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國家標準委服務業標準部在京召開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會議,全面啟動專項行動,并對做好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
此次會議旨在落實國家標準委和商務部今年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專項行動計劃實施時間為5年,其中第一階段為2015~2016年,著力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專項行動包括兩方面主要內容:一是從托盤標準化入手,在快速消費品、農副產品等領域,率先開展標準托盤應用推廣及循環共用;二是從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規范和服務規范入手,增強平臺服務功能,促進資源共享和信息互聯互通,帶動中小微企業組織化、規范化。
商貿物流是指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商貿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物流服務活動,涉及面廣,直接關系到商品價值實現和居民生活。近年來,我國商貿物流標準制修訂步伐加快,實施力度不斷加大,工作基礎逐步夯實,但也存在標準體系不盡完善,標準協調配套不強,實施力度不夠,評估機制尚不健全等問題。
此次會議要求重點推進企業充分利用專項行動的契機,促進企業標準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一是要及時將物流標準化工作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制定實施方案系統推進;二是要與企業發展轉型升級相結合,創新經驗模式;三是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聯動,帶動全行業和上下游企業標準化水平共同提高;四是要進一步開放物流信息平臺,促進物流資源社會化共享;五是要總結推廣先進的發展模式,加強互動交流,帶動全國物流標準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流通成本中20%是物流成本,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提高后,物流效率得到提升,將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巡視員王選慶在全國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部署會上介紹,通過實施專項行動,將培育多個統一標準的、跨區域的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并在快速消費品、農副產品、藥品流通領域培育一批標準托盤應用和循環共用重點企業。
為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經地方和行業協會推薦,商務部、國家標準委選擇了工作基礎較好、參與積極性高的部分企業,作為第一批企業重點推進。據王選慶介紹,此次專項行動計劃確定第一批重點推進單位,包括招商路凱、北京朝批、青島海爾(日日順供應鏈公司)、上海百聯(現代物流公司)、廣州華新商貿、蘇寧(物流云平臺)等30家重點企業和10家物流信息服務平臺。
部分重點推進企業代表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據試點單位之一的廣州華欣商貿公司副總裁蔡軍介紹,自2012年企業與珠江啤酒開展物流標準作業試點后,目前已超過60%的作業量用標準化帶板運輸,作業效率提升了50%以上,運營成本下降超過32%,一線搬運人員減少超過50%,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國家標準委服務業標準部副主任段煉強調,要注重通過企業對各類標準的貫徹實施,為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提供好的經驗。“全國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應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原則,進一步強化企業‘標準是效益、是競爭力’意識,從托盤標準化入手,有序推進在快速消費品、農副產品、藥品流通領域,率先開展標準托盤應用推廣及循環共用,帶動上下游關聯領域物流標準化水平的提高,從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規范和服務規范入手,增強平臺服務功能,促進資源共享和信息互聯互通。”流通領域專家陳和興表示,全國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項目管理,落實配套政策,加大媒體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社會認知度和企業參與積極性,提高從業人員標準業務水平。同時,在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方面,應盡快逐漸統一平臺建設標準,增強平臺服務功能,建設物流誠信體系,做到物流誠信信息社會共享,逐步形成物流業誠信生態圈,促進解決物流企業交易信息不對稱、誠信成本高等問題。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