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國物流發展的概要
英國物流的發展概括起來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政策寬松、二是綜合物流概念的深入人心、三是流通領域經營策略的變化。運輸政策的變化開始于60年代,使得運輸公司的營業范圍得以擴大。在改革以前,英國對大型車輛的重量有所限制,所以一般物流公司的車輛相對較小。
綜合物流概念的導入,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過去企業對物流的認識僅停留在物流的各個環節上,缺乏對物流系統地認識。而60年代起開始了綜合物流的理解。經營策略的變化主要集中在零售業,在零售業的組織中物流管理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經營連鎖商店的公司,開始減少利用自有車輛進行配送的比例。同時,不論是制造業還是零售業,企業開始將重心向本業集中,而將配送業務委托給專業物流公司的趨勢也逐漸流行。
二、英國物流產業的特征
1.政策
在英國,物流的主要三要素中,只有庫存不受約束,而道路運輸、保管計劃等受到政府和地方自治團體的管理。
英國的道路運輸被分成兩個部分,一是營業性運輸,二是自有運輸。68年運輸法公布之前,貨物運輸業的準入門檻很高。希望參入這一領域的卡車公司必須自定服務標準,然后據此進行報批。政策寬松后標準有所改變,只要滿足以下標準即可獲得批準:
(1)有信用、講誠信
(2)擁有運輸資源
(3)具備專業能力,或具有該方面的人才
(4)對運輸勞動時間充分理解
(5)經常進行車輛維護
(6)利用適當的土地和車輛進行運作
運輸政策的寬松對整個卡車運輸業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門檻降低后并未出現大量運輸公司的倒閉、轉產,而且競爭的加劇也沒有對安全性造成損失。反之,卻提高了卡車運輸的服務標準。
運輸業的政策雖然是由政府制定,但對倉庫業的管理、監督則由地方自治團體負責。英國的地方自治團體的管理權限相當大,它的管理范圍不僅包括對現有基礎設施的管理,而且也包括倉庫建設計劃的管理。其管理權限可以對倉庫的建設方案進行否決。
另外,企業為了提高效率,構建物流網絡時,即使是臨時中轉庫的建設也必須得到地方自治團體的同意。高速公路的發展,推動了企業重新對基礎設施進行布局建設,地方自治團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貢獻。物流作為英國服務性行業中就業人口較多的行業,成為英國經濟的支柱。據統計,80年代中期,僅與公路運輸有關的就業數量就已占到全國就業人口的15.8%。
2.各種運輸方式的分擔率
公路運輸是英國物流的重要運輸手段,據統計,80年代公路與鐵路運輸的比例就已達到98:2。從貨物周轉量上也可以看出這一趨勢,隨著企業中轉倉庫的增加,公路運輸的距離也在增加。
3.自家運輸和營業用運輸
在英國,關于專業運輸與企業自有運輸的優點爭論就一直沒有停過。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從運輸量中相差不大,而運輸距離上專業運輸明顯占有優勢。
從80年代起,一種新型的物流服務方式在英國出現,即所謂的專屬物流服務方式,物流公司通過與貨主簽訂5年協議,提供由貨主企業命名的運輸車輛服務,同時也提供倉儲服務。這一服務的出現,是英國80年代后自有物流與營業物流的比重發生了變化。
4.公路運輸的經營規模和車輛能力
在英國,擁有一臺車的運輸公司占了多數,約為55%。另外,大型車的比重較大,基本上,大型車的數量是中型車數量的3倍。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