戚朋友,然后到某個地方創業。每一個人都斷了后路,都拼命為自己做事,而實際上是在為一個共同體做事,努力保住勝利成果。“通達系”另一個創舉便是虛擬資產證券化,即網點的經營權可以交易,經營的好壞與網點經營權價值密切相關,那么投資運營者便會積極推動網點向良性運轉,才會有“接盤俠”前赴后繼,才會有全國大網的穩定與延續。
“管理全國網絡靠的是點線面。”金任群一語道破網絡管理的秘密點即樞紐、分撥中心,線即路由干線,面即覆蓋全網的IT(信息技術)系統。在這一張網絡之下,“通達系”靠規則管理各個網點,不允許跨區經營,有進入退出機制,嚴格保護私有財產的投資權,對網點價值的評估必須符合公允價值。
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打價格戰、爭搶市場資源成為很多快遞公司的選擇。在金任群看來,價格戰短期看能得利,但一定會引起一連串不良后果,比如服務質量馬上下降,利潤減少,投入能力降低。有的公司忍不住,要去打一仗,最后受傷了自己舔舐傷口,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這些理論逐漸形成快遞運營與管理的框架,成為快遞業幾經風雨后積淀下來的寶貴財富。金任群沒有想到,當初只是跑跑腿的工作,能發展到今天這么大的市場,他也沒有想到,他從圖書館走出去,在快遞江湖中打拼一番后,又深藏于市,再做學者,成為快遞發展的重要推手之
他曾是一名“闖將”,短短10年間,聞達于諸侯;如今的他,鋒芒深藏,甘做“文官”,不求聞達于諸侯。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